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及抗凝药物效果分析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i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左心房血栓(LAT)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及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和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NOACs)的临床效果对比。

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就诊于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拟行射频导管消融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行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和/或多排螺旋CT检查(MDCT),共检出LAT患者101例。规律口服华法林或NOACs抗凝至少3周以后查TEE观察LAT情况。本研究为单中心观察性研究。

结果

该研究基线共纳入101例患者,持续性房颤患者75例(74.3%)。随访期间95例(94.1%)患者规律口服抗凝药物并纳入随访数据分析,复查TEE 73例(76.8%)患者LAT消失,22例(23.2%)患者LAT未消失。将患者分为LAT消失组和LAT未消失组,LAT未消失组持续性房颤(90.9%对69.9%,P<0.05),心肌病(27.3%对5.5%,P<0.05)及房颤脑卒中风险(CHA2DS2-VASc)评分,男性≥3分或女性≥4分的患者(50.0%对20.5%,P<0.05)均显著多于LAT消失组。LAT消失组服用NOACs患者比例明显高于LAT未消失组(75.0%对45.5%,P<0.05)。根据口服抗凝药物使用情况分为华法林组(n=31)和NOACs组(n=64),NOACs组LAT消失患者明显多于华法林组(84.8%对61.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用NOACs(OR=3.5,95%CI 1.1~11.1,P=0.029)和左心室射血分数≥50%(OR=5.2,95%CI 1.1~25.1,P=0.042)是LAT消失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

服用NOACs可使非瓣膜性房颤患者LAT更易消失,拟行导管消融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LAT后可优选NOACs。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超长时程动态心电监测技术(SmartPatch)对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到阜外医院就诊,临床表现为心悸、阵发性心动过速的71例患者,男39例,女32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9.35±17.27)岁,用SmartPatch记录14 d心电数据,同时在第1天做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通过软件回放分析,比较房颤事件的检出率、房颤
目的探讨心室流出道(VOT)心外膜不同区域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VA)有效消融靶点腔内双极电图特征及其差异。方法研究纳入2010年12月至2017年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243例VOT心外膜不同部位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早/室速)患者,根据有效消融靶点X线影像及三维标测定位分为3组:①心大静脉远端(DGCV)组,②肺动脉窦(PSC)组,③主动脉窦(ASC)组,分
期刊
目的分析应用亚砷酸(ATO)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过程中患者校正的QT间期(QTc)延长的发生率及发生时相以及相关因素,从而探索降低或避免ATO致心脏事件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7年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接受ATO治疗资料完整的APL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白血病MICM分型标准,即细胞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
目的评估非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递进式消融的疗效,探讨消融是否转为窦性心律在复发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预测价值及相关的复发因素。方法连续入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首次接受递进式消融治疗的非阵发性房颤患者174例,依据消融结果分为消融终止组(67例)和消融未终止组(107例),进行长期随访,比较两组的复发率。结果消融术后随访1年,复发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62
期刊
目的应用碲-锌-镉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仪(CZT SPECT)进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左心室机械收缩失同步评价,并与常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和正电子断层显像(PET)心肌代谢显像进行比较。方法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6年7月~10月连续35例心力衰竭患者,先后进行CZT SPECT、常规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及门控PET心肌代谢显像,
目的分析右心室流出道(RVOT)起源室性心律失常(VA)的消融靶点分布特点、电压特点及单极电位的电生理特性,探讨并优化RVOT起源VA成功消融靶点的判断标准。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146例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射频消融术且心电图提示RVOT起源的VA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共记录到室性早搏(室早)153种,室性心动过速(室速)6种;共记录成功消融靶点(ST)141个,失败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