长期施肥下黑垆土有机碳变化特征及碳库组分差异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123w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阐明长期施肥下土壤有机碳演变规律及碳库组分变化,揭示黄土旱塬土壤固碳效应及培肥模式。【方法】利用32年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碳(SOC)数据分析土壤碳投入、固定及演变特征,采集2010年土样样品,通过物理分组方法得到砂粒、粗粉粒、细粉粒、粗黏粒、细黏粒及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分析施肥对碳库组分的影响。【结果】试验中总碳投入从不施肥(CK)的8.10 t C hm-2增加到秸秆还田(SNP)的69.40 t C hm-2,耕层土壤SOC贮量施肥之间相差1.82倍,增施有机肥(M、MNP)SOC为21.76—24.04 t C hm-2,SNP为16.01 t C hm-2;土壤SOC贮量随碳输入量的增加而提高,有机碳固定率25.80%—36.05%,而秸秆还田只有8.20%;除长期不施肥处理仅靠根茬投入维持稳定的SOC水平外,其余所有肥料处理SOC均随试验年限延长而增加,SNP、M、MNP处理固碳速率依次为0.246、0.326、0.361 t C hm-2 a-1。MNP和SNP处理砂粒SOC是CK的3.85和2.94倍、N处理的2.41和1.84倍,MNP处理较CK、NP处理SOC总量只增加了32.50%、18.10%,而砂粒中SOC却提高了285.12%、105.74%,砂粒级有机碳对施肥最敏感。施肥提高了活性有机碳(POC)与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的比率(W),MNP、M、SNP处理的W值达18.62%、16.24%、14.41%,单施氮肥(N)和氮磷配施(NP)仅9.11%、9.99%,施肥提高了有机碳活性,改善了土壤有机碳质量。不施肥大团聚体(>250μm)SOC是微团聚体(<53μm)的9.14倍,施肥提高了15.83—23.84倍,并提高了大团聚体中土壤C/N比,而对微团聚体C/N影响不大。尽管团聚体含碳量随团聚体粒径增加而增加,但微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增加对土壤固碳速率的作用显著高于大团聚体,对土壤碳的固定与物理保护起着重要作用。【结论】长期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提高了黄土旱塬黑垆土的碳固定与积累,且固碳增量主要分布在砂粒和大团聚体中。因此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是环境友好型土壤培肥措施。
其他文献
在全球日益城市化的今天,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已经从修饰上升为主导。人类对生态系统的改变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福祉,但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
【目的】西瓜是黄土高原旱地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该区域降水总量不足且时空分布不均,西瓜生产中常遭受前期干旱和后期涝害而导致减产。本研究针对
千家坪钒矿在水文地质单元属于丹江支流耀岭河流域,耀岭河自西向东从矿区北部流过,矿体位于其南侧山坡上。区内地下水类型,按赋存条件可以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裂
<正> 蜂箱是养蜂生产不可少的工具,但是,在冬天制作蜂箱用的木材还不能满足大量发展蜂群的需要,因此,采用各种代用品,来解决养蜂生产大发展中原材料的困难,是有现实意义的。
<正> 使用活动巢框的土坯蜂箱,取材方便,可以根据工作上的需要,随意砌成10框标准式,12框方形或16—30框的卧式巢箱。这种蜂箱除不能搬动外,具有木制活框蜂箱的一切优点,在保
穿梭于中国和中亚、欧洲各国间的多条国际班列为丝绸之路增添了勃勃生机,是亚欧陆路最便捷、最经济的国际通道。2016年,我国铁路部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进展,中欧斑列开
通过政治文化研究外交政策,主要是从民族国家的价值观念和信念体系来分析表现为国家对外行为方式的外交政策的根本动机和实现途径,这将有助于从国家这个有机体的性格特征来解
2002年,北京市公布了《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是25片保护区中面积最大的一片。通过卫星影像解译及实地调研,对什刹海地区2002年至2012
<正> 蜂群的越冬管理对于下一年的全年养蜂生产有极重要的关系。搞好越冬是为了在第二年春天打主动仗,所以做越冬准备的时候,应当把第二年春季第一期蜜源之前的蜂群发展所需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形式,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本文就以下6个方面讨论了分子标记的最新进展及存在问题:(1)用于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