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的镜像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tianfeip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趋利避害是生命的本能,对快乐的无尽追求、对痛苦的竭力躲避,填充着个体的生命。在群体社会中,不同个体间的利益在相互遭遇时发生着复杂的关系,它们被具体的制度控制着,牵引出不同个体和政权的关系来。
  政权运作的模式,决定了不同个体在利益关系中的境况。政权能够确立和维持的最根本因素,是暴力,因为暴力是主导一切表面规则的终极规则。拥有最强暴力资源的个体们,拥有制订游戏规则和最终裁决的实力。在和平时期,对顺从游戏规则的人来说,暴力如同看不见的背景,在日常生活中是被忽视或淡忘的。但越过了规则的底线时,暴力马上出现。
  自由的界线由暴力划分出来后,政权作为维持规则、秩序的一方,在和越界者的角力中,需要耗费暴力资源。如果恐惧感令人不敢越界行动,规则、秩序就能低成本的维持。实力和恐惧感,在这种变动的张力关系中非常重要。
  毛同强的《秩序》,用艺术的方式表达他对规则、秩序的感悟。这件作品由多块镜面不锈钢板拼接成矩形,长5米、高8.8米、总面积44平方米(这个尺寸意味深长)。9毫米口径的92式手枪,在特定距离射击时,弹头刚好嵌在镜面不锈钢板上。经过这种精心处理后的镜面不锈钢板上,布满圆涡状的弹痕,类似雨滴刚刚落在平静水面上时的形状,但柔软的雨滴、水面,和坚硬的子弹、钢板,在质感上又有极大的反差。在平整镜面上本应正常反射的镜像,在这些圆涡里被严重扭曲变形。嵌在钢板上的钢铁弹头和扭曲碎裂开的黄铜尾翼,把子弹正处于射击过程中的高速和强力,用视觉的方式凝固在冰冷钢板上。柔软和坚硬、静止和运动、完整和碎裂等截然对立的差异,在这件作品里被奇妙的转换,悖论般整合起来。凶悍的暴力本该让人望而却步,但子弹和镜面不锈钢遭遇后生成的这些奇异形态和氛围,散发着强大的视觉魅力,把恐惧、惊奇、欣喜甚至赞叹等复杂的感受都可能调动起来,体悟的层次和空间由此大加扩张。
  《秩序》这件作品中的弹孔,是由武警持枪射击形成的。中国普通公民没有持枪权,而公民持枪权来源于公民执法权。于是,毛同强邀请有持枪权的武警来参与《秩序》。光滑闪亮的镜面不锈钢,在强调发达、繁荣、高新、炫酷、华丽、奢侈等的空间里被大量应用。但当观者经过《秩序》中的镜面不锈钢时,自身的镜像被圆涡严重扭曲,似乎正处于射击过程中的子弹,也就似乎正射向他们。这些子弹射满整个钢板,只要镜像映在钢板上,没有不被它击中和扭曲的。身处这种视觉氛围里,自由的边界在哪里、谁能免于暴力的威胁,观者更容易有所体会。从个体生存经验出发,延伸到更大的社会现场和历史语境中时,《秩序》能牵引出更多的问题来。
  毛同强是一位善于理性思考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往往聚焦于中国当下非常重要的公共问题。但他习惯于由表及里的寻找症结所在,以及梳理问题的来龙去脉,在这个过程中时常会延展到对历史的追溯中。这让他的很多作品散发出史诗般的气息,或者,各个作品间形成紧密关联、持续推进的观念结构,如同史书写作中的各个篇章。
  他以往作品中呈现出的创作方法是:把历史研究、田野考察、实物收集和艺术转化结合起来,系统的探讨结构性问题。在《工具》、《地契》、《经书》、《档案》等作品中,他抽丝剥茧的探讨底层命运、土地所有权、宗教信仰、人事控制等问题。田野考察对他的这些作品来说至关重要,这种历历在目的实证,辅佐或修正着他的推导。视觉魅力则让他的观念能直观的触动人心。因为这些作品的主要材料是他收集整理的现成品,这些被放置到艺术家观念语境中的现成品,又强烈体现出中国当下的重要问题,栗宪庭把他的这种语言方式称为“经典现成品”。但从之后的《我有一个梦》、《残局》、《纪念-为谁而亡》以及现在的《秩序》看,“经典现成品”只是毛同强阶段性的语言方式。法无定法,他的语言方式,是根据他要表达的观念而随机应变的。如果说“经典现成品”主要突出的是毛同强设置观念语境、让现成品焕发特定意义的能力。现在的这些作品,则显现着毛同强转化、创造艺术语言的能力,以及把握视觉魅力的能力,而这种转变的动力和依据,也依然是他要表达的观念。
  《秩序》是因暴力和恐惧感而衍生的迷离镜像,起点是毛同强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理性推导,在不同观者的心中生出不同的感悟。探求生存的真相并不断拓展自由的边界,是当代文明的根本动力。当代艺术作为当代文明的艺术表达,它的价值和尊严,也来源于此。在向全球开放的视野中反观当下的中国,这土地上、这人群中充满了有待被表达的真相,和有待被提出的问题。这本应是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们无尽的资源,但只有非常少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使用这些资源。大多数人视而不见,除却愚蠢导致的麻木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恐惧。
  毛同强应该也心怀恐惧,甚至比别人更恐惧。但在实际表达中,他还是选择了面对真相。暂时忘却语言的创造性和观念的深度等,仅凭这种基于立场的选择,《秩序》等作品就有难得的价值。因为立场一旦经不起推敲,所谓的知识、聪明等,都会被感染。因恐惧感而丧失了自信和勇气的人,精致的利益计算难掩生命质量的低下。历史的选择标准,越来越倾向于提升生命质量,基于自信的勇敢是生命质量的重要指标。在信息越来越被更多人共享的当代,形成这种共识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2016年1月24日
