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园运动中心制冰师刘博强 一位老首钢人的自豪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2303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刘博强来说,2018年和2019年就俩字儿——转型。从首钢最初的一名轧钢工转型成为首钢园运动中心的一名制冰师,这种从火到冰的跨界,让刘博强感触的非常深刻。
  第一个报名者
  首钢停产以后,刘博强有过一次转型,从轧钢工转为了首钢集团的一名负责中央空调和家用空调安装及维护的工作人员。也就是从那时候,他开始接触到了制冷技术。
  2017年的一天,单位下发了要组织一次制冰和扫冰培训活动的通知。由于首钢之前曾有个汽水厂,所以看到这个通知之后,刘博强还和同事开起了玩笑:“我们要建冰棍儿厂了吗?”不过,此前并没有接触过制冰,让刘博强感到新鲜、好奇,经过短暂的犹豫,他还是去报了名。“报名的时候,才听说,首钢要建冰场了,而且是要为国家队提供训练服务的。所以当时我就隐隐地感觉到这是个机会,也没犹豫,当时就报了名。后来我才知道,我是第一个报的名——大家还在观望的时候,我已经把名都报完了。”刘博强兴奋地回忆道。
  2017年7月开始,刘博强和其他伙伴就来到首都体育馆,接受培训。刘博强说:“自己比较幸运,我觉得可能这也是个缘分,因为制冰和空调制冷原理是一样的——自己干了将近五年左右的空调工,所以,进入得比较快一点。”刘博强用最好理解的语言解释了制冰的原理,“它就像是一个空调跟冰箱的结合。”
  制冰——高难度的工作
  然而,制冰却是一项工序要求很高而且很严格的工作。刘博强介绍了制冰的全过程——
  首先,要把底冰冻到8毫米到1厘米厚。然后,要在这个底冰上面喷白,作为一个基础面,即用雾状水把它封到下边去。第三步,要根据比赛项目的需要,把相应的标志点、线等画到冰面上去。比如:短道速滑,它有它相应的跑道的点位,还有起跑线、终点线;冰球有其比赛的标志线。画完这些标识以后,然后要把这个线再封住。再下一步就开始涨水了——就是要把冰面增厚。
  不过,每个运动项目的冰的厚度是不一样的——短道速滑,它要求冰层厚度是3.5至4厘米;花样滑冰要求在6厘米厚,这是因为考虑到花滑运动员腾空后下落时,如果冰层不达标,很容易受伤。因此,花样滑冰的冰层要比其他冰上项目的厚一些,目的也是为了保护运动员。
  刘博强说:“这些工作说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大概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从水泥面基础开始,一直把整块冰场冻完,需要将近10天的时间,所以,我们要夜以继日地去干才可以。
  首钢四块冰场的制冰工作,刘博强基本上都参与进去了。目前,他主要负责冰壶馆的制冰、扫冰工作。同时,他也是在跟着国际制冰大师吉米学习。说起冰壶场地,刘博强感慨地说:“冰壶场地追求的就是极致的平。它的这个平整度和滑度,跟其他几块冰场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沒有可比性。就像咱们打台球一样,台球桌如果不平整,那球走起来恐怕也是有弧线的,你就是再高的水平,恐怕也发挥不出来。”说到现在的冰壶场地,刘博强表示,“我敢说是全中国最棒的,没有之一,因为我们的硬件设施能保证。”
  经受转型的考验
  就像歌里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刘博强也同样经受过考验。
  他介绍说,夏天在室外穿件T体恤,还经常一身汗,可一进入到冰场,立刻有一种一步深秋的感觉。“从一个特别热的地方进入特别冷的地方,你会感觉全身的汗毛孔都闭合住了,汗全都憋在身体当中了,特别容易热伤风感冒。”他说,“我那段时间,身上常备藿香正气水。有一次,我记得特别清楚,刚到冰场不久,感觉身体不舒服了,然后我喝了一瓶,但是没管用,我就又喝了一瓶,如此用药是不允许的。我本身就有点酒精过敏,结果喝完两瓶之后,我有点晕了,同事们还以为我喝多了酒去冰场呢,脸都红了。但是喝完之后确实管用。”
