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社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劳动者地位得到提高,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文章指明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安全问题,然后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安全问题 建筑施工 对策 原因
随着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建筑物总体上质量更加可靠,功能日益完善。但是由于建筑行业涉及范围广,生产过程中工种多、人员流动性大、施工工艺比较复杂,受外界环境影响因素多,所以工程项目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现存安全问题主要有如下:触电、起重伤害、高空坠落等引起的伤亡事故比较多;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记录造成的事故占大多数。
一、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
1、员工普遍安全意识淡薄,行业整体素质偏低
当前,我国从事建筑业的主要是农民工。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投入城市建设,这是促成建筑业发展和顺利完成大规模施工任务的需要,但是他们的知识结构、习惯意识、工作方式等,与建筑业特殊的环境和工作条件还不能完全适应。他们大多是没有进行基本的培训和教育,专业素质比较低,安全意识达不到要求,作业不合规范,经常造成施工现场出现安全隐患;当发生紧急安全事故时,不能及时正确的进行处理,容易导致自己和他人出现安全问题。同时,建筑行业管理、技术人员偏少,管理人员仅占4.8%,技术人员仅占5.4%,并且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更少,远不能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
2、工程建设各方未履行相应职责
当前,一些建设单位没有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办事,私自将工程进行肢解分包,拖欠工程款,签订霸王合同,甚至要求施工单位垫资。施工单位为了获得工程承包权,多数会妥协,这就造成了施工过程中资金比较紧张,安全生产费用比较紧缺,投入不足,如安全带、安全帽等个人防护物品数量不足或质量低劣,严重减弱了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防护能力。另外多数建设单位会要求压缩合同工期,造成施工单位人员疲劳作业和交叉施工,容易酿成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理单位监管不到位。一些监理单位人员对相应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不了解、不熟悉,不能严格依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的内容开展监理工作,履行监理的职责;甚至还有少数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勾结,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闻不问,最终导致惨案的发生。
3、安全生产资料管理不规范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资料是指导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安全施工的重要依据,是施工现场科学管理、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具体鉴证证据,也是有关部门掌握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安全生产资料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安全生产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弄虚作假,许多资料只是简单的复印或是资料收集人员代签字;在资料检查中的检查情况一栏中“满足要求”、“符合要求”等用语较多,但是对于具体要达到的要求,填报人员却做不到心中有数,很多时候要求标准无从考量。另外,安全生产资料经常出现前后不对应、有头无尾等问题。
4、材料不合格及施工中偷工减料
建筑材料不合格,例如钢筋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或者是为达到赶进度、节省开支的目的,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不依照设计图纸施工,这样会直接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严重的甚至在建筑主体结构尚未完工,就会出现结构断裂、坍塌等事故。这样不仅造成劳力物力的浪费,还会延迟建筑工程的竣工时间,同时对施工现场的各方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二、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对策
1、加强安全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这个对策不仅仅是针对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其他各参建方也应高度重视。应当建立施工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与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教育人员、教育岗位、教育内容,安全教育内容应当具体且有针对性;可以通过播放关于安全事故的视频短片或是印发安全事故手册,让每个员工都能清楚安全事故发生引起的严重后果,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并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还应定期进行安全知识讲座,聘请有关单位安全生产方面的专家授课,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对于建设单位,应当对所提供的关于施工现场及其毗邻区域的各项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不得对施工单位提出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随意压缩约定的工期;在申领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交有关建设工程安全施工措施的材料;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选择具备相应资质、有能力的施工单位。对于施工单位,应当保证安全生产资金顺利落实到位,保证每个进场人员安全防护设施齐全;保证每个进场人员具有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防止错误作业和减少不规范作业;还应当为全体人员办理工伤保险,为特殊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对于监理单位,对涉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要掌握;要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是否符合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进行监理作业时,应不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公正独立的进行监理工作。其他参建方也应切实履行相应的安全职责,保证建设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3、规范管理施工安全资料
建设项目各参建方应做好安全台帐工作,建立合适的安全生产资料管理制度,对资料收集整理标准加以明确,逐步逐级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资料岗位责任制;并且,安全生产资料的收集整理要保持和工程进度同步,并指定专人对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保持资料管理人员的稳定,如确需调动的,要做好资料的转接工作,切实保证安全生产资料的真实、完整、可信。
4、加强材料管理,重视现场监督
建设单位需要从源头解决,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保证施工单位有充分的资金购买材料。同时,建设单位应参与到材料的采购工作中来,也可以委托监理单位代为管理。在现场施工中,要突出监理工程师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的作用,保证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加强质量检查,工程变更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执行。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涉及到建筑项目的各个参建方,涉及到施工中的各个环节,每个细节上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各参建方应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安全管理,全员参与,保证施工场地上的每个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保证财产不受损失。
参考文献
[1]吴东瑞,张雪丽.在建筑行业中安全工作的作用[J].江苏建筑2010,(05)
[2]曾进.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卷宗2011,(07)