其他文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来源于青岛市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胸泌外科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85例行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经B超、泌尿系尿路平片和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确诊,符合梅骅等著《泌尿外科手术学》中关于泌尿系结石的诊断标准,且符合钬激光碎石取石术适应症,排除手术禁忌症和中途退出研究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5.3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抚触结合沐浴护理用于新生儿疾病防控的具体效果。方法:从我院产科病例库调取2015年1月-2016年110月收录的60例新生儿资料,进行分组讨论,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抚触+沐浴”护理方式;持续观察30d,对比2组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具体症状情况。结果:新生儿感染症状复杂多样,以烦躁不安、嗜睡;面色发黄、发暗;吸吮力减弱、恶心、呕吐;发热、低烧等为主。本次
期刊
[摘要]目的利用临床病例对运动疗法配合正骨理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56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均匀分成两组,各1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正骨理筋手法进行治疗,而实验组采用运动疗法配合正骨理筋手法治疗,治疗前后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结果经两种疗法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VAS评分均有提高,实验组比对照组提高程度更高,差异显著(P0.
期刊
[摘要]远伤病是人类的一个普遍性疾病,由于它是闭合性组织挤压损伤的继发疾病,是容易被忽视的运动碰撞或意外造成的不易觉察的损伤,这些损伤只会积累增加而不会减少;损伤又有皮肤病灶与症状消失的假痊愈现象,让人们以为它真的离开了我们,所以每一个成年人都无法远离远伤病。远伤病的一个主要症状疼痛,成了久治难愈,反复发作的症状,被人们看成了慢性疼痛。  [关键词]远伤病;继发疾病;慢性疼痛  慢性痛患者的人数超
期刊
[关键词]有效沟通;临床护理;优质护理  优质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护理评估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估首先要收集资料,收集资料的方式就是与患者沟通的过程。成功的沟通能使双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获得有针对性的个体信息,避免不必要的纠纷矛盾。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如何与患者沟通,关键的一步是能否把握与患者沟通的有效性。患者由于受病情、环境、年龄、文化程度的限制,回答得少,更是
期刊
春节的主题里少不了“游玩”的元素,本期的展评带来了一种“游玩”的角度。  《人造仙境,是怎样的仙境?》带我们来到苏州金鸡湖美术馆,通过有着两个多月的跨年展期、并由中韩两国19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共同组成的展览,来讨论其主题“人造仙境”:指出其本身也是一个悖论,因为“仙境”的不可证直接导致“人造”或“自然”的均无意义,而否能诠释出“仙境”在致敬历史与传说后演化至今天的含义,则成了一个新问题。  《颜料
期刊
在文艺史上,较早深刻表现出好奇与恐惧间相互依存关系的作品,是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Odysseus)。  尽管关于《荷马史诗》的作者是否真为荷马其人的争论,从18世纪初开始至今就未曾停止过,关于这位盲人老头兼游吟诗人的各种考据和论证,也像史诗本身一样充满悬念与未知。  但从《奥德赛》本身曲折的故事线索,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人类本性中无法遏制的冒险欲望。  虽然在《奥德赛》的开篇部分,主角奥德修斯(O
期刊
一转眼,2012年12月21日已过去三年多的时间了。 这个曾经引发人们无数联想和揣测的“末世之日”,在2016旧历新年的关口面前,就像节日里燃尽的烟花,只留下一段空空的躯壳,轻飘又确凿地挂在远去的历史服务器上。  末日和节日,似乎是人类历史中两个交替不变的主题。  我们可以将“末日”理解为,盘桓在人类头脑里深层悲剧意识的投影;而“节日”则是人类创造出的一种、用来纪念我们生命中短暂欢愉时刻的仪式。在
期刊
在人类传说的末日史上,最富“实证”推理精神也是最富忽悠气质的一次,要算是关于“1999”的世界末日预言了。  这次“末日预言”的母本,来源于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Nostradamus),在16世纪中叶出版的预言集《诸世纪》。这部预言集的法文原名为“Les Centuries Astrologiques”(《从星相学的角度来看待今后的几个世纪》),英译本为“Complete Prophecies
期刊
距离我们最近的、2012年的“世界末日”,已经再次被时间所证伪。  尽管之前就有考古研究表明,按照玛雅历法将计到13。0。0。0。0这个日期,即2012年12月21日。这一天是历法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整数日期,仅代表了一个大循环的结束,且与灾难、异象等自然现象没有任何关系。  但无限好奇的我们,还是会将各种恐惧的化身—“行星撞击地球”、“地球磁场崩解”等看似可靠的“科学”论据加入到内心对于末日的虔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