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拮据”释义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z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拮据”一词,现代书面语常用。《汉语大字典》“拮”字下“拮据”释义为:“1.操作劳苦。2.经济窘迫,困窘。”其他字词典释义与此基本相同。那么,“拮据”何以会具有这样的意义,其意义来源当如何索解?
  “拮据”最早见于《诗经·豳风·鸱鸮》:“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毛(亨)传曰:“拮据,撠挶也。……瘏,病也。手病口病,故能免乎大鸟之难。”“予手拮据”与“予口卒瘏”相对,故毛氏以为“拮据”当有“手病”之义。郑玄笺云:“此言作之至苦,故能攻坚,人不得取其子。”孔颖达疏:“鸱鸮手口尽病,以勤劳之故。”郑孔二人强调其劳作的辛苦,是对毛传的进一步申发。又,陆德明释文引韩《詩》云:“口足为事曰拮据。”意思是手口并作,描述劳苦之形象。或言是“手病”,或言“口足为事”——后代字书阐释“拮据”的意义,基本就是从这两方面说的。如:
  《说文·手部》:“拮,手口共有所作也。从手,吉声。《诗》曰:‘予手拮据。’”此说来自韩《诗》的注解。
  《广韵·质韵》居质切:“拮,拮据,手病。《诗》传云:拮据,撠挶也。”此说即来自毛传。
  又,《说文·手部》:“据,戟挶也。”戟挶,即毛传之“撠挶”。(《经典释文》:“撠,本又作戟。”)《说文》对单字“拮”、“据”的训释,前者用韩《诗》的说法,后者毛传的解释,但其针对的对象其实都是相同的,即《诗经》中的“拮据”一词。韩《诗》所谓“手口共有所作”,只是对诗义的笼统概括,并不准确。
  据毛亨的看法,“拮据”的本字当作“撠挶(戟挶)”。清代学者大多都把“拮据”当作连绵词去解释,如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王筠《说文解字句读》都认为“拮据”是双声“连语”。这是因为“拮据”只是保留了“撠挶(戟挶)”的声音模式,其字形与字义的联系已经难以解释。然而,如果从“拮据”的本字“撠挶(戟挶)”去解释的话,就很容易理解“拮据”的构词意义。
  戟,《说文》:“有枝兵也。”戟是一种兵器,戈属,长柄,顶端有直刃,在直刃的旁侧有一横出的短刃。郑玄《周礼》注:“戟,今三锋戟也。”《玉篇·戈部》:“戟,三刃戟也。”从其外形上看,戟头类似“卜”字形,其特点是折曲。《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褚师出,公戟其手,曰:‘必断而足’。”杜预注:“扺徒手屈肘如戟形。”这里名词“戟”用作动词,意即“屈肘如戟形”。
  再看“挶”字。《说文·手部》:“挶,戟持也。”“挶”是动作“持”的一种方式。段玉裁注:“戟持者,手如戟而持之也。……按,古者戟之制,其锋谓之援,援体斜横出,故人下其肘翘其捥(腕)与手似之,亦谓之戟。……谓有所操作,曲其肘如戟而持之也。”从词源角度看,“挶”当来源于“局”字。《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毛传:“局,曲也。”因此,“挶”的词义中亦包含“曲”的特征。可见,“挶”与“戟”不仅声音相近,而且义通,其词义特点就是“弯曲”。故许慎以“戟持”训“挶”。
  因此,“戟挶”一词可作这样的分析:名词“戟”作状语修饰动词“挶”,其意义即手持某物,肘臂弯曲如戟之形。“拮据”为“戟挶”一词的形变。清人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中说“戟挶即拮据之转语,因又制挶字而训为戟持”,正好是说反了。“拮据”当是“戟挶”的转语。
