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皖北地区村庄规划评估与总结——以砀山县为例

来源 :城市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e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逐步成型,村庄规划已经不再局限于以往对于中心村建设的指导,而是更加强调“多规合一”与全域空间统筹管控。构建村庄规划评估体系是判定未来村庄发展是否合理的重要前提,也是规划动态实施机制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皖北地区的典型代表——砀山县为例,分析研判现有村庄规划重难点问题,构建村庄规划评估体系,同时依据评估结果总结已编村庄规划主要问题,提出新一轮村庄规划趋势与展望,并给予合理化建议。
其他文献
绍兴兰亭度假区位于浙江兰亭森林公园内。该公园是一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相交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资源。作为柯桥区兰亭森林动物园的商业功能配套,度假区的设计既考虑到了动物园的功能组织,又融入了城市文化内核,充分打造多样浸入式体验的商业空间。同时,依托现有地势,将水作为主线使功能空间形成有机的联系,营造与自然生态环境高度融合的空间布局。
"国土空间韧性"在2020年1月《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中作为新兴概念提出。通过梳理工程、心理、生态和灾害四大学科的韧性含义、学科间内涵渗透及其在空间规划中的应用,认为国土空间韧性可以在传统的以鲁棒性或以技术为中心的防灾工程设施和描述社会与自然关系的非线性、不确定和协同演进的灾害适应模式之间架起桥梁,解释为社会生态-技术系统(socio-eco-technological system
"十四五"时期中国国土空间治理的基础依据应从"目标为主,兼顾问题"的双导向去认知。其中,从目标导向看,国土空间治理的新要求包括了区域发展从不协调走向协调、从不高质量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化目标下的"三个均衡"以及"四个一致";从问题导向看,当前国土空间治理的主要问题在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不系统。进一步分析了支撑我国长远发展的主体功能区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土空间治理核心战略的科学内涵,认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