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39例误诊分析

来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win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 (PCNSL)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39例PC NSL。结果 该肿瘤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 ,男性多见 ;好发于幕上 ,临床上无特征性表现。是否行手术治疗与PCNSL病人的预后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术前易误诊 ,预后不良。手术的主要目的是解除肿瘤引起的颅内高压 ,减轻或解除脑神经功能的进一步废损 ,明确诊断。强调术后常规放疗和化疗 ,是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 Objective To raise awareness of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malignant lymphoma (PCNSL).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39 cases of PC NSL. Results The tumor occurred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more common in men; occurs in the curtain, no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surgical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PCNSL patients (P> 0.05). Conclusions The preoperative misdiagnosis of primary CNS malignant lymphoma is premature and the prognosis is poor. The main purpose of surgery is to relieve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caused by the tumor, reduce or relieve further damage to the function of the brain, a clear diagnosis. Emphasize postoperative 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is the key to prolong survival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基因转移P2 1WAF1 CIP1 过量表达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和治疗作用。方法 本文构建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 :在CMV启动子控制下的人P2 1cDNA (Ad P2 1) ,其编
目的 :探讨IL - 6mRNA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动物模型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检测子宫内膜白细胞介素 - 6
目的报道国内首见白念珠菌性淋巴结炎1例.方法全面临床检查排除其他疾病;进行了淋巴结培养、鉴定、组织病理、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细胞免疫学检测等研究.结果患者为8岁男
目的 探讨巨大型垂体腺瘤切除手术中的垂体柄保护。方法 采用经纵裂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型垂体腺瘤 5 2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 39例 (75 % )。垂体柄保留 34例 (6 5 %
目的摸索肝移植术后呼吸功能监测和维持的规律,提高肝移植术后管理质量.方法分析5例原位肝移植病人在术后ICU期间经历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和常见问题.结果4例肝移植术后出现各种
研究脱矿人牙骨基质与聚乳酸膜复合体修复骨缺损的特点及机制.采用Wistar大鼠共60只,随机分A、B、C 3组,在其双侧桡骨中段制作4 mm的骨缺损模型.右侧作为实验侧,缺损区A组植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对临沂市河东区30644名中小学生调查接种史及检测HBsAg及抗-HBs.结果:乙肝疫苗的接种率为70.44%.接种乙肝疫苗学生的抗-HBs阳性率
眼表面持续暴露于各种应急状态.为了保护眼表面的完整性并维持角膜的透明状态,眼表面将动用多种防御机制.这些防御机制包括:固有的解剖学屏障、分泌某些化学性杀菌物质和细菌
正确的挤奶操作流程是降低牛群乳房炎,提高牛奶品质的必要条件。本文就NMC(美国国家乳房炎委员会)推荐的挤奶程序加以介绍,供业内人士参考借鉴。
患者男性,71岁.1992年因病窦综合征置入永久性VVI型起搏器,1998年后因扩张型心肌病多次出现室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于2001年6月置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两种治疗器械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