  宋代徐锴在《说文解字系传》中已经对“拮据”进行了正确的解释:
  《说文解字系传》:“据,戟挶也。”徐锴注曰:“《诗》:‘予手拮据’。传曰:戟拘(通行本毛传作‘撠挶’)也。谓手执臂曲局如戟,不可转也。”
  这里,徐锴依据毛传指明的本字当“戟挶”,释作“手执臂曲局如戟,不可转也”,甚确。
  《说文解字系传》:“拮,手口共有所作也。从手吉声。《诗》曰:‘予手拮据。’徐锴,注曰:‘以手及口各举衣衿之一角也。’”
  这里徐锴把“拮”字所谓“手口共有所作”理解为“以手反口各举衣衿之一角”显然是牵强比附,并不可信。
  《诗经·小雅·斯干》:“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郑注“如矢斯棘”云:“棘,戟也。如人挟弓矢戟其肘,如鸟夏暑希革张其翼时。”孔颖达正义曰:“古语谓棘为戟,故《明堂位》曰‘越棘大弓’,隐十一年《左传》曰‘子都拔棘’,皆戟也。言‘如人挟弓矢戟其肘’者,谓射者左手弣弓,而右手弯之,则戟其肘谓右手之肘,亦喻室之外廉隅也,如鸟夏暑又希革张其翼者。”郑玄以鸟张羽翼比喻“挟弓矢戟其肘”之形,正与《诗经·豳风·鸱鸮》“予手拮据”以鸟翼比人手肘之形相似。
  近人丁惟汾《俚語证古卷三·形貌》:“孑搆,拮据也。撠挶也。”其自注曰:“指僵澀而不便屈伸谓之孑搆。孑搆为拮挶音转。”此条方言俗语的例子,亦可作为徐锴说法的旁证。
  戟挶(拮据),本指由于辛苦劳作而导致手足“僵澀而不便屈伸”,其僵澀之形正似戟形,然后引申泛指辛苦劳作,进一步引申为经济上的窘迫。由于劳累过度导致肢体僵硬、曲伸不便,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1981年晏炎吾先生在《语言研究》(创刊号)上发表题为《释“趌”》的考辨文章。作者从《说文》“趌”字说起,认为“趌”为连绵词,且趌皆可单用,系联了一组双声的变体,包括:揭揭、偈偈;趌;蹶蹶;竭蹶、竭蹷;孑孓;拮据。这些词系连到一起,没有问题。但《说文》“趌”是否是这组连绵词的本字,或尚可探讨。
  我们认为这组连绵词与“戟挶”密切相关。
  趌,《说文·走部》训“趌,怒走也”,《说文·走部》训“趌”。那么“趌”训“怒走”当作何理解?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卫侯为灵台于藉圃。禇师声子袜而登席。公怒。辞曰:‘臣有疾,异于人,若见之,君将嗀(吐)之,是以不敢。’公愈怒。大夫辞之,不可。褚师出,公戟其手,曰:‘必断而足。’闻之,禇师与司寇亥乘曰:‘今日幸而后亡。’”
  “公戟其手”,上文已经引过,杜预说是:“扺徒手屈肘如戟形。”从上下文,我们可以得知鲁哀公当时对禇师的不礼行为极为愤怒,故而作出这种手势,并发狠说“必断而足”。反过来,通过这个情节,我们也可以知道,春秋时期的人表示决绝、发怒的身体语言正是“戟其手”。明代于慎行《谷山笔尘》卷《杂考》:“《左传》:戟其手。谓举手如戟形也,骂人状如此。”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释“戟手”为:“以左手叉腰右手横指如戟形,今人怒骂时犹有做此状者。”又,《玉篇·戈部》:“戟,雄也。”这种手势因为形状似执兵器戟,因此仿佛手执戟矛在示威,可以表示威武、愤怒的意义。所以,《说文》解释“趌”的所谓“怒走”之“怒”,从语源上讲,或正是来自“戟挶”的含义。
  “趌”为“戟挶”之双声语转,因为用作跟“走”字相关的语境,故而都换作“走”旁。这与“戟挶”变为“拮据”的过程相似。
