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特色小镇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kkkkk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梳理特色小镇发展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现状,从形象整合、品牌打造、生态服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四个方面分析秦岭特色小镇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构建秦岭特色小镇信息服务平台。秦岭特色小镇信息服务平台由主体层、平台层、应用层三个层面构成,通过信息服务平台的传播力提升,实现了文化振兴、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在改善特色小镇设施条件、促进小镇产业融合、加速小镇资源整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秦岭特色小镇提供信息化支撑。
其他文献
以白蛤、花蛤、青蛤为试验原料,研究不同部位维生素D3的分布及含量差异性。采用直接萃取法分别提取白蛤、花蛤和青蛤的肉及内脏中维生素D3,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不同蛤肉和内脏中维生素D3的分布及含量。结果表明,贝类不同部位提取的维生素D3均在264 nm有特征吸收。花蛤肉中维生素D3含量最高达到10.9±0.7μg/g,而青蛤内脏中维生素D3含量显著低于白蛤和花蛤内脏中维生素D3含量。
从执行效度、执行力度、执行态度、执行角度、执行速度、执行难度6个方面构建了上海市嘉定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AHP法求出各层级指标权重,运用FCE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高原毛茛(Ranunculus brotherusii)总黄酮的含量,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提取工艺,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对总黄酮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毛茛最优提取工艺为70%的乙醇溶液,料液比为1∶55,超声提取1.0 h时,提取得到的总黄酮量最多。所建立的高原毛茛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准确、简单、易于操作,可作为高原毛茛质量评定的一种依据。
研究不同时长冷暴露对仔猪前肢骨骼肌、肺脏、心脏、肾脏、胃和十二指肠组织结构的影响。建立急性冷暴露模型,并在冷暴露周期结束后麻醉处死并采集仔猪前肢骨骼肌、肺脏、心脏、肾脏、胃和十二指肠的组织样品进行固定,采用H.E染色法制作组织切片,镜下观察。观察发现冷暴露对各组织造成的损伤程度不同,不同组织间比较,肺脏损伤较为严重;在仔猪前肢骨骼肌、肺脏、肾脏、胃和十二指肠组织中,同组织间相比冷暴露12 h造成的损伤最为严重。冷暴露后仔猪肺脏组织主要出现肺泡间质增宽等变化;仔猪前肢骨骼肌组织主要出现肌纤维间质增宽,细胞颗
为了研究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多糖及其羧甲基化产物的结构和抗氧化性能,使用酶解法从罗汉果中提取了罗汉果多糖,并进行了羧甲基化修饰,然后对罗汉果多糖进行了GC-MS
为明确筛选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KC-1最适培养基及培养条件,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OD600值和有效活菌数为指标,优化其培养基与培养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2.50%、酵母粉1.25%及K2HPO4·KH2PO4(1∶1)0.30%时KC-1生长量达到最大值,OD600值达到1.931。在培养温度37℃、pH值5.0、接种量7%
为加快“石门土鸡”品种培育,推进优质“湘猪工程”,加大马头山羊等优质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打造具有石门特色的畜禽养殖加工产业链,根据开放强县、产业立县精神要求,作者深入龙头企业、养殖重镇调研,得出以下结论:目前石门县生猪养殖加工产业链已初具雏形;家禽(肉鸡)产业链已成规模;蛋禽养殖加工产业链发展迅速;牛羊养殖加工产业缺乏龙头引领。
以青龙胆(Tinospora sagittata)的节间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节间对腋芽诱导的影响,并针对增殖后丛生芽孱弱的情况,对组培苗壮苗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节间位置对腋芽的诱导率和褐化率影响显著,随着节间位置靠下,诱导率逐渐下降,褐化率逐渐上升。靠近顶端的①号节间腋芽诱导率最高,为93.3%,显著高于其他位置的节间,褐化率最低,为13.3%,>0.5 cm的腋芽数量为6.7个。最佳的壮苗培养基为MS+10 mL/L EDTA,组培苗的平均苗高为4.1 cm,平均叶片数量为6.5片,叶色浓绿
针对宁夏自流灌区灌溉用水存在农作物耗水量大、用水集中、灌溉效率低等现象,面向宁夏区域用水实际,围绕渠道进水闸和出水口,以满足农田基本灌溉用水为前提,以灌溉效率最大化为目标,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遗传算法-生成对抗神经网络的宁夏自流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并在宁夏秦汉渠管理处农场渠所管辖的30余公里渠道及其灌区进行验证和应用。结果表明,模型在学习传统调度方案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各取水口用水规律,实现高效的取水口联合调度,月节约灌溉用水315109-1050362 m3,显著提高了宁夏水资源
为提高布谷鸟搜索算法的优化能力,从研究布谷鸟算法的实现机制入手,提出一种量子行为衍生布谷鸟算法。算法中的鸟窝位置采用Bloch球面描述的量子比特编码,个体更新采用Bloch球面上的绕轴旋转方式,引入莱维飞行随机走动控制绕轴旋转角度大小,搜索范围限定到Bloch上半球,最后根据种群退化程度建立自适应发现概率。函数极值优化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单步迭代时间为普通布谷鸟算法的9倍左右,但寻优能力有明显提高,相对于其他量子进化算法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