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EDNRB基因缺陷对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来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nix_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EDNRB基因缺陷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营养因子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表达变化.方法 制备先天性碱基缺失致EDNRB基因缺陷新生大鼠(出生后2~3d)模型,并分为野生型(+/+)、杂合子型(+/sl)和纯合子型(sl/sl)共3种基因型(每组各6~8只),TUNEL染色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情况,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计数细胞凋亡数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海马BDNF和GDNF表达量.结果 3种基因型新生大鼠海马组织凋亡细胞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15,P=0.000),sl/sl凋亡细胞数目高于+/+(t=-6.780,P=0.000)和+/sl(t=4.801,P=0.000);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目最高,CA3区次之,齿状回最低.而3种基因型新生大鼠海马BDNF(F=0.766,P=0.479)和GDNF(F=2.538,P=0.107)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DNRB基因缺陷新生大鼠海马CA1区、CA3区神经细胞凋亡增多,而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GDNF水平无明显变化.
其他文献
随着MRI技术的发展及其分辨率的提高,脑微出血的阳性检出率逐渐增加,其对缺血性卒中临床疗效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基于脑微出血与缺血性卒中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探讨其对缺血性卒中临床诊疗和预后的影响,以为脑微出血作为缺血性卒中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像学标志物奠定基础.
当前,医院在医保控费上缺乏主动性,没有形成系统的医保控费管理策略,信息化手段相对单一.为满足新形势下医保控费的需要,医院要通过对相关业务系统的信息化改造,利用控费决策支持系统、综合控费信息系统、DRG医疗质量管理与综合分析系统,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综合监管控费体系,规范诊疗行为,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升医院经营和管理水平.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是Notch3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脑小血管病.目前Notch3基因突变致CADASIL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综述CADASIL的病理改变、基因突变以及可能的相关分子机制,包括Notch3蛋白及其下游靶标的异常信号转导,细胞内质网应激和RhoA/Rho激酶活化,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异常及其自噬机制紊乱、增殖分化异常.
目的 探讨我国社区老年人脑小血管病影像学标志物与总体认知功能和不同认知域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招募上海市静安区、闵行区、青浦区共933例社区健康老年人,头部MRI评估脑小血管病影像学标志物,包括腔隙性梗死、脑白质高信号、脑微出血、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和总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估总体认知功能,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评估记忆力,连线测验(TMT)评估执行功能,搭火柴测验(ST)评估视空间能力,改编的常见物体分类测验(COST)评估语言功能.Spearman秩相关
目的:分析2005-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肺炎死亡变化趋势,为制定肺炎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和内生因子法,估计肺炎死亡风险的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结果:2005-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肺炎死亡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城市高于农村;肺炎死亡风险的年龄效应总体随年龄增加而增大,65~84岁城市居民和60~84岁农村居民是肺炎死亡的高危人群;时期效应随年代增加缓慢上升;城市和农村居民肺炎年龄别死亡率随出生年份的变化下降幅度较大,队列效应呈波动下降趋势.结论:对重点人群实行
目的 报告3例幕下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病例,分析其病因和临床表现.方法 与结果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头痛或癫(痼)(3例),伴听力明显减退(2例);腰椎穿刺脑脊液外观呈浑浊血性液体,红细胞计数增加、蛋白定量升高(2例);头部或颈椎MRI显示小脑半球、脑桥、中脑表面铁沉积,增强后病灶无强化表现(3例),同时可见颈静脉孔区占位性病变(例1)、颈髓表面血管迂曲及C6~7椎体水平硬膜外积液、C7硬膜缺损(例2)或侧脑室后角旁出血(例3);全脑血管造影无异常发现.临床诊断为幕下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Ⅰ
目前临床缺乏监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髓鞘脱失和再生的影像学手段.现有的各种MRI技术均以间接方式检测髓鞘脱失情况,易受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PET作为一种可在分子水平对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成像的技术,可以实现功能、代谢、生化的实时成像,弥补MRI的局限性.近年来,髓鞘PET显像示踪剂发展迅速,目前以髓鞘为靶点的示踪剂主要包括刚果红衍生物、二苯乙烯衍生物、硫磺素衍生物.新型多模态医学影像学技术PET/MRI结合PET分子水平成像和MRI软组织分辨率高的优势,实现解剖结构、功能、代谢、生化影像的实时融合,未来可能
研究背景脑白质高信号为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标志物,常与近期单发皮质下梗死并存.本研究旨在筛查近期单发皮质下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432例近期单发皮质下梗死患者,头部MRI评估脑白质高信号(包括脑室旁白质高信号和脑深部白质高信号).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近期单发皮质下梗死预后不良相关危险因素,分层分析评估该危险因素在不同人群中的稳定性.结果 432例患者根据Fazekas评分分为轻度脑白质高信号组(评分0~3,277例
目的 总结脑小血管病平衡障碍特点,并初步探讨静平衡功能监测早期识别脑小血管病患者平衡障碍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2018年4月至2020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45例脑小血管病患者以及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相匹配的37例健康志愿者,评估脑小血管病影像学负荷(包括腔隙性梗死、脑白质高信号、脑微出血和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Tinetti平衡和步态量表(TBGA)评估平衡功能,平衡检测仪定量测定不同动作(双足站立+双手叉腰+睁/闭眼、双足站立+双臂前伸+睁/闭眼)下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静平衡数据(包括总移动速
目的 探讨125 I放射性粒子辐射诱导人肝癌细胞(Hep3B)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采用Illumina PE150平台对125 I放射性粒子辐照和未经辐照的Hep3B细胞进行lncRNA测序,对原始数据进行lncRNA表达量、差异lncRNA、GO功能富集等生物信息分析;选取表达差异显著的lncR-NAs,设计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验证测序结果.结果 实验中得到9206个差异lncRNAs转录本,其中上调4556个,下调4650个;6个表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