  另外,晏炎吾先生认为“孑孓”得名之由,“正是因为它动作疾急匆遽的缘故”。我们认为或许可以根据“戟挶”的本义别做说解。孑孓,是蚊子的幼虫,其体细长,游泳时肢体大幅度地屈折再伸展,在水中上下垂直游动。孑孓行动时最明显的特征是身体大幅度地弯曲,其状正如“戟挶”形,故而得名。古书“孑”“戟”常通用。《方言》卷九:“戟,楚谓之孑。”上引丁惟汾所举之“孑搆”,皆可证“孑”“戟”音近义通,当出自同一词源。
  至于晏炎吾先生认为“拮据”的词义特征亦是“疾急匆遽”,则显然并非探本之论。因为“拮据”来自“戟挶”,其词义特征是“折曲”。
  此外,朅,毛传训“武壮貌”。晏先生认为《诗经》“朅”即上文所提到的“偈”,训为“疾驱貌”比训“毛传的‘武壮貌’要真切些”。其实,如果知道“偈(朅)”与“戟”关系更密切的话(“戟”可表示威武雄壮之义,见上文),毛传训“武壮貌”也是很贴切的。
  侯佳利,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博士生,研究方向:文字学、训诂学。
其他文献
秋日的云远远地悬在天边,天很高,云很淡,偶尔有雁群飞过,如空中的一袭微墨。热闹过了,一个人的潇湘馆便有些冷落。黛玉斜斜地倚在门栏上,凝视着一点点坠落的太阳,心儿忽而升
期刊
恨:你好!rn能认识你我很高兴,你尖锐的笔风,独特的见解,无一不让我佩服,但我却不能苟同你.rn记得有一天我问你为什么称自己为“恨”,你说这世界缺少美,所以你恨.我无言以对.
期刊
流水人家,指缝天涯.rn在近黄昏时踏上这片土地,脚下的五彩石似乎在预示着什么,光滑而清澈的石面,被晚霞映得透亮.流水徜徉在这座渐渐安静的古城里.我戴上耳机,抬起脚,开始寻
姥姥已经离开我们一年了,我们再也没有去过她生活了一辈子的乡下,再也没走过姥姥屋旁的那座年久失修的木桥。 We have been away from us for a year. We have never been t
期刊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把这个普通的笔记本叫转班笔记本,说仅仅是因为我要转班了,仅仅是因为上面有花花绿绿、形形色色的祝福和期望,这似乎又太简单了些。 I don’t know why thi
期刊
冬天很冷,看着那灰蒙蒙的天,看着那在北风中颤抖的枯叶,看着那在街上飞驰的雪亮的汽车,看着手中还有一丝暖气的奶茶,我开始后悔居然一个人跑了出来。手中的奶茶好像还是热的,
今晚又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柔和地从天外泻了下来,如同银白利器反射的光芒,冰冷冰冷,那么使人心寒。淡蓝色的天空随着岁月的延续而消逝了,余下的是气息微微的星辰,他们
摘要:路得·那爱德就读于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和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910年6月,与大清国四川高等学堂签署援教合同,在四川高等学堂任教。那爱德在川期间拍摄了大量写实照片,记录在四川工作、生活的社会情况以及他所到之处的民俗景象,涉及生活、农作、商贸等珍贵细节。这些影像不仅仅是清末民初蜀地历史民俗的印证写照,也是中国近现代摄影史的发展佐证之一。  关键词:民俗摄影;路得·那爱德;蜀文化  1民俗变
往事如烟,许多成长的故事都有如秋天的黄叶悄然落下,但仍有一片灿烂在我的心中,让我至今难忘。那是小学的时候,学校举办文艺汇演,演出那天,学校请了部分家长前来观看,我的妈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你说。不!不!我们见过的!我默默地呐喊着,心底隐隐的一丝颤抖牵动着痛楚。不过,那样的知音,一生都难相逢一次,我们己相见两次,已算是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