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模式的运用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dezhufangchu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性学习模式是新课改背景下深受师生青睐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将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模式。通过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真正参与知识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探究性学习模式,对教学效果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探究性学习
  前言:探究性学习模式是一种符合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和身心特点的教学方式,将其运用到历史教学之中,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满足学生对自由、空间的学习需求,让学生真正参与历史知识的探索,从而打破传统“一言堂”局面,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获取真正建立在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对探究性学习模式的了解和日常教学中所做的一系列尝试,就如何基于探究性学习模式的运用构建高效历史课堂阐述几点拙见。
  1.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核心,旨在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历史知识探究过程的手段,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历史知识的感兴趣程度、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等。只有充分掌握这些信息,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合适的探究问题,确保学生感兴趣并参与其中。若是设置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没有吸引力,或者过难、过易,都会影响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观察学生听课情况、和学生课下交流、观察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为接下来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采取合适的探究形式奠定基础。
  2.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建立在有效的问题之上,换言之,设置合理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最基础也是最關键的一个环节。探究的主体是学生,探究的对象是问题,只有保证这两者到位,才能为探究性学习活动取得理想效果奠定基础。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历史教师应根据之前所掌握的信息,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1]。一般来说,问题情境的创设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趣味性。历史是初中阶段刚开设的学科,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很多学生存在茫然心理。加上这个阶段的学生性格活泼,所以,创设趣味性问题更能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第二,开放性。若是教师创设的问题能够直接从书本或相关资料上找到固定答案,这样的问题没有探究价值。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尽量遵循开放性原则创设问题情境,确保每个学生均能参与其中,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2]。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常采取展示材料的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去探索。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的胜利》这节内容时,笔者给学生展示三则材料:第一则是两张图片,一张是东北难民涌入关内的图片,另一张是东北人民喜笑颜开的图片;第二则是文字材料:抗战艰苦卓绝……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第三则是摘选于日本无条件投降书上的一段文字,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材料一中的场面最早可能出现在什么时候,每一个场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②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取得最终胜利,其因素有哪些?决定性因素是什么?这几个问题将前后事件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牵引,将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起来。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要将学生置于问题研究的气氛中,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把课堂教活了,让学生动起来的目的。
  3.采取合适的探究形式
  探究形式的选择也是探究性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好的一个环节。一般来说,探究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自主探究,即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学生课前结合历史资料,自主分析问题。例如,《抗美援朝》中朝鲜分裂的原因,三八线的来历等历史背景,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参加抗美援朝必要性。第二种是合作探究,即4或6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就老师提出的有价值的的问题,相互交流探讨,然后得出最终的结论。这两种探究方式各有长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探究形式。一般来说,合作探究最为常用。对于历史事件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相互交流各自不同的观点,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历史,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广度、深度。在具体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探究形式。
  4.组织学生点评并总结
  在学生探究结束之后,教师让每个小组委派代表展示成果,并简单地阐述一下思路。接着,教师组织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通过这一手段强化组与组之间的互动。生生互评可以让学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能够提升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综合各个小组的答案,进行集中讲解。与此同时,对学生的探究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形式为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即既关注学生学习结果,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学习态度等,在引导学生认识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认知体系。
  结论: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介入对于提升教学水平效果显著。历史教师应予以重视并深入探索,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其次要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并采取合适的探究形式,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并总结。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取上述教学方式,取得显著效果,故此与同行进行分享,以期推动初中历史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雪梅.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及实践尝试[J].信息化建设,2016(07):187.
  [2]赵晨飞.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尝试[J].科学大众,2017(04):78.
其他文献
易用性是软件开发的重要原则,理论需要创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同样需要创新,使复杂的理论运用起来简单更是一种创新.以软件的易用性为出发点,总结了作者在开发边坡稳定分
目的 探讨替硝唑碘仿糊剂加地塞米松在乳磨牙髓底穿通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口腔科2009 年2 月至2011 年8 月间227例(254 颗)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炎伴髓底穿通患者,随机分为
摘要:新课标提出科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需要各学校顺应新的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通过高质量的科学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而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光靠理论教学是不够的,而是要结合课外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取到更多的知识。本文主要通过从选择适宜的范围和内容、采取丰富多样的实验形式和重视实验的指导与评价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科学课外小实验探究的具体过程,从而获得更完善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新的课题,教学媒体的更新,推动了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学习空间的利用方法与价值,以期探索如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使其与传统初中英语教学融合发展。  关键词:口语100;初中英语教学;学习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英语课堂,因此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学
腹腔镜手术是显微微创手术,手术以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好为特点[1].我院2006年开始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有168例患者,通过对患者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护
1病例资料患者28岁,孕2产1,此次孕22周,常规产前检查。超声所见:官内显示单胎头位,有完整的颅骨光环,双顶径55mm,颅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脊柱排列尚规整,胎儿全身皮肤水肿明显(图1),颈部及
丁柏铨在2008年第1期《新闻界》撰文说,当前比较多的党报在新闻报道的方式上存在着弊端,甚至办得比较好的党报也程度不同地存在某些弊端。
摘要:当下我国对于素质教育的推崇不断升温,学校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保证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也应当借助于语文教材的内容充分展示文学艺术对于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作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观念。著名教育学家斯韦特·马登曾经表示,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有效的培养其对于美的感受能力,对于美的鉴赏能力,这样一来能够在生活中营造一种更加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
腰- 硬联合麻醉(CSEA)现已广泛用于剖宫产术,并取得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患者的认可,具有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特点.腰硬联合麻醉能迅速解除临产妇宫缩痛、及
目的 分析不同方法治疗94 例牙周牙髓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94 例牙周牙髓综合征患者140 颗患牙选择单纯牙周治疗、单纯牙髓治疗和综合治疗,1 年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单纯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