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多元视角探析网络交际语的构词理据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17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交际语是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的、有独特风格的自然语言,具有简洁、新颖、随意、粗俗的特点。中国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与网络文化的繁荣以及网络交际语的流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文章从文化多元的视角,探析了网络交际语的构词理据。
  关键词:文化多元性 网络交际语 构词理据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网民数量的急遽增加,网络催生的社会语言变体——网络语言,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网络交际语是网民们为了方便交流、加强沟通,而在网上使用的有独特风格的习惯用语,是为了满足网络交际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社会“方言”。网络交际语言的构词具有随意性,但并非从根本上违背社会语言的构词规律,其构成还是“有据可查”。尽管网络交际语的构成有不规范,甚至是怪异粗俗之处,但却能够广为流传,这与网民所处的多元文化交织的社会文化环境息息相关。从文化多元的视角来探析网络交际语言,是当前语言文化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 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直是人类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共同关注的课题。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的阐述,其中最为经典的论述,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该假说由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两部分组成。语言决定论认为,一个人的语言结构影响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语言相对论认为,语言结构具有无限的多样性,因此一种语言系统中所编定的范畴类别和区分定义为该语言系统所独有,与其他语言系统中所编定的范畴类别和区分定义不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过分强调了语言对人的思维方式及文化的影响,忽视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此相反,Franz Boas则提出文化决定论,即文化决定语言,成为有关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另一重要论述。很显然,这两种观点均过于偏激。
  综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在语言与文化关系问题上较为普遍的观点是:语言与文化相互制约。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文化;文化反映语言,文化的创造和传播离不开语言。“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胡文仲,1999)。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交际语的流行,必然与当今中国社会对多元文化兼容并包的态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 网络交际语的构词类型及特点
  
  作为现代汉语社会方言的变体,网络交际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笔者通过观察网民在BBS和聊天室里沟通互动时所使用的语言,根据其构成手段的不同,归纳出常见的几种构词类型。
  1 传统词汇改造型
  在网络交流中,网民们为了达到幽默、讽刺或新奇的效果,往往会将现实社会语言中的一些语言材料歪曲理解,从而将传统的词汇改造成具有特殊含义的新词。这些传统的词汇尽管在外形上没有任何变化,但其含义却与原义相反,甚至毫不相干。例如,“偶像”在网语中成了“呕吐的对象”,“天才”成了“天生的蠢材”,“神童”变成了“神经病儿童”等等。对传统词汇进行意义改造的同时,网民们还对传统词汇的词形进行改造,主要通过谐音改造、仿拟改造和词素叠加三种方式来实现(黎昌友,2008)。例如,用“霉女”称呼“美女”,把“俊男”称作“菌男”;仿照“校花”创造出“校草”,用来指被公认为最帅气的男生。另外,网民们还大量使用“东东(东西)”、“怕怕(害怕)”等重叠词来故作幼稚。
  2 英、汉词汇缩略型
  为了交流方便,提高上网的效率,网民们往往把一些常用的汉语词语的拼音首字母,或把英语词语的首字母组合起来形成缩略语,在网络交流时广泛使用。常见的有MM(美眉或妹妹)、BB(宝宝)、BT(变态)以及英文缩略词ILY(I love you)、DIY( do it yourself)、BF(boyfriend)、GF(girlfriend)、Plz (please)、Lol (laugh out loud) 等等。
  3 数字代码谐音型
  以简洁的数字来表情达意在聊天室中最常见,如7456(气死我了)、847(别生气)、9494(就是就是)、885(抱抱我)、57(我妻)、360(想念你)、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等。
  4 符号、图形叠加型
  网友在网上交流时是看不到对方的(视频聊天除外),为了让对方知道自己即时的情感,除使用表情达意的文字外,网友们通常会用各种抽象化的符号向对方传递自己的“面部表情”。例如,:-)(微笑)、:-((伤心、沮丧)、:-*(吻)、:-P (吐舌头)、><@(惨了)、^(oo)^(猪头)等等。由这些符号组成的脸谱比文字更加形象生动,显示出简约丰富的符号语言的魅力。
  5 数字、字母、符号兼用型
  除使用符号与图形叠加表意外,网民们还充分发挥想象力,用数字、字母、符号自由搭配构成“新词”来表达特定的含义。其中有数字与字母的组合、字母与符号的组合、汉字与字母组合等。数字与字母组合的典型例子是3G(generation,指第三代数字移动通讯)、3Q(thank you)、Win98、F2F(face to face)等;字母与符号组合的典型例子有^S(伤心至极)、^b(挥手告别,源于bye-bye)等;汉字与字母组合常见的有“中国C网”、“E时代”、“in 君子”、“伪IP”、“小case”等等。
  以上分析的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网络交际语词的构词类型,还有许多尚未被人们熟知的构词类型,在此不一一赘述。综观各种类型的网络交际语词,与传统语言相比较,它们具有如下特征:
  (1)简洁明了。即用极少的文字去表达丰富完备的内容。例如847(别生气)、3Q(thank you)、“E我(给我发E-mail)”等。
  (2)新颖奇特。即对传统的规范语言进行大胆“创新”,造出新奇、怪异的词语用于交际,例如,用“新蚊连啵”来形容被许多蚊子叮咬的情景,用“每周一哥”来讥讽女大学生频繁更换男友的现象等。
  (3)随心所欲。即不按照传统的造词规律造词,而是为追求便捷、新颖而大量使用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字、词、句,例如“斑竹(版主)”、“酱紫(这样子)”、“你好丫”、“偶是学生”等等。
  (4)粗俗浅薄。由于身份的隐蔽性,网民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交流时使用的语言,大多依即时的情绪情感选择,很少考虑道德、法律法规的约束等问题,网络交际语中出现许多粗俗不堪、甚至黄色下流的语句。其中最为普遍的是TMD,几乎成了国骂。
  
