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我国的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水利水电工程也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挑战,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未来发展,同时能够进一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还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长远发展,然而,水利水电工程发展工程中也会给周围环境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的完善对策,希望能够有效推动水利水电工程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完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TV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7-0137-01
水、电是人类赖以生存所需重要元素和能量,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各种项目不断增加,工程建设规模随之壮大。不科学、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资源发使人类居住的生活环境遭到严重威胁。改善生存问题成为首要任务,必须切实解决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存环境的影响
1.1 气候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会对区域内的气候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其大范围在阳光照射下会提高蓄水蒸发率与降水率,区域内降雨分布结构将会改变,从而导致水库周围减少降水量而远离工程区域则相反,降水量会直线上升。若水利水电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偏高,还会影响背风处降水量,其降水量往往偏少。此外因为夏天天气炎热,水库水表层温度随阳光照射持续升高,导致大气流变强,从而引发此区域内的降水量增加。其次,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后,随着时间推移,水库周围下垫面开始发生改变,从陆地面逐渐变化成海域面,改变水库区域周围温度,甚至带来比较极端的天气,这些天气变化莫测,为当地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1.2 土地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吞噬”大范围土地,特别是在水利水电工程添加项目扩张建设时,甚至会开荒毁林,给土地资源带来巨大影响,造成严重负担。此外水库的修建,常常出现岸堤崩塌状况,后果不堪设想,严重则会引起地震,改变土地结构。水库在进行蓄水工作时,导致水位逐渐升高,使水库附近土地出现盐碱化问题,这对土地伤害是巨大、不可逆的。
1.3 水体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立后,便会进行蓄水工作,随着水库水位线不断上升,水库水流速度将会逐渐变慢,这时如果水库中水源保持静止,水表面漂浮杂物就会渐渐沉入水底,影响水库环境及水质质量。沉積物在水底得不到及时清理便会产生藻类或一些浮游生物,进而释放二氧化碳进一步破坏水库水质。
1.4 鱼类影响
由于水库正常蓄水工作实施后,水库中水流速度变慢,泥沙大部分沉积到水库底部,鱼类主要饲料发生改变,能适应缓流生活的鱼成为主要鱼种,而不适应静水生活的鱼类将逐渐消失或迁移到其他区域继续生活。
2 具体完善措施
2.1 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前,做足相应的计划工作,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具有投入资金多、施工过程复杂、施工周期长等特点。所以在进行建设前必须做好规划工作,对工程所在地点进行严格筛选与考察工作,坚决遵守保护自然的原则,落实施工项目。施工前绝不能忽视季节流动与河道流向问题,防止施工过程对下地水造成污染。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企业要主动承担责任,请教专业人士进行全方位现场勘查,对水利电力工程建设区域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提出相应预估分析,企业需虚心吸取专业人士意见,完善实施方案[1]。
2.2 施工管理工作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为接下来正式施工打下了良好基础。每个工程离不开人的功劳,施工人员直接关系到水利电力工程质量的好坏。所以要想加强人员管理工作,首先要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打造一支管理力强、专业性强、执行力强、技术过硬团队十分重要,施工企业要保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基层施工人员能够有效配合,根据施工现场环境编制科学合理保护生存环境方案,并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进行环境监测。以下为改善环境具体实施措施:例如:时常释放水源,减少垃圾杂物下沉及浮游生物及藻类产生,从而提高水质及提高水库水质量。对水库周围有可能发生地震区域进行定期检测,合理减少人类活动,禁止建设游玩设备设施,面对水利水电工程会出现崩塌情况,需及时提出附近居民迁移计划并确保顺利实施,保证居民人身安全。若因为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破坏到地下水,引发土壤性能改变,可以在土壤周围种植绿色植物,以此改善土壤破坏情况,耕作制度措施的更改也是有效方法之一。对于施工中要秉承“边施工边治理”理念,及时开展工程附近进行治理与保护工作,施工完毕后,及时做好环境检查与修复工作,以此保证水利电力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
2.3 宣传工作
大部分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对保护环境意识十分薄弱,在调查中发现,还存在完全不会考虑环境问题的施工企业,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发展。水利水电施工单位要肩负起保护环境的神圣职责,大大加强宣传教育力度,积极贯彻保护生态环境思想,严把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细节,杜绝破坏环境举动出现,领导以身作则,起到模范作用,并设置奖励制度。还可以设立醒目标识,随时提醒工作人员,把保护环境谨记于心。这些方法都是解决环境影响的有效手段。
2.4 环境保护机制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有相对健全的关于环境保护具体实施方案。我国此方面较欠缺,这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健康。所以水利水电工程企业需要引起重视,综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不断改善环境保护体制,保持当地生态平衡,缓解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改善周围人民生活质量。环境保护机制逐渐健全的过程,不仅能积极发展当地经济,还能实现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2]。
3 结 语
综上所述,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国对水利电力工程建设将会投入更多,如何有效避免在水利电力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生态环境影响问题,成为工作重点。各水利水电工程企业要结合本身实际情况,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促进我国经济与环境共繁荣。
参考文献
[1]丁永庆.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2):59~60.
[2]严芳芳.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和对策措施[J].四川水泥,2014(07):244.
[3]刘天翼.探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山东工业技术,2017(23):87.
[4]程幸福.浅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3):250~251.
