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络阻证)的临床综合评价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3597957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研究以木丹颗粒为例探索性地进行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旨在促进木丹颗粒的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体现其临床价值并为医疗卫生决策提供依据.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基于卫生经济学等评价方法,对木丹颗粒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中医药特色(“6+1”维度)的信息和证据进行梳理,利用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模型对各维度开展临床综合评价.结果 显示,安全性方面,多源性证据均表明木丹颗粒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和系统主要为胃肠系统,安全性风险可控,评价为B级;有效性方面,木丹颗粒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络组证)的四肢末梢及躯干部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等临床症状,疗效肯定,评价为A级;经济性方面,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等常规西药组相比单用常规西药组具有相对经济性,证据报告比较充分、结果较明确,评价为B级;创新性方面,木丹颗粒是《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益气活血通络疗法下唯一具有该项适应症的中成药,具有临床创新性,评价为A级;适宜性方面,木丹颗粒在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救治难易程度、药品特性与用法等方面具有较好的适宜性,评价为B级;可及性方面,药品价格水平与同类药品相当,可负担性较好,药材资源丰富可获得,评价为B级;同时木丹颗粒作为院内制剂,全方攻补兼施,体现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特点,中医药特色突出.综合以上维度证据评价木丹颗粒为A类,建议可直接按程序转化为基本临床用药管理的相关政策结果.
其他文献
针对输煤港口更换胶带输送机导料槽托辊耗时较长等问题,提出一种托辊架改造方案,将一般槽型托辊架改成分体式托辊架,包含支座、斜支架、中支架3部分,经过强度计算符合使用要求.应用表明,该改造可减少托辊更换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评价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气阴两虚证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中医药特色(“6+1”维度),采用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模型,经过专家对准则层、指标层赋予权重,应用CSC v2.0软件,对“6+1”维度进行临床综合评价,体现稳心颗粒的临床价值,推动其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为国家医疗卫生决策提供依据.安全性多源证据显示其不良反应以胃肠道损害为主,基于现有研究,风险较可控,评价为B级;有效性系统评价显示与抗心律失常西药相比,改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指标优于对照组,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是临床价值回归、医疗卫生部门决策、医疗资源配置等工作的重要依据.2021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药政司出台了《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2021年版试行),要求评价内容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6个维度开展实施,并详细说明了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的管理规范和流程指引.中成药与化学药品在有效成分、作用疾病方式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临床综合评价应在满足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一般要求上,突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目前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缺少报告规范,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致使现有的报告质量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