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动扶梯和移动人行道技术专利分布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c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自动扶梯技术进行的概述,介绍对其技术发展历程,以专利布局的角度对国内外自动扶梯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归纳并分析其原因。
  关键词: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专利分析
  1 自动扶梯、移动人行道技术概述及发展历程
  自动扶梯也称电动扶梯,是带有循环运行阶梯,用于向上或向下成一定角度地运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而自动人行道指带有循环运行(板式或带式)走道,具有连续工作、运输量大、水平运输距离长的特点,用于水平或倾斜角度不大于12度运送乘客的固定电力驱动设备。自动人行道与自动扶梯的结构相似,只是根据输送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输送角度和活动表面。
  世界上第一项关于自动扶梯技术的专利是在1859年由Nathan Ames获得(US25076A),但最终没有转化为现实。在1891年,美国人Jesse W.Reno在纽约科尼岛建成了一条使用斜板行走,设有梳状铲的自动扶梯,这是世界上首部能够运行的自动扶梯。在1899年,Charles Seeberger在对以往技术的进行改造,并与奥的斯电梯公司合作,制造出第一条有水平梯级、硬木踏板、活动扶手和梳齿板的自动扶梯,Seeberger制造的这部自动扶梯是现代自动扶梯的原型。1900年Seeberger成功展出了他们名为“escalator”的阶梯状电梯并获得头奖。“escalator”直到1950年都是奥的斯公司的注册商标,此后才成为自动扶梯的通称。1910年奥的斯公司收购了Charles Seeberger的专利,次年再购下雷诺的公司。1920年奥的斯结合两者的设计改善了自动扶梯性能。1922年奥的斯公司第一次将水平楔槽式梯级与梳齿板相结合,成为今天自动扶梯的基本设计。1935年,上海大新百货安装了两台奥的斯自动扶梯,是中国首次安装的自动扶梯。1959年,上海电梯厂生产了第一批自动扶梯供北京火车站使用。
  2 自动扶梯、移动人行道国内外技术发展专利分析
  通过专利分析对自动扶梯、移动人行道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本文选择CPRS中文检索数据库以及VEN检索数据库,选用的检索词为:自动扶梯、电梯、移动人行道,对应的英文关键词为:escalator、moving walkway。IPC分类号为:B66B21/+。通过以上检索要素所获得的专利申请经过筛选后建立专利申请数据库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申请时间、主要申请人、申请区域等进行统计和分析。
  2.1 全球专利申请趋势分析及球申请量国别分布
  图1左侧显示了全球范围内自动扶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的年度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一直到1981年,自动扶梯技术的发展较为缓慢,处于技术起步阶段;在19811984年之间,自动扶梯技术处于第一次增长阶段,自动扶梯专利申请量开始有较明显的增长,在这一时期,自动扶梯技术开始有所突破;从1992年开始,自动扶梯技术迎来了第二次增长阶段,这一时期,由于计算机控制技术、新的电机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大型企业围绕采用新的驱动和检测控制技术,提高自动扶梯的安全舒适、节能等方面的性能展开研发,申请了大量相关专利。
  图1右侧示出了全球申请量国别分布,从整体申请量来看,日韩在自动扶梯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欧美申请量占比不高,技術领先優势减弱,中国快速发展,在很短的时间内已经成为自动扶梯技术领域的专利大国,这与近几年中国制造业、组装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知识产权意识的增强息息相关。
  2.2 国内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19871993年,扶梯领域在中国的专利申请较少,申请人主要是国外公司,国内申请人的申请量极少;其主要原因为扶梯领域技术起源于美国,且其重要改进多由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大公司作出,其中日本的三菱电机公开在1985年研制出曲线运行的螺旋型自动扶梯,该扶梯可以节省建筑空间,开始引领扶梯技术的发展;1994年开始,自动扶梯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逐步快速增长,这是由于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外自动扶梯的主要企业开始重视扶梯市场在中国的发展。
  扶梯领域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申请量最大的是江苏省,其次为浙江和上海,再次为广东,主要原因为中国主要的扶梯企业均分布在上述省份中,例如江苏省包括江南嘉捷电梯公司、康力电梯、等企业,浙江省包括西子奥的斯,上海包括上海三菱电梯、上海爱登堡电梯股份有限公司等,而日立电梯的全资子公司则位于广东省,其它地区的申请量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1]杨铁军.专利分析实物手册.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10.
  [2]朱昌明.电梯的技术发展趋势[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1,2.
其他文献
摘 要:电视工作者在制作电视节目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有趣的现象,即摄像师与后期编辑师之间永远都争吵不休,这主要是因为编辑师工作中需要面对摄像师给他提供的大堆素材,为了找到合适的镜头他们往往会在素材带中进行很长时间的搜索,因此其工作效率非常低,很多情况下都无法按时完成工作。下面主要针对电视科教片无剪辑拍摄对摄像师提出的相关要求进行分析,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同时促进摄像师摄像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本文研究了与双模真空场作用的级联型三级级原子系统中光场的平均光子数,二阶相干度以及二阶压缩的时间演化规律,着重讨论了失谐量对光场非经典性质的影响。
摘 要:进入新时代后,农业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水泵在农田灌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其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质量问题。因此,本文将对农用水泵及其配套动力的正确选择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农用水泵;配套动力;扬程  农业一直是我国发展的重点,在当今社会,农用水泵凭借其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喜爱。但是由于厂家、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水泵在质量方面还有着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已经逐渐形成了现代教育技术。当前阶段的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指多媒体、网络、通讯技术在教育当中的运用。目前阶段如何促进网络计算在现代教育技术当中的运用是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从多个方面论述了网络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当中的运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  现代教育技术是相对于传统
作为国家战略,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成共识.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还受制于许多影响因素,面对新形势现阶段的关键是找准合适的抓手.本文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抓手问题
预算管理制度作为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建立自我约束机制的基本制度和重要管理手段,近两年来,在国有企业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并在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投资成本费
摘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目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从学生、学校、企业三个方面,建立新型校企合作关系,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径,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平台建设;运行机制  本课题组承担的“推进工程地质勘查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是国土资源职教研究会
【摘 要】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基石。远大的理想在这里孕育,高尚的情操在这里萌生,良好的习惯在这里养成,生命的辉煌在这里奠基。教育的使命就在于让每个鲜活的生命都实现有意义的发展。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育人理念,学校实施了以服务、和谐、创新为灵魂的学校生态发展战略,将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紧密结合,努力构建生态文化,不断将学校打造成智慧校园、人文校园、活力校园。  【关键词】生命 和谐 学生主体    一、
[摘要]周恩来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了中国的宗教状况,参与和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的基本政策。周恩来提出了宗教长期性的著名论断。周恩来关于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理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宗教问题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关键词]周恩来 马克思主义 宗教    一、周恩来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周恩来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了中国的宗教状况,参与和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