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高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协调机制。
关键词:高校;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协调机制
一、高校行政权力
(一)高校行政权力的概念
高校行政权力是指:高校的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根据国家法律以及相关的制度赋予的管理权限和职责,管理高校行政事务的权力。体现在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在高校的影响力中,表现为其在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和管理决策中话语权和决定作用。
(二)高校行政权力的具体特征
1.制度性。高校行政权力一方面保证国家法律、法规与教育政策落实,另一方面又从校本实际情况出发,经过校长办公室等相关层面的会议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法规与制度,这些行政命令,同样有不可违背的制度性。
2.整体性。高校行政权力的行使是为了保障高校管理目标的实现,其行使行政权力的目的、权利运行方式及其预期结果都必须符合高校发展的整体利益。上至校级行政权力,下至学院或教研室的行政权力的行使都必须服务于保障高校发展目标的实现。
3.集中性。集中性具体表现为高校行政权力是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存在着层级和隶属关系,权力的运行是在校长的授权下,各个部门协同工作,共同实现行政目标,保证管理目标的时效性。
(三)高校行政权力的作用
高校行政权力的作用是把高校内部各个组织和部门整合协同为一个整体,有利于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和各种政策、法令、措施的有效实施,确保高校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也把高校和社会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促进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正常运行必须依靠行政权力来支撑,否则将陷入完全自由化的无序混乱状态。
二、高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协调机制
我国高等学校内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现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协调发展,共同作用,互相之声,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权力协调机制。
(一)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明确界定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职责范围
“党委领导,校长治校,专家治学”三方协同发展,共同合作,应是我国高等学校管理努力的方向。高等学校党委要发挥领导以及监督保障作用,学校的行政管理和学术活动需要党委全面的协调和监督。以校长为首的高校行政人员主要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事宜,保障学校的运转有序,在计划、组织、人事、财务,以及协调后勤保障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以专家学者为首的学术群体主要负责高校的学术活动事宜,如学科设置、专业发展、学术活动组织、专业人员引进、课程设置和组織教学、教师职务评聘、学位授予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二)提升学术权力,淡化行政权力
扩展学术权力的内涵是提升我国学术权力的首要任务。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学术权力的界定偏于狭窄,导致学术权力在高校发展中话语权逐步丧失。因此,科学地划分行政系统与学术系统,是提升学术权力,淡化行政权力的第一步,要赋予学术权力主导学术活动和学术事务的空间和范畴。其次,要发挥教授群体的作用。我国高校事务工作主要由党政合一的领导班子来组织和推动,教授群体的意见存在被忽视和不尊重的情况,使得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与学校发展的大趋势不相适应的现象.影响了学校整体的发展。因此,要建立健全学术组织机构,建议在高校建立教授为主体的决策咨询机构,在学校发展问题上,多咨询教授们的意见。
(三)充分发挥现有各级学术组织群体的作用
当前高等学校一般设有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科研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等多种学术组织。一方面,这些学术委员会人员重叠、职能混杂,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这些学术组织在行政权力的左右下,往往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充分发挥这些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可有效平衡当前我国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失衡的现象。整合这些学术组织,明确相应的章程、职能与权力,尤其是明确兼职行政职务的教授在学术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发挥它们的作用的关键。
(四)推进高校管理的科学化、有序化进程
高校管理的科学化进程,一方面要推进高校管理民主参与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形成学术权力有决策权、行政权力有建议决策权和服务职责的学术管理模式以及行政权力有决策权、学术权力有建议决策权和服务职责的行政管理模式。高校管理应尊重各相关利益群体的建议和意见,使教职员工和各相关利益群体参与学校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力落到实处。在学校重大问题决策时,应发挥群体智慧,做到决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康全礼.高校学术权力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04(2).
[2]冠东亮.学术权力:中国语义,价值根据与实现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17.
