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房屋建筑建设行业中已经形成了激烈化、复杂化竞争格局,各个建设单位借助技术革新的方式,对接收的工程建设任务的顺畅实施进行保障,同时追求更高的施工品质与更快的作业效率。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当前的房屋系统中属于较为多见的作业技术,施工者需对其中关键环节中的技术要点加以把控,强化预应力混凝土使用效用。现探讨应用预应力混凝土进行房屋施工时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
应用混凝土进行房屋建筑建设工作时,在早期比较容易产生裂缝问题,因此可应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使用构件前期,将预压力施加给混凝土,确保在其受拉范围之内,借助人工作用来加力,张拉钢筋,钢筋形成回缩力,受拉区域可先对压力进行承受,对预加压力进行保存,构件承担外荷载带来的压力后,预压力先被抵消,而后增加荷载,混凝土承受拉力,其伸长被限制,预防裂缝。现探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的主要技术要点。
1、准备要点
加强对于原材料的质量监控,首先在预应力筋进场时必须保证厂家能够提供合格证明,根据反映的实际问题,出具具体的检验报告,保证各项内容完全符合标准,在材料进场之后也应该针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保证产品合格之后才能够进行使用。在开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之前,必须设置支架和模板,针对施工现场的地基承载能力进行判断与分析,积极做好应急准备预案。在必要的情况下要针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加固处理完成之后要针对支架搭设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支架设计符合相关标准,而后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模板安装,在模板安装之后要保证有一定的预留空间,这样也可以方便后期的调整。
2、布置钢筋
在预应力混凝土的系统中,必须要有强度达到较高标准的混凝土钢筋材料,根据钢筋的具体应用作用,实施布置。在该种钢筋系统中主要设有架立钢筋与受力钢筋,依照基本的架构情况,来焊接与绑扎钢筋,标记预应力筋,以此来区分不同类别的钢筋。实施制备焊料时,检查成品钢绞线是否有磨损与弯曲的情况,确定材料的规格与尺寸,确定与预设数值一致,焊接固定架时,需展开绑扎普通钢筋的工作,放线人员与焊工均需参与固定架焊接任务,这种作业方式可使固定架的位置偏差度缩小。结束绑扎普通钢筋的工作后,需对波纹管进行铺设,而后在管中放入预应力筋,结束铺设作业后,将其固定到钢架上,选择单根穿束的人工作业方式,以此来规避穿束期间波纹管存在的受损问题,发现波纹管已经出现受损的情况后,在破损处通过胶带进行粘合,固定预应力筋后,应检查其是否处于水平位置,且保持顺直,严禁产生漏浆的问题。
3、布置线道
安装线道前期应先完成检查评估工作,掌握安装标准与范围,检测施工运用的钢绞线的整体质量,如果未达到安装应用标准,需进行替换,仅采用质量达标的钢绞线,在穿梭作业环节中,可能会产生导向与转向装置的相关状况,因此需强化控制力度,缩减这一作业中的误差,确保完成穿梭任务,对混凝土应用时间与承载力进行精准控制,封锚前,对混凝土结构两边进行清理,检测封锚长度,确定符合设计标准。
4、混凝土作业要点
混凝土施工作为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在施工之前必须严格检查混凝土施工材料,并且加强对于混凝土施工的监督管理工作。在混凝土拌和的过程中要控制拌和力度,同时要针对施工设备进行全面检查,避免施工设备出现故障。在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浇筑,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是二次浇筑。在二次浇筑的过程中应该遵守“先底板、顶板后翼板”的原则。为了避免混凝土因为水化反应而造成水分大量流失,要加强对于混凝土的湿润处理,避免因为水化反应产生的裂缝。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保湿材料或保暖材料,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5、张拉要点
如果在施工方案中并未对张拉作业环节提出特定施工要求,应分多次实施张拉,始终运用均衡张拉力,保持平稳的张拉速度,预防拉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张拉施工前需有完整的作业准备,首先对锚垫管中留存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对钢绞线实施清洁,主要需要将表面上的泥浆与锈蚀清除掉;而后放置到作业锚板上,将黄油涂抹到锥子孔内部,不需要涂抹得过厚,在锥孔中稳固安装工作夹。先实施定位,再安装作业中需使用的千斤顶,稳定地将限位板套设到指定部位,安装张拉千斤顶;最后安装固定夹板。房屋具有的承载力会给建筑整体安全性构成影响,控制张拉因素显得极为必要,确保钢筋拉伸情况符合对应指标标准。
