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升小学作文教学效率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ai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字词句的综合运用能力,还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方式。新课改提出了新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将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还可以适当地用生活中的知识不断地补充课堂知识。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不断提高想象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面对作文题目的第一感觉是“无话可说,不知道写什么”,导致对写作逐渐产生了畏难情绪,不愿意写作。鲁迅曾经说过:“作文的第一需要是观察。”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是观察,同时,写好作文的第一步也是观察,教师要加强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认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不仅要看在眼里,还要融入自己的思考,这样的观察才是高效的,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一、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甚至我们自己每一天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教师应该用心揣测学生的心理,并且把握时机,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观察活动中,以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坚持这样观察一段时间,学生的观察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同时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也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例如,学生年纪小,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教师可以适当地设计一些精彩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在玩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在玩中获益,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观察效果,还能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一举两得。
  例如,以“我心爱的玩具”为题写作,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的素材,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然后带到教室和大家分享。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这样学生写作的难度会大大降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还可以用手触摸。比如观察玩具娃娃“美少女”,可以先观察“美少女”的身高、肤色以及头发等,然后,让学生找出它的独特之处,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观察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要加强指导,让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展开想象,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以充实作文内容。
  二、运用多种方式
  观察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人和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如动听的歌曲、精致的艺术品、精彩的画面等。在教学中,教師可适当地引入这些内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比如,学生写水果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带几种水果到教室,近距离观察自己想要写的水果,通过看、摸、闻、说,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水果,进而写出比较真实的内容。
  例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可以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写作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带的水果拿到讲台上来,以便所有的学生都可以上讲台近距离观察。有的学生带的是橘子,观察后说橘子穿了一件皮大衣;剥开橘子皮,一个个橘瓣好像披上了一层白纱;撕掉白纱后,橘瓣变成了弯弯的小月亮。还有的学生带的是红红的大苹果,观察后说苹果像小姑娘的红脸蛋。学生的语言比较形象,比没有观察前有更深刻的感受,可见观察的重要性。观察并不是只有在课上才能进行,而是可以随时随地观察。如果有条件,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或是走进大自然,让学生亲自去观察、体验,学生的观察兴趣会更浓,进而产生更加深刻的感受。
  三、让学生融入自己的思考
  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一般情况下,观察比较笼统、粗略,不够细致,不很擅长比较对象与对象、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可运用对比的方法,以便更好地把握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好地掌握事物的主要特征。
  例如,教学《乌鸦喝水》,教师在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三幅图片的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图画主要内容是乌鸦想要喝水但是喝不着,它的心情怎么样?”此时有学生回答:“乌鸦心里非常着急。”教师可以问学生是通过什么方式观察出来的。学生发现了刚才忽略的地方,仔细观察后回答:“乌鸦的两个翅膀像人的两只手抱着瓶子,而且眼睛也睁得比较大。”观察第三幅图片的时候,有学生说:“乌鸦喝到水了,非常高兴,眼睛都眯成一条线了。”另一个学生说:“它拍打翅膀,心里一定非常高兴。”教师指导后,学生会从比较容易忽视的细节处观察,发现乌鸦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观察方法。
  四、调动多种感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融入自己的思考,从而不断地深化认识,逐渐地完成对事物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此物此景联想到彼物彼景,从眼前联想到过去或是将来,从而激活思维,让他们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例如,可以组织和观察相关的游戏活动,从而实现观察的正迁移。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法是做游戏、参加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充分地调动感官,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鼻子闻,从而产生更加真实、丰富的感受。此外,通过这种观察方式,学生有更大的主动性,可以观察自己喜欢的内容。教师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观察的效果比较好。学生参加“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活动,发现越是排在后面的“小鸡”越容易被“老鹰”抓到。教师问学生这是什么原因,学生可以根据参加游戏的真实感受,加入自己的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有的学生得出结论:“小鸡”如果不想被“老鹰”抓到,要紧紧地跟着“母鸡”,不能开小差。这样,学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还领悟了深刻的道理,写进作文中,为作文增光添彩。
  总而言之,观察不仅是充分把握事物的外在特征和内在本质的重要方法,而且还能获得深刻的体验,同时也是进行所有写作活动的实践来源。因此,教师要重视观察环节,将观察融入到作文教学中,从而切实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以便写出更好的文章。
其他文献
所谓“整体性阅读”,是指“对文本的整体性把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全局,从文本主题、写作线索、脉络以及主旨等方面出发,引导学生对相关文本形成整体性的理解和认知。整体性的阅读认为,文本是一个有机整体,学生的学习、认知、鉴赏等也是整体性的,学生的整体性学习融合了“听说读写”在内的整体性认知。作为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从不同视角、维度出发,深挖文本的内涵,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阅读认知体系。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因为知识点的复杂而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想写好作文,不仅要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还要拥有灵活使用这些素材的技巧,并且掌握各种写作手法。分类指导是现阶段小学作文教学中非常实用的教学策略,运用此法,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能给学生更多具有建设性的指导建议。本文分析了在作文教学中应用分类指导法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探究了分类指导法在小学作文教学
期刊
传统文化与作文教学的有效结合,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和文章质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将作文教学作为平台,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下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作文教学中,并探索出有效的融合方式,以保证能真正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升。  一、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在作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虽然有各种好处,但传统文化的理解难度较大,在实际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写作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提高写作能力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前提。为此,教师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本文首先针对初中作文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理念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其次针对生活化理念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供同仁参考。  一、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理念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对写作的兴致不高,所表达
期刊
记叙文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同学一提到作文便頭疼。为了提高初中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作文世界,体会写作的乐趣。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让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各种写作素材。  传统作文教学在注重“写”的同时忽略了“读”,导致学生写作文时不知从何写起,作文总是东拼西凑,经常会出现语句不通顺、事情发展交代不清楚、缺少感情等问题。现代教学
期刊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也从根本上发生了转变。写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版块,其教学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手段,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写作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创建写作情境”“积累素材,夯实写作基础”三个方面出发,对写作教学策略进行了简要探讨,供同仁参考。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期刊
“明天要去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研学,今天要睡个好觉才行。”我自言自语。虽然已是深夜,我的小心脏却像小兔子在笼子里上蹿下跳。梦中,我在花海里游来荡去,又躺在云朵上随风伯伯云游四方……但早晨一桶“冰水”突然劈头盖脸地倒下来,让我的心一下子跌入了万丈深渊。  天还没亮,天空好像盖上了灰色的面纱,滴滴答答的雨水让我忐忑不安。但我坚信,学校不会轻易改變决定,就算下雨研学活动也能进行,何况我们“新四军”什么苦什么
期刊
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分析了中学生作文中情感缺失以及情感失真等问题,并就如何促使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对各位同仁的教学工作有些许助益。  一、引导学生真实立意,抒发真情实感  立意即确定写作主题,决定了文章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判断。立意是写作的关键步骤,是决定学生作文能否表达真情实感的关键一步。因此,在进行写作教学与指导时,教师先要指导学生立意,让他们结合作文材料的要求以及自己真实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因年龄较小,心智还不够成熟,缺少生活经验,因此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体验生活,积累生活化的写作素材,然后以文字的形式表达所见所闻。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通过体验生
期刊
作文检查站  写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究其原因是缺少生活体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捕捉不到生活中有益、有趣、感触深刻的素材。这些事情可大可小,可以是亲眼目睹,也可以是道听途说;可以是校园中,也可以是家庭里、社会上;可以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事,也可以是素昧平生陌生人的事;可以是一件完整的事,也可以是一件事情的“横断面”——一个片段、一个情节,比如一次安慰、一个眼神、一次微笑……要让这些貌似无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