[5]马 贤.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河南建材,2016(05):270.
收稿日期:2018-5-11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完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TV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7-0137-01
水、电是人类赖以生存所需重要元素和能量,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各种项目不断增加,工程建设规模随之壮大。不科学、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资源发使人类居住的生活环境遭到严重威胁。改善生存问题成为首要任务,必须切实解决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存环境的影响
1.1 气候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会对区域内的气候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其大范围在阳光照射下会提高蓄水蒸发率与降水率,区域内降雨分布结构将会改变,从而导致水库周围减少降水量而远离工程区域则相反,降水量会直线上升。若水利水电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偏高,还会影响背风处降水量,其降水量往往偏少。此外因为夏天天气炎热,水库水表层温度随阳光照射持续升高,导致大气流变强,从而引发此区域内的降水量增加。其次,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后,随着时间推移,水库周围下垫面开始发生改变,从陆地面逐渐变化成海域面,改变水库区域周围温度,甚至带来比较极端的天气,这些天气变化莫测,为当地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1.2 土地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吞噬”大范围土地,特别是在水利水电工程添加项目扩张建设时,甚至会开荒毁林,给土地资源带来巨大影响,造成严重负担。此外水库的修建,常常出现岸堤崩塌状况,后果不堪设想,严重则会引起地震,改变土地结构。水库在进行蓄水工作时,导致水位逐渐升高,使水库附近土地出现盐碱化问题,这对土地伤害是巨大、不可逆的。
1.3 水体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立后,便会进行蓄水工作,随着水库水位线不断上升,水库水流速度将会逐渐变慢,这时如果水库中水源保持静止,水表面漂浮杂物就会渐渐沉入水底,影响水库环境及水质质量。沉積物在水底得不到及时清理便会产生藻类或一些浮游生物,进而释放二氧化碳进一步破坏水库水质。
1.4 鱼类影响
由于水库正常蓄水工作实施后,水库中水流速度变慢,泥沙大部分沉积到水库底部,鱼类主要饲料发生改变,能适应缓流生活的鱼成为主要鱼种,而不适应静水生活的鱼类将逐渐消失或迁移到其他区域继续生活。
2 具体完善措施
2.1 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前,做足相应的计划工作,因为水利水电工程具有投入资金多、施工过程复杂、施工周期长等特点。所以在进行建设前必须做好规划工作,对工程所在地点进行严格筛选与考察工作,坚决遵守保护自然的原则,落实施工项目。施工前绝不能忽视季节流动与河道流向问题,防止施工过程对下地水造成污染。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企业要主动承担责任,请教专业人士进行全方位现场勘查,对水利电力工程建设区域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提出相应预估分析,企业需虚心吸取专业人士意见,完善实施方案[1]。
2.2 施工管理工作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为接下来正式施工打下了良好基础。每个工程离不开人的功劳,施工人员直接关系到水利电力工程质量的好坏。所以要想加强人员管理工作,首先要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打造一支管理力强、专业性强、执行力强、技术过硬团队十分重要,施工企业要保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基层施工人员能够有效配合,根据施工现场环境编制科学合理保护生存环境方案,并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进行环境监测。以下为改善环境具体实施措施:例如:时常释放水源,减少垃圾杂物下沉及浮游生物及藻类产生,从而提高水质及提高水库水质量。对水库周围有可能发生地震区域进行定期检测,合理减少人类活动,禁止建设游玩设备设施,面对水利水电工程会出现崩塌情况,需及时提出附近居民迁移计划并确保顺利实施,保证居民人身安全。若因为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破坏到地下水,引发土壤性能改变,可以在土壤周围种植绿色植物,以此改善土壤破坏情况,耕作制度措施的更改也是有效方法之一。对于施工中要秉承“边施工边治理”理念,及时开展工程附近进行治理与保护工作,施工完毕后,及时做好环境检查与修复工作,以此保证水利电力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
2.3 宣传工作
大部分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对保护环境意识十分薄弱,在调查中发现,还存在完全不会考虑环境问题的施工企业,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发展。水利水电施工单位要肩负起保护环境的神圣职责,大大加强宣传教育力度,积极贯彻保护生态环境思想,严把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细节,杜绝破坏环境举动出现,领导以身作则,起到模范作用,并设置奖励制度。还可以设立醒目标识,随时提醒工作人员,把保护环境谨记于心。这些方法都是解决环境影响的有效手段。
2.4 环境保护机制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有相对健全的关于环境保护具体实施方案。我国此方面较欠缺,这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健康。所以水利水电工程企业需要引起重视,综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不断改善环境保护体制,保持当地生态平衡,缓解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改善周围人民生活质量。环境保护机制逐渐健全的过程,不仅能积极发展当地经济,还能实现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2]。
3 结 语
综上所述,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国对水利电力工程建设将会投入更多,如何有效避免在水利电力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生态环境影响问题,成为工作重点。各水利水电工程企业要结合本身实际情况,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促进我国经济与环境共繁荣。
参考文献
[1]丁永庆.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2):59~60.
[2]严芳芳.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和对策措施[J].四川水泥,2014(07):244.
[3]刘天翼.探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山东工业技术,2017(23):87.
[4]程幸福.浅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3):250~251.
[5]马 贤.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河南建材,2016(05):270.
收稿日期:2018-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