6、压浆处理要点
初期对预应力混凝土系统的作业浆料进行制备时,应对配合比展开重点控制,拌和阶段,应控制拌和所需时间与拌和材料的具体顺序,在拌和期间需先加入水,而后再添加其他材料,即使将管道中的多种杂物清除,以此保障泥浆的质量,而后可展开压浆工作,张拉预应力筋后,通过孔道实施压浆,完成一段张拉作业后,就进行灌注,压浆可选择使用水泥浆。
压浆后应从检查孔抽查压浆的密实情况,如有不实,应及时处理。压浆作业,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砂浆试块,标准养护28d,以其抗压强度作为水泥浆质量的依据。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当白天气温高于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埋设在结构内的锚具,压浆后应及时浇筑封锚混凝土。封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不宜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80%,且不低于30MPa。孔道内的水泥浆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后方可吊移预制构件;设计未要求时,应不低于砂浆设计强度的75%。
结语:
通过运用预应力混凝土作业技术,将混凝土的抗裂能力与刚度充分强化,进而使房屋中使用的混凝土形成更高的强度,在实际作业中,对关键作业阶段的技术要点加以把握,标准地使用作业中的各种工具,考虑到该施工技术运用成本不低,在混凝土結构建设期间,可依托工程要求与施工单位可以达到技术水准对该技术进行选用,确定运用预应力混凝土作业技术时,参会作业的人员需充分熟悉作业原理,对技术呈现的应用效果进行保障。
参考文献:
[1]史大利.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中华建设,2019(1).
[2]徐更生.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34):181-183.
[3]黄永华,赖昀.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关键技术及其施工管理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No.174(11):71-72.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
应用混凝土进行房屋建筑建设工作时,在早期比较容易产生裂缝问题,因此可应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使用构件前期,将预压力施加给混凝土,确保在其受拉范围之内,借助人工作用来加力,张拉钢筋,钢筋形成回缩力,受拉区域可先对压力进行承受,对预加压力进行保存,构件承担外荷载带来的压力后,预压力先被抵消,而后增加荷载,混凝土承受拉力,其伸长被限制,预防裂缝。现探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的主要技术要点。
1、准备要点
加强对于原材料的质量监控,首先在预应力筋进场时必须保证厂家能够提供合格证明,根据反映的实际问题,出具具体的检验报告,保证各项内容完全符合标准,在材料进场之后也应该针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保证产品合格之后才能够进行使用。在开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之前,必须设置支架和模板,针对施工现场的地基承载能力进行判断与分析,积极做好应急准备预案。在必要的情况下要针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加固处理完成之后要针对支架搭设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支架设计符合相关标准,而后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模板安装,在模板安装之后要保证有一定的预留空间,这样也可以方便后期的调整。
2、布置钢筋
在预应力混凝土的系统中,必须要有强度达到较高标准的混凝土钢筋材料,根据钢筋的具体应用作用,实施布置。在该种钢筋系统中主要设有架立钢筋与受力钢筋,依照基本的架构情况,来焊接与绑扎钢筋,标记预应力筋,以此来区分不同类别的钢筋。实施制备焊料时,检查成品钢绞线是否有磨损与弯曲的情况,确定材料的规格与尺寸,确定与预设数值一致,焊接固定架时,需展开绑扎普通钢筋的工作,放线人员与焊工均需参与固定架焊接任务,这种作业方式可使固定架的位置偏差度缩小。结束绑扎普通钢筋的工作后,需对波纹管进行铺设,而后在管中放入预应力筋,结束铺设作业后,将其固定到钢架上,选择单根穿束的人工作业方式,以此来规避穿束期间波纹管存在的受损问题,发现波纹管已经出现受损的情况后,在破损处通过胶带进行粘合,固定预应力筋后,应检查其是否处于水平位置,且保持顺直,严禁产生漏浆的问题。