  前面提到冰壶场地的制冰要求高,为了达到要求,刘博强最初经过了一番刻苦地训练。要知道,冰壶不是在平面上运动的,而是在冰面上的冰点上“行走”的,而这些冰点,就需要通过“打点”这道工序实现。打点,就是用喷洒装置将水滴撒到冰面结成冰点。而为了做到流畅均匀地制造冰点,刘博强着实想了一些办法。
  他说:“冰壶赛道打点,手要放在赛道中心线,必须两边打匀。然而,这条中心线赛道上并没有,也就感受不到,那么要想打匀,必须得琢磨。”
  有一天,刘博强下班正准备开车回家,忽然发现了园区内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笔直的白色隔离线,他立刻兴奋起来。“那时候,园区还没有对外开放,车不多,这条线又直又长,就是它吧。”刘博强说。
  从那以后的一个半月的时间,刘博强把这条白线当做冰壶赛道的中心线,每天背上近40斤的水壶,压着这条白线喷水练习打点。最热的那些日子,水刚刚浇到地上就蒸发了。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刘博强练出点心得的时候,有一天,吉米身边缺人手,便叫刘博强上冰打点,这把刘博强激动坏了。而他一上手,倒把国际制冰大师吉米吓了一跳。“吉米不知道我私下练习来着,一见我上来就能打点,半天没缓过神来。自己却觉得特有成就感。”刘博强说。从那开始,刘博强就跟着吉米学习,并开始协助吉米工作了。
  不久前,曾有俄罗斯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刘博强,问他:“中国有句老话,叫人过三十不学艺,你都四十多岁了,你是怎么想的(转型做制冰师)?”刘博强机智地告诉这位记者:“中国还有句老话,叫活到老学到老。”一句话,把那个记者逗笑了。
  老首钢人的自豪
  作为首钢园区的一名“老”职工,42岁的刘博强在首钢工作23年了。他深有感触地说道:“老首钢的样子,我是见过的;停产之后的样子,我也是见过的;现在通过园区改造,冬奥组委以及国家队训练中心的进驻,让首钢园区尤其是北区的变化太大了。其实作为一个老首钢人,有的时候,我走在这个园区当中,都想不起来这个地方之前是干什么的了,恍惚了——变化就大到这个程度。之前也有点类似于公园的感觉,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太美了,特别的漂亮。作为首钢人,能够感受到这种华丽的转身,能够见证它日新月异的变化,真的让我感觉非常自豪!”
其他文献
42集连续剧  主演:刘佩琦、王丽云、李光复、曹力  (接上期)第26集 因误会袁晓梅是大乐的女朋友,白艳不让母亲再托她找房子。大乐在书房看着账单发愁,想起了郭晓燕这几年给孩子的抚养费犯起了难。为了还钱,祖孙三人准备变卖家里的两个瓷瓶,老乐带着调换来的瓷瓶来到古玩市场,被一个自称大家的收藏家以高价将两个瓶子买走,交易过后崔里田发现是假钱,老乐又闯了祸。老乐无奈来到幸福院想打份零工,院长出于同情想让
期刊
35集连续剧  主演:李东学、于越、李若宁、巫刚  (接上期)第9集 叶豆豆将林杰推荐给朱总,朱总用300万聘请他们帮他解决难题。林杰和吴数兴奋地答应了。林杰和叶豆豆等人回瓯江龙山岛考察朱总项目,前来接车的孙云茹见叶豆豆林杰同为事业奔忙,很伤心。她约闺蜜王艾乔去酒吧喝得烂醉而归。正好碰见来家里做客的林侨栋。林杰和吴数在岛上找问题解决发电的问题。条件虽然艰苦,但是他们终于有了发挥能量的地方,快乐地工
期刊
本报与北京城市广播《城市文化范》联动 《城市文化范》FM107.3/AM1026每天7:30-9:00播出  古代是否疫情频发?古人有何防疫之举?  当前,全力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成为全国公共事务的重中之重。实际上,在古代中国也早有“防控”之举,元代“大都饥疫流行,疫者众,乞以积谷赈济”。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是如何防控疫情、开展赈济的呢?  疾病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  瘟
期刊
国培源 连线武汉社区医生  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国培源连日来一直在节目中连线武汉前方的医护人员。他在微信中说道“再次连线武汉最基层的社区医生,感受疫情中的武汉人。在昨晚的《首都晚间报道》直播中,我连线采访了正在武汉汉阳社区隔离点上工作的北京社区医疗专家胡海鹰医生。他每天负责汉阳116个社区、80万居民的疫情防控指导和调研,每天出入六个隔离点。这些刚刚建立起来的隔离点每个可容纳100至300个单间,