[3]温晓晴,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现代装饰2012,(30)
[4]张霞,李靖.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J].建筑安全2012,(15)
关键词:安全问题 建筑施工 对策 原因
随着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建筑物总体上质量更加可靠,功能日益完善。但是由于建筑行业涉及范围广,生产过程中工种多、人员流动性大、施工工艺比较复杂,受外界环境影响因素多,所以工程项目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现存安全问题主要有如下:触电、起重伤害、高空坠落等引起的伤亡事故比较多;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记录造成的事故占大多数。
一、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
1、员工普遍安全意识淡薄,行业整体素质偏低
当前,我国从事建筑业的主要是农民工。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投入城市建设,这是促成建筑业发展和顺利完成大规模施工任务的需要,但是他们的知识结构、习惯意识、工作方式等,与建筑业特殊的环境和工作条件还不能完全适应。他们大多是没有进行基本的培训和教育,专业素质比较低,安全意识达不到要求,作业不合规范,经常造成施工现场出现安全隐患;当发生紧急安全事故时,不能及时正确的进行处理,容易导致自己和他人出现安全问题。同时,建筑行业管理、技术人员偏少,管理人员仅占4.8%,技术人员仅占5.4%,并且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更少,远不能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
2、工程建设各方未履行相应职责
当前,一些建设单位没有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办事,私自将工程进行肢解分包,拖欠工程款,签订霸王合同,甚至要求施工单位垫资。施工单位为了获得工程承包权,多数会妥协,这就造成了施工过程中资金比较紧张,安全生产费用比较紧缺,投入不足,如安全带、安全帽等个人防护物品数量不足或质量低劣,严重减弱了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防护能力。另外多数建设单位会要求压缩合同工期,造成施工单位人员疲劳作业和交叉施工,容易酿成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理单位监管不到位。一些监理单位人员对相应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不了解、不熟悉,不能严格依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的内容开展监理工作,履行监理的职责;甚至还有少数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勾结,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闻不问,最终导致惨案的发生。
3、安全生产资料管理不规范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资料是指导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安全施工的重要依据,是施工现场科学管理、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具体鉴证证据,也是有关部门掌握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安全生产资料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安全生产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弄虚作假,许多资料只是简单的复印或是资料收集人员代签字;在资料检查中的检查情况一栏中“满足要求”、“符合要求”等用语较多,但是对于具体要达到的要求,填报人员却做不到心中有数,很多时候要求标准无从考量。另外,安全生产资料经常出现前后不对应、有头无尾等问题。
4、材料不合格及施工中偷工减料
建筑材料不合格,例如钢筋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或者是为达到赶进度、节省开支的目的,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不依照设计图纸施工,这样会直接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严重的甚至在建筑主体结构尚未完工,就会出现结构断裂、坍塌等事故。这样不仅造成劳力物力的浪费,还会延迟建筑工程的竣工时间,同时对施工现场的各方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二、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对策
1、加强安全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这个对策不仅仅是针对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其他各参建方也应高度重视。应当建立施工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与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教育人员、教育岗位、教育内容,安全教育内容应当具体且有针对性;可以通过播放关于安全事故的视频短片或是印发安全事故手册,让每个员工都能清楚安全事故发生引起的严重后果,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并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还应定期进行安全知识讲座,聘请有关单位安全生产方面的专家授课,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对于建设单位,应当对所提供的关于施工现场及其毗邻区域的各项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不得对施工单位提出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随意压缩约定的工期;在申领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交有关建设工程安全施工措施的材料;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选择具备相应资质、有能力的施工单位。对于施工单位,应当保证安全生产资金顺利落实到位,保证每个进场人员安全防护设施齐全;保证每个进场人员具有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防止错误作业和减少不规范作业;还应当为全体人员办理工伤保险,为特殊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对于监理单位,对涉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要掌握;要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是否符合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进行监理作业时,应不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公正独立的进行监理工作。其他参建方也应切实履行相应的安全职责,保证建设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3、规范管理施工安全资料
建设项目各参建方应做好安全台帐工作,建立合适的安全生产资料管理制度,对资料收集整理标准加以明确,逐步逐级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资料岗位责任制;并且,安全生产资料的收集整理要保持和工程进度同步,并指定专人对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保持资料管理人员的稳定,如确需调动的,要做好资料的转接工作,切实保证安全生产资料的真实、完整、可信。
4、加强材料管理,重视现场监督
建设单位需要从源头解决,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保证施工单位有充分的资金购买材料。同时,建设单位应参与到材料的采购工作中来,也可以委托监理单位代为管理。在现场施工中,要突出监理工程师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的作用,保证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加强质量检查,工程变更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执行。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涉及到建筑项目的各个参建方,涉及到施工中的各个环节,每个细节上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各参建方应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安全管理,全员参与,保证施工场地上的每个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保证财产不受损失。
参考文献
[1]吴东瑞,张雪丽.在建筑行业中安全工作的作用[J].江苏建筑2010,(05)
[2]曾进.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卷宗2011,(07)
[3]温晓晴,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现代装饰2012,(30)
[4]张霞,李靖.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J].建筑安全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