[3]张国彬.我国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的制度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
贺强(1976—),男,民族:汉;籍贯:吉林省长春市人;职称:副研究员;学历: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和党建工作。
刘娜(1986—),单位: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王婉鸿(1986—),单位: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关键词:高校;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协调机制
一、高校行政权力
(一)高校行政权力的概念
高校行政权力是指:高校的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根据国家法律以及相关的制度赋予的管理权限和职责,管理高校行政事务的权力。体现在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在高校的影响力中,表现为其在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和管理决策中话语权和决定作用。
(二)高校行政权力的具体特征
1.制度性。高校行政权力一方面保证国家法律、法规与教育政策落实,另一方面又从校本实际情况出发,经过校长办公室等相关层面的会议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法规与制度,这些行政命令,同样有不可违背的制度性。
2.整体性。高校行政权力的行使是为了保障高校管理目标的实现,其行使行政权力的目的、权利运行方式及其预期结果都必须符合高校发展的整体利益。上至校级行政权力,下至学院或教研室的行政权力的行使都必须服务于保障高校发展目标的实现。
3.集中性。集中性具体表现为高校行政权力是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存在着层级和隶属关系,权力的运行是在校长的授权下,各个部门协同工作,共同实现行政目标,保证管理目标的时效性。
(三)高校行政权力的作用
高校行政权力的作用是把高校内部各个组织和部门整合协同为一个整体,有利于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和各种政策、法令、措施的有效实施,确保高校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也把高校和社会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促进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正常运行必须依靠行政权力来支撑,否则将陷入完全自由化的无序混乱状态。
二、高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协调机制
我国高等学校内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现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协调发展,共同作用,互相之声,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权力协调机制。
(一)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明确界定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职责范围
“党委领导,校长治校,专家治学”三方协同发展,共同合作,应是我国高等学校管理努力的方向。高等学校党委要发挥领导以及监督保障作用,学校的行政管理和学术活动需要党委全面的协调和监督。以校长为首的高校行政人员主要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事宜,保障学校的运转有序,在计划、组织、人事、财务,以及协调后勤保障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以专家学者为首的学术群体主要负责高校的学术活动事宜,如学科设置、专业发展、学术活动组织、专业人员引进、课程设置和组織教学、教师职务评聘、学位授予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二)提升学术权力,淡化行政权力
扩展学术权力的内涵是提升我国学术权力的首要任务。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学术权力的界定偏于狭窄,导致学术权力在高校发展中话语权逐步丧失。因此,科学地划分行政系统与学术系统,是提升学术权力,淡化行政权力的第一步,要赋予学术权力主导学术活动和学术事务的空间和范畴。其次,要发挥教授群体的作用。我国高校事务工作主要由党政合一的领导班子来组织和推动,教授群体的意见存在被忽视和不尊重的情况,使得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与学校发展的大趋势不相适应的现象.影响了学校整体的发展。因此,要建立健全学术组织机构,建议在高校建立教授为主体的决策咨询机构,在学校发展问题上,多咨询教授们的意见。
(三)充分发挥现有各级学术组织群体的作用
当前高等学校一般设有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科研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等多种学术组织。一方面,这些学术委员会人员重叠、职能混杂,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这些学术组织在行政权力的左右下,往往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充分发挥这些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可有效平衡当前我国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失衡的现象。整合这些学术组织,明确相应的章程、职能与权力,尤其是明确兼职行政职务的教授在学术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发挥它们的作用的关键。
(四)推进高校管理的科学化、有序化进程
高校管理的科学化进程,一方面要推进高校管理民主参与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形成学术权力有决策权、行政权力有建议决策权和服务职责的学术管理模式以及行政权力有决策权、学术权力有建议决策权和服务职责的行政管理模式。高校管理应尊重各相关利益群体的建议和意见,使教职员工和各相关利益群体参与学校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力落到实处。在学校重大问题决策时,应发挥群体智慧,做到决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康全礼.高校学术权力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04(2).
[2]冠东亮.学术权力:中国语义,价值根据与实现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17.
[3]张国彬.我国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的制度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
贺强(1976—),男,民族:汉;籍贯:吉林省长春市人;职称:副研究员;学历: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和党建工作。
刘娜(1986—),单位: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王婉鸿(1986—),单位: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