期刊
正在CCTV-1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奋进的旋律》将镜头聚焦新时代奋进者,刻画一批与新时代同行、拼搏奋进的年轻人及其父辈形象,展现新时代奋进者敢想敢拼的精神风貌。导演苏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剧表现的是‘产业革命’,要把这样的题材拍得好看,拍得让观众接受,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直面展现鲜活时代  《奮进的旋律》讲述中国潮流能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成就,以及制造业的转型与发展。苏舟想要直面反映鲜活的时
期刊
2月23日零时至24时,北京市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北京市已经连续两天新增病例为零,这对于大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现在绝不能放松警惕!本期节目特别邀请到两位“零距离”与新冠肺炎病毒打交道的人——来自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贺雄和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副研究员潘阳。  核酸检查有什么风险?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在电子显微镜下,新冠病毒究竟长啥样?如何确定
期刊
平野步梦,日本男子单板滑雪U型场地选手,曾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与单板滑雪传奇肖恩.怀特展开精彩对决。不在于技巧,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创意,这是他认为的单U型槽项目的关键所在。  索契冬奥会上,当时15岁的平野步梦与肖恩.怀特同场竞技。在第一轮的动作中平野步梦流畅、干净的技术在现场引来热烈的欢呼。但面对着经验更加丰富、技术更为娴熟的肖恩·怀特,以及后面动作完成得很好的选手们,他的排名落到了第三。这意
期刊
如果你是80后、90后,一定看过《爱情公寓》,就如同60后、70后喜欢《我爱我家》一样,《爱情公寓》是80后、90后成长的记忆:一些时尚男女住进了《爱情公寓》,发生了很多故事。不同于《我爱我家》的是,《爱情公寓》作为最初的情景喜剧,成功发展成系列剧,有人认为其是中国最成功的系列剧,从第一季,到第四季,到大电影,《爱情公寓》系列赢得了鲜花,也遇到过困惑。而播出平台,从第一季在二线卫视播出,到第二季在
期刊
一条12345市民热线,让居民群众与街道社区结成了抗击疫情的共同体,组成了坚强的前沿阵地。  12345热线日均接听疫情相关来电近万个,通过电波为百姓答疑释惑、排忧解难。  北京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的十多路记者,奔赴社区前沿,采访、拍摄、记录街道社区基层干部接诉即办,奋战抗疫防控一线的感人故事。  北京广播电视台《接诉即办—一防控疫情特别节目》讲述特殊时期的“接诉即办”  新春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突
期刊
正在北京卫视热播的连续剧《精英律师》,获得了不俗的收视率,但也引起一些争议。比如男女主人公为了实现“正义”的目的,往往在过程中不择手段,就因此引来一些非议。作为一名追剧观众,笔者也认为他们的一些做法值得商榷。  比如,剧中封印遭顾婕陷害而下台。为了帮男主罗槟查出真相,女主戴曦要查出举报人黄珏的具体住址。于是,她先通过送饮料获得保安好感,继而谎称停车丢了东西要看监控录像。在录像中看到当事人便询问其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