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心房颤动环肺静脉消融术中出现去迷走效应对疗效的影响

来源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术中出现去迷走效应及消融碎裂电位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8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治疗,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将术中出现去迷走效应及标测到碎裂电位并进行消融的房颤患者列为阳性组,余患者列为阴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天、3个月、6个月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EF)的变化。结果89例均达消融终点,术后3个月保持窦性心律且无房性心律失常发作的患者64例,其中阳性组23例,阴性组41例。阳性组成
其他文献
《西游记》第一二回已经用隐喻暗示方法,透露出其"最终定稿人"是明代万历时的茅山乾元观全真道士阎希言师徒。该文按《西游记》隐喻暗示思路,再破译陈元之序言以及"镇元子"、"华阳
2009年8月7日,国家“863”网格专家组召开现场检查会,对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牵头的国家“863”课题“面向水利信息化的高性能计算与网格应用”进行中期检查。课题负责人水利信息
针对多座水库同时发生渍坝的情况,在已有可以模拟单座水库渍决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座水库之间,水库与各自溃口之间以及溃口与计算通道之间合理的拓扑关系,将原有数学
背景 静息心率增快是心血管危险的一个标志。我们提出假设:心率亦是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病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一个危险因子。开展SHIFT临床试验,除现代基础外,用ivabradine降心率,观
目的总结起源于三尖瓣环附近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及心电图特征。方法15例患者,根据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VT)或频发室性早搏(VPC),均接受心脏电生理检查及
患者女性,65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16年,症状加重1周。行肺静脉前庭电隔离,左房顶线性、二尖瓣峡部和冠状窦口内及心房内碎裂电位消融,术后仍为房颤,口服胺碘酮和厄贝沙坦等治疗,半年
本文从追溯巴尔虎人的演进历程,呈现研究主体的民族特色;搭建认同学术平台,铺展认同比较研究;进行学理归纳,凸显国家建构等三方面,评价了张宝成的论著《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β2肾上腺能受体与β1及β2受体在结构上,配体亲和力和与细胞内信号转导径路等方面均不相同。
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了大坝地基渗流场中排水孔直径、间距及深度对排水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孔径对排水效果的影响很小,而孔距和孔深的影响都较大。本文算例,当孔深小于20m
研究比较在公共场所和在家的各种不同情况下发生的心跳骤停。发生于公共场所的骤停分类为室性心动过速(VT)或心室颤动(VF)的百分比较高。两者可以用电休克治疗。接受转复(AED)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