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协议条款的合法性审查路径——基于价值中立的立场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mp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协议条款是否合法是行政协议司法审查的重要内容,按照行政协议合法性审查的基本步骤,行政协议条款的合法性争议应被纳入行政协议内容的合法性之中进行审查。案例考察的结果表明,围绕争议条款,法院选择的审查路径极为混乱。表面上,该问题的根源可归结于法院基于类推对既有审查路径的选择性适用,但背后的深层原因则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两种价值本位的撕扯。基于价值中立的立场,从行政协议条款的本质特征出发,可将行政协议条款予以类型化。基于此,区分审查应成为行政协议条款合法性审查的妥当路径,其背后所隐现的审查思路,可用以解决行政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新的概括,在其目标中引入了康养结合。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可以从系统、发展和矛盾三个视角来理解,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康养结合的引入反映了养老需求新变化,赋予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内涵,提出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要求,标志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新阶段对政策制定的启示包括:提高战略定位,从战略高度认识和谋划康养结合问题;以需求管理为基础,建立养老和健康需求监测机制;推动供给侧改革,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服务体系联动与融合;尽快出台长期护理保险制
在中国传统社会,悲剧缺乏的现象与诗性正义密切相关。在诗性正义的思维模式中,悲剧内容不利于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悲剧情感无益于人们修身养性;根据人们行为的模仿性,悲剧不能被用作道德教化的手段,只有宣扬善恶报应的正剧才能被用以道德教化。在传统诗性正义的思想观念下,文人具有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意识,创作正剧用以劝惩,读者、观众习惯了福善祸淫的情节和结局,悲剧得不到人们价值观、情感的认同和接受。诗性正义深刻影响传统文学的面貌,也深刻影响传统社会。
医养结合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发展方向。作为其筹资来源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养老金收入偏低且代际转移支出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购买力;医养结合机构的医保定点率低,“家庭病床”“养老病床”等服务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长期护理保险未全面铺开;社会福利和救助范围窄、种类少;智慧养老平台也暂未能与社保对接等。这些“梗阻”目前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机构型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建议稳步提高养老金水平,出台医保政策精准对接医养结合服务,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拓宽社会福利和救助范围,针对智慧养老平台制定对接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