3、布置线道
安装线道前期应先完成检查评估工作,掌握安装标准与范围,检测施工运用的钢绞线的整体质量,如果未达到安装应用标准,需进行替换,仅采用质量达标的钢绞线,在穿梭作业环节中,可能会产生导向与转向装置的相关状况,因此需强化控制力度,缩减这一作业中的误差,确保完成穿梭任务,对混凝土应用时间与承载力进行精准控制,封锚前,对混凝土结构两边进行清理,检测封锚长度,确定符合设计标准。
4、混凝土作业要点
混凝土施工作为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在施工之前必须严格检查混凝土施工材料,并且加强对于混凝土施工的监督管理工作。在混凝土拌和的过程中要控制拌和力度,同时要针对施工设备进行全面检查,避免施工设备出现故障。在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浇筑,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是二次浇筑。在二次浇筑的过程中应该遵守“先底板、顶板后翼板”的原则。为了避免混凝土因为水化反应而造成水分大量流失,要加强对于混凝土的湿润处理,避免因为水化反应产生的裂缝。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保湿材料或保暖材料,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5、张拉要点
如果在施工方案中并未对张拉作业环节提出特定施工要求,应分多次实施张拉,始终运用均衡张拉力,保持平稳的张拉速度,预防拉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张拉施工前需有完整的作业准备,首先对锚垫管中留存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对钢绞线实施清洁,主要需要将表面上的泥浆与锈蚀清除掉;而后放置到作业锚板上,将黄油涂抹到锥子孔内部,不需要涂抹得过厚,在锥孔中稳固安装工作夹。先实施定位,再安装作业中需使用的千斤顶,稳定地将限位板套设到指定部位,安装张拉千斤顶;最后安装固定夹板。房屋具有的承载力会给建筑整体安全性构成影响,控制张拉因素显得极为必要,确保钢筋拉伸情况符合对应指标标准。
6、压浆处理要点
初期对预应力混凝土系统的作业浆料进行制备时,应对配合比展开重点控制,拌和阶段,应控制拌和所需时间与拌和材料的具体顺序,在拌和期间需先加入水,而后再添加其他材料,即使将管道中的多种杂物清除,以此保障泥浆的质量,而后可展开压浆工作,张拉预应力筋后,通过孔道实施压浆,完成一段张拉作业后,就进行灌注,压浆可选择使用水泥浆。
压浆后应从检查孔抽查压浆的密实情况,如有不实,应及时处理。压浆作业,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砂浆试块,标准养护28d,以其抗压强度作为水泥浆质量的依据。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当白天气温高于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埋设在结构内的锚具,压浆后应及时浇筑封锚混凝土。封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不宜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80%,且不低于30MPa。孔道内的水泥浆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后方可吊移预制构件;设计未要求时,应不低于砂浆设计强度的75%。
结语:
通过运用预应力混凝土作业技术,将混凝土的抗裂能力与刚度充分强化,进而使房屋中使用的混凝土形成更高的强度,在实际作业中,对关键作业阶段的技术要点加以把握,标准地使用作业中的各种工具,考虑到该施工技术运用成本不低,在混凝土結构建设期间,可依托工程要求与施工单位可以达到技术水准对该技术进行选用,确定运用预应力混凝土作业技术时,参会作业的人员需充分熟悉作业原理,对技术呈现的应用效果进行保障。
参考文献:
[1]史大利.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中华建设,2019(1).
[2]徐更生.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34):181-183.
[3]黄永华,赖昀.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关键技术及其施工管理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No.174(1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