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浩瀚无垠的太平洋有个“万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在印度尼西亚有座富饶而秀丽的爪哇岛,在爪哇岛有个声名远播的小镇,小镇的名字叫勿里达。勿里达是印尼首任总统苏加诺的故乡,故乡人们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苏加诺童年时居住过的那幢久经风雨洗礼的老宅子。老宅子今天已被乡亲们辟为苏加诺故居博物馆,供游人参观瞻仰。
苏加诺的故居是由颇具民族特色的土木建筑群落连缀而成的大宅院,一道红框的白院墙将整个院落紧紧地揽于自己的怀抱,尖尖的屋顶,缓缓的房檐,灰蓝镶边,古色古香,纯朴厚重,很雅、很美。
走进大宅院,一个偌大的灰砖砌就的庭院一尘不染地铺设在故居大厅门前,左侧一株翠绿欲滴的巨大古树遮挡了半个天空,椭圆形的花池中一杆红白相间的旗帜在蓝天白云间悄然舞动,一座身着洁白民族服装的苏加诺全身塑像高昂地挺立在旗帜下,向来客热情地挥手致意。
穿过庭院,便走进了苏加诺曾经生活过的故居大厅,大厅的墙上挂着他过去的照片和画像,厅里陈列着沙发、书案、文物古玩和生活用品等。尤为惹眼的是那间狭小却温馨的卧室,洁白低垂的纱帐,雪白的床单和枕头、紫红的衣柜和梳妆台,还都是那么忠诚地守候着、诉说着主人曾经的浪漫的故事。
通过由灰色廊柱支撑的走廊,就进入了苏加诺故居的后院,这个由餐厅、厨房、接待室等组合起来的别具情调的小院落,花开草茂,绿荫如盖,幽静而温馨。尽管老宅院久经岁月风雨的冲刷,已经没有了曾经的辉煌奢华,但那些老家具、老物件通身透露出的温润厚重的包浆仍然映照着主人昨日的富贵风华。
是啊,苏加诺并非贫寒子孙。1901年,苏加诺出生于爪哇岛一土著贵族家庭,他读过名校,毕业于万隆大学,曾获得土木工程学位,并在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就成为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英勇斗士。他两次被捕,9年流放,遭受过失败的挫折和苦痛,在血与火的淬炼中成长为民族独立解放的伟大旗手。1949年印尼独立,他成为印尼的第一任总统,登上了人生之极顶。之后,他发展民族经济,振兴民族文化,主张反帝反殖不结盟,致力于促进亚非人民的团结合作。在国际舞台上,他叱咤风云,纵横捭阖,顺风顺水,顺心顺意。
就在苏加诺人生、事业到达辉煌灿烂之际,国内风云突变,1965年9月30日军事政变爆发,一场震惊世界的血腥大屠杀在整个“赤道翡翠”之国的印度尼西亚大地上海啸般地席卷而来,数月的血腥镇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三五十万印共惨遭杀害,成千上万的华人为躲避屠刀而回归祖国的怀抱。
在这惨绝人寰的政治地震中,苏加诺失去了曾经的果敢和担当,他哑言了,他畏缩了,他被架空了,他被对手剥夺了总统的一切权力,被残酷地软禁了!
数年后的1970年6月21日,失去自由的这位印度尼西亚曾经的独立运动领袖,国家第一任总统苏加诺在病痛和哀怨中悲惨离世!
苏加诺的墓地就座落在小镇勿里达北面一片安静的土地上,郁郁葱葱的林木日夜守卫着这位民族英雄的英灵。1978年印尼政府恢复了苏加诺失去已久的声誉,为他树立了纪念碑,并将其父母的坟墓一并迁入他的墓旁,让这一家人的游魂终于团聚于九泉之下。
当年的苏加诺,在国际、国内是一颗闪亮的明星。他英俊潇洒,仪表堂堂,风流倜傥,浪漫多情,一身才气,一身豪情。他曾几度访问中国,与比邻的中国人民有了不浅的情缘。也许有如此情感吧,当我将手捧的五彩鲜花撒向苏加诺棺墓时,一股幽幽的思古之情陡然从心底默然升起。人生啊,盛名啊!你是人生奋斗的果实,也是人生奋斗的不幸。物极必反,人盛必衰,盛名难副。漫漫人生路,唯盛名不可太过,不宜太信!就像那醉人心扉的醇香美酒,可求、可闻、可饮,但切不可任性,切切不可豪饮无度!
