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际铜市涨势惊人,从2001年11月7日1336美元/吨反转以来,至去年末已涨至4400美元/吨,涨幅超过200%,轻易突破了历史高位。铜价的表现,已经让近几十年来任何一次大牛市相形失色。然而,进入2006年铜价没有驻足,而是加速上扬,至5月中,伦敦期铜一度达到8790美元/吨,价格再涨一倍!其实,不仅是铜价上涨,其他有色金属也是涨幅惊人,锌价在此期间最大涨幅为440%,铝价最大涨幅为160%,锡的最大涨幅为170%等等。如今,闪光的不一定只是金子,铜、锌、铝,只要你说得出名的金属都在闪光。
原材料百年不遇近似疯狂的涨幅给下游企业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宁波志清实业有限公司的陈总五月初正在美国参加五金展,他说:“铜价这么涨,都没有办法报价了,只能停下来,但我们做的是企业,是品牌,又不能停下来,如果我们买进的铜不生产,我们就赚多了,辛辛苦苦生产成阀门倒要赔钱了。”位于温州的电工线材厂经理表示,如果铜价再上涨,我们这些小企业主都要去跳楼了,在其周围已有多家同类生产企业不堪成本重负,不得不选择停产。而江苏的一家企业因急需用铜,高价买进了90吨铜。但从5月14日开始,全球期铜价格开始出现下跌,到16日就跌了3000元/吨,等于两面打耳光。
国际铜业组织(ICSG)于五月初公布的最新展望报告明确指出,这一波行情并不是供应短缺造成的。2006年全球精炼铜产量预计将增至1,756万吨,较去年增加6.8%,同期世界消费量将达1,731万吨,增加4.9%。全年铜过剩大约25万吨。在这种全球供需基本平衡的条件下,是什么让铜一下子身价翻番?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出口增长更为迅猛,中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制造中心,大量的出口和贸易顺差,形成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大量的反倾销,日益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但我国并不是一个资源充裕的国家,随着制造中心的确立,不知不觉,关键原材料成为了我们的经济命脉,不断增长的钢性需求,暴露了我们的软肋。
中国的铜对进口的依存度约为40%,但我国对外采购相当程度上还在延续计划经济的模式,缺乏灵活的机制,想买什么,什么时候买,完全显现在国际化石性资源市场上。
当我们在前方出口战场上奋力拼搏、高唱凯歌的时候,一个深居简出的老人,正在美国奥马哈小镇安静的阳光下排兵布阵。没错,他不是别人,正是很多中国人熟知的巴菲特,有关他和铜价的这一战,将又一次成为案例写进教材。
很多国际期货分析师都指出,这次原材料价格爆涨是人为炒作的结果,巴菲特为代表的基金控盘国际铜市,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我国作为国际铜市最大的买方,不仅没有形成买方垄断,反而成为国际炒家蚕食的对象,首创期货分析师宋先生指出,中国人一买就涨,逼着你高买低卖,相关行业损失惨重。
当然,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高潮过后总会归于平静。但经过了这一波大的风浪,使我们迅速地成熟起来。我国应立即着手按照《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建立矿产资源储备机制,制定各种预案,采取灵活和机智的手段高抛低吸,保持国内重要生产资源价格的相对平稳,看好中国的命脉和后路。
世界工厂的地位决定了我国是原料需求大国,所以原料短缺是我们长期面对的问题。出口企业在这一波风浪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风险意识,学会了利用套期保值等各种金融工具避险。更为重要的是,出口企业已经更多地认识到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实行品牌战略的重要性,以减少原生材料在最终价格中的比重。
原材料百年不遇近似疯狂的涨幅给下游企业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宁波志清实业有限公司的陈总五月初正在美国参加五金展,他说:“铜价这么涨,都没有办法报价了,只能停下来,但我们做的是企业,是品牌,又不能停下来,如果我们买进的铜不生产,我们就赚多了,辛辛苦苦生产成阀门倒要赔钱了。”位于温州的电工线材厂经理表示,如果铜价再上涨,我们这些小企业主都要去跳楼了,在其周围已有多家同类生产企业不堪成本重负,不得不选择停产。而江苏的一家企业因急需用铜,高价买进了90吨铜。但从5月14日开始,全球期铜价格开始出现下跌,到16日就跌了3000元/吨,等于两面打耳光。
国际铜业组织(ICSG)于五月初公布的最新展望报告明确指出,这一波行情并不是供应短缺造成的。2006年全球精炼铜产量预计将增至1,756万吨,较去年增加6.8%,同期世界消费量将达1,731万吨,增加4.9%。全年铜过剩大约25万吨。在这种全球供需基本平衡的条件下,是什么让铜一下子身价翻番?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出口增长更为迅猛,中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制造中心,大量的出口和贸易顺差,形成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大量的反倾销,日益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但我国并不是一个资源充裕的国家,随着制造中心的确立,不知不觉,关键原材料成为了我们的经济命脉,不断增长的钢性需求,暴露了我们的软肋。
中国的铜对进口的依存度约为40%,但我国对外采购相当程度上还在延续计划经济的模式,缺乏灵活的机制,想买什么,什么时候买,完全显现在国际化石性资源市场上。
当我们在前方出口战场上奋力拼搏、高唱凯歌的时候,一个深居简出的老人,正在美国奥马哈小镇安静的阳光下排兵布阵。没错,他不是别人,正是很多中国人熟知的巴菲特,有关他和铜价的这一战,将又一次成为案例写进教材。
很多国际期货分析师都指出,这次原材料价格爆涨是人为炒作的结果,巴菲特为代表的基金控盘国际铜市,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我国作为国际铜市最大的买方,不仅没有形成买方垄断,反而成为国际炒家蚕食的对象,首创期货分析师宋先生指出,中国人一买就涨,逼着你高买低卖,相关行业损失惨重。
当然,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高潮过后总会归于平静。但经过了这一波大的风浪,使我们迅速地成熟起来。我国应立即着手按照《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建立矿产资源储备机制,制定各种预案,采取灵活和机智的手段高抛低吸,保持国内重要生产资源价格的相对平稳,看好中国的命脉和后路。
世界工厂的地位决定了我国是原料需求大国,所以原料短缺是我们长期面对的问题。出口企业在这一波风浪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风险意识,学会了利用套期保值等各种金融工具避险。更为重要的是,出口企业已经更多地认识到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实行品牌战略的重要性,以减少原生材料在最终价格中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