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学习为中心”作为新兴教学理念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当前所学知识和技能。创立“以学习为中心”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以学习为中心;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068-01
“以学习为中心”是由美国教育学家特里·欧班尼恩(Terry O’ Banion)在《21世纪的学习型大学》一书中正式提出的全新的教学理论。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能有效地掌握当前所学知识和技能。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已经成为高职英语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对象基础薄弱,教学难度大
高职英语的教学对象是高职学生,高职学生作为后批次录取的学生,虽然具备了基本的英语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具有一定的阅读和听说能力,但其语言应用能力相对较差,英语交际能力十分薄弱,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发展不均衡,高职英语教学难度大。
(二)教学观念守旧,教学效果差
由于高职英语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自卑心理严重、学习积极性不高,高职英语教学往往呈现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度低、教师教学热情不高等特点,教师沿袭陈旧的教学方式,对学生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教育或自问自答的教师“一言堂”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无法得到发挥,教师的教学目的无法实现,使高职英语课堂教学陷入了“学生学不好,老师教不好”的恶性循环。
(三)教学设计落后,教学质量低
传统的高职英语课堂讲解课文式居多,教学设计以“带读单词—剖析文章—解释段落语句—讲解语法知识—检查课后练习”方式为主。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的学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往往只能机械地习得基础的书面英语知识,而英语应用能力训练处于真空区,课堂教学质量差。
二、“以学习为中心”的高职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一)秉承“以学习为中心”教学理念,侧重高职英语教学的应用性
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对学习者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作出自我决策,进行自主学习,最终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推进高职英语课堂模式改革,必须克服畏难心理,坚持并贯彻“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着眼于英语语言知识教学和应用能力教学的双重目标,制定符合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工作岗位条件和社会需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二)优化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设计,增强学生英语学习趣味性
优化课程教学设计,首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取舍,在全面了解学生英语水平和弱项的前提下,做好教学计划,对教学内容和重、难点有层次地进行准备和剖析。设计课程内容介绍时,尽量选取浅显易懂的口语化材料,结合课文背景知识向学生介绍诸如时代背景、人物传记、名人趣事等,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听力技能,激励学生开口进行英语口语模仿。设计课程主要内容时,根据学情选择英语词汇和长难句,控制语法难度使之与口语要求相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设计授课环节时,巧妙安排问题式小组讨论,一方面能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能引导和鼓励学生和他人进行互动学习,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得以充分调动,课堂教学情况也能在授课过程中得到及时反馈,从而使教师能根据授课情况灵活改变教学方法和讲学方式,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巩固教学效果。
(三)创立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进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推广,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相继被引入各大高校课堂。翻转课堂、微课、慕课是集微视频、虚拟工作情境、网络口语练习、在线小组讨论、在线学情反馈和教学评估等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教学手段灵活多变,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一方面,通过教师、高职学生和信息化资源的三方融合,充分发挥教师的英语教学积极性和引导性,使教师寓教于乐;另一方面,通过英语仿真情景训练,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实现高职英语知识教学和能力教学的双重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加快英语教学信息化建设,建立翻转课堂、微课、慕课所整合的网络课程教學平台,创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创立“以目标为导向、以工作环节为线索、以问题解决为途径、以提升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全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进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杨钦芬.教师的教学理解与提升[J].大学教育科学,2011(1):68-71.
[2]李艳.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7):33-36.
[关 键 词] 以学习为中心;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068-01
“以学习为中心”是由美国教育学家特里·欧班尼恩(Terry O’ Banion)在《21世纪的学习型大学》一书中正式提出的全新的教学理论。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能有效地掌握当前所学知识和技能。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已经成为高职英语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对象基础薄弱,教学难度大
高职英语的教学对象是高职学生,高职学生作为后批次录取的学生,虽然具备了基本的英语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具有一定的阅读和听说能力,但其语言应用能力相对较差,英语交际能力十分薄弱,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发展不均衡,高职英语教学难度大。
(二)教学观念守旧,教学效果差
由于高职英语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自卑心理严重、学习积极性不高,高职英语教学往往呈现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度低、教师教学热情不高等特点,教师沿袭陈旧的教学方式,对学生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教育或自问自答的教师“一言堂”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无法得到发挥,教师的教学目的无法实现,使高职英语课堂教学陷入了“学生学不好,老师教不好”的恶性循环。
(三)教学设计落后,教学质量低
传统的高职英语课堂讲解课文式居多,教学设计以“带读单词—剖析文章—解释段落语句—讲解语法知识—检查课后练习”方式为主。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的学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往往只能机械地习得基础的书面英语知识,而英语应用能力训练处于真空区,课堂教学质量差。
二、“以学习为中心”的高职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一)秉承“以学习为中心”教学理念,侧重高职英语教学的应用性
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对学习者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作出自我决策,进行自主学习,最终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推进高职英语课堂模式改革,必须克服畏难心理,坚持并贯彻“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着眼于英语语言知识教学和应用能力教学的双重目标,制定符合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工作岗位条件和社会需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二)优化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设计,增强学生英语学习趣味性
优化课程教学设计,首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取舍,在全面了解学生英语水平和弱项的前提下,做好教学计划,对教学内容和重、难点有层次地进行准备和剖析。设计课程内容介绍时,尽量选取浅显易懂的口语化材料,结合课文背景知识向学生介绍诸如时代背景、人物传记、名人趣事等,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听力技能,激励学生开口进行英语口语模仿。设计课程主要内容时,根据学情选择英语词汇和长难句,控制语法难度使之与口语要求相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设计授课环节时,巧妙安排问题式小组讨论,一方面能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能引导和鼓励学生和他人进行互动学习,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得以充分调动,课堂教学情况也能在授课过程中得到及时反馈,从而使教师能根据授课情况灵活改变教学方法和讲学方式,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巩固教学效果。
(三)创立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进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推广,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相继被引入各大高校课堂。翻转课堂、微课、慕课是集微视频、虚拟工作情境、网络口语练习、在线小组讨论、在线学情反馈和教学评估等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教学手段灵活多变,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一方面,通过教师、高职学生和信息化资源的三方融合,充分发挥教师的英语教学积极性和引导性,使教师寓教于乐;另一方面,通过英语仿真情景训练,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英语应用能力,实现高职英语知识教学和能力教学的双重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加快英语教学信息化建设,建立翻转课堂、微课、慕课所整合的网络课程教學平台,创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创立“以目标为导向、以工作环节为线索、以问题解决为途径、以提升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全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进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杨钦芬.教师的教学理解与提升[J].大学教育科学,2011(1):68-71.
[2]李艳.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7):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