走出墓园大门,墓地,静静的。太阳已经消失在西边的山脊,晚霞的光辉点燃了墓塔之巅的铜饰,熠熠生辉。残阳,勿里达的残阳一派血红!
苏加诺的故居是由颇具民族特色的土木建筑群落连缀而成的大宅院,一道红框的白院墙将整个院落紧紧地揽于自己的怀抱,尖尖的屋顶,缓缓的房檐,灰蓝镶边,古色古香,纯朴厚重,很雅、很美。
走进大宅院,一个偌大的灰砖砌就的庭院一尘不染地铺设在故居大厅门前,左侧一株翠绿欲滴的巨大古树遮挡了半个天空,椭圆形的花池中一杆红白相间的旗帜在蓝天白云间悄然舞动,一座身着洁白民族服装的苏加诺全身塑像高昂地挺立在旗帜下,向来客热情地挥手致意。
穿过庭院,便走进了苏加诺曾经生活过的故居大厅,大厅的墙上挂着他过去的照片和画像,厅里陈列着沙发、书案、文物古玩和生活用品等。尤为惹眼的是那间狭小却温馨的卧室,洁白低垂的纱帐,雪白的床单和枕头、紫红的衣柜和梳妆台,还都是那么忠诚地守候着、诉说着主人曾经的浪漫的故事。
通过由灰色廊柱支撑的走廊,就进入了苏加诺故居的后院,这个由餐厅、厨房、接待室等组合起来的别具情调的小院落,花开草茂,绿荫如盖,幽静而温馨。尽管老宅院久经岁月风雨的冲刷,已经没有了曾经的辉煌奢华,但那些老家具、老物件通身透露出的温润厚重的包浆仍然映照着主人昨日的富贵风华。
是啊,苏加诺并非贫寒子孙。1901年,苏加诺出生于爪哇岛一土著贵族家庭,他读过名校,毕业于万隆大学,曾获得土木工程学位,并在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就成为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英勇斗士。他两次被捕,9年流放,遭受过失败的挫折和苦痛,在血与火的淬炼中成长为民族独立解放的伟大旗手。1949年印尼独立,他成为印尼的第一任总统,登上了人生之极顶。之后,他发展民族经济,振兴民族文化,主张反帝反殖不结盟,致力于促进亚非人民的团结合作。在国际舞台上,他叱咤风云,纵横捭阖,顺风顺水,顺心顺意。
就在苏加诺人生、事业到达辉煌灿烂之际,国内风云突变,1965年9月30日军事政变爆发,一场震惊世界的血腥大屠杀在整个“赤道翡翠”之国的印度尼西亚大地上海啸般地席卷而来,数月的血腥镇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三五十万印共惨遭杀害,成千上万的华人为躲避屠刀而回归祖国的怀抱。
在这惨绝人寰的政治地震中,苏加诺失去了曾经的果敢和担当,他哑言了,他畏缩了,他被架空了,他被对手剥夺了总统的一切权力,被残酷地软禁了!
数年后的1970年6月21日,失去自由的这位印度尼西亚曾经的独立运动领袖,国家第一任总统苏加诺在病痛和哀怨中悲惨离世!
苏加诺的墓地就座落在小镇勿里达北面一片安静的土地上,郁郁葱葱的林木日夜守卫着这位民族英雄的英灵。1978年印尼政府恢复了苏加诺失去已久的声誉,为他树立了纪念碑,并将其父母的坟墓一并迁入他的墓旁,让这一家人的游魂终于团聚于九泉之下。
当年的苏加诺,在国际、国内是一颗闪亮的明星。他英俊潇洒,仪表堂堂,风流倜傥,浪漫多情,一身才气,一身豪情。他曾几度访问中国,与比邻的中国人民有了不浅的情缘。也许有如此情感吧,当我将手捧的五彩鲜花撒向苏加诺棺墓时,一股幽幽的思古之情陡然从心底默然升起。人生啊,盛名啊!你是人生奋斗的果实,也是人生奋斗的不幸。物极必反,人盛必衰,盛名难副。漫漫人生路,唯盛名不可太过,不宜太信!就像那醉人心扉的醇香美酒,可求、可闻、可饮,但切不可任性,切切不可豪饮无度!
走出墓园大门,墓地,静静的。太阳已经消失在西边的山脊,晚霞的光辉点燃了墓塔之巅的铜饰,熠熠生辉。残阳,勿里达的残阳一派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