  三 网络交际语的构词理据分析
  
  词语的理据是指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说明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的关系(刘卫兵,2009)。尽管网络交际语的出现具有随意性特点,但各种类型的网络交际语词的产生还是有据可查的。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网友在BBS、网络聊天室中的留言及聊天记录进行跟踪观察,同时在部分大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对网络交际语的构词理据进行了探讨。
  1 经济原则优先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9年7月发布的信息显示,截止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3.38亿人,普及率达到25.5%。尽管我国网络发展迅速,普及率高,但网民的上网成本不低。为了提高文字输入的速度,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最多的信息,最终实现节约上网时间和金钱,网民往往会尽可能地使用简短的单词、句子,或者对传统的词语、句子进行改造,创造出大量的英、汉缩略语、数字代码谐音语用于交流。另一方面,大量网民使用微软拼音输入法或智能ABC输入法,键入拼音后出现同音或谐音词,有时甚至根本就不是规范的词语,为节约上网成本,网民们往往没有耐心去选择正确的词语,而是大量使用同音词代替。这些同音词经过多次反复流传得到网民的广泛认同后,新的网络词汇就出现了,例如“斑竹”(版主)、“竹叶(主页)”、“幽香(邮箱)”等等。
  2 个人信息保密
  根据H.Paul 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人们在交际中所使用的语言及方式应该同时符合4个准则,即质的准则(the maxim of quality)、量的准则(the maxim of quantity)、关联准则(the maxim of relation)和方式准则(the maxim of manner)(翁平,2006)。为了达到有效的交际,交际双方所使用的语言应该规范、准确、适度且与交际的目的和任务相关。网络交际是基于虚拟空间的言语交际行为,交际双方往往没有具体、特定的目的和任务,话题可以涉及方方面面并可随意转换。交际主体的名字、身份、年龄、性别等个人信息成为保密的对象,这就导致网民为了不让对方从语言表达习惯中猜出自己的身份,而刻意以另一种专用的语言形式进行交流,网络交际语这种社会语言新语体也就应运而生了。
  3 崇尚创新求变
  网民群体中,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1.75亿人,占总体网民数的51.8%,其中最大的群体又是学生,占网民总数的31.7%。这些年轻的网民表现出极强的自主、开放、包容、多样和创新的特点,对传统具有较强的蔑视和反叛意识,而在趋时求新、崇尚创造方面乐此不疲。他们往往不受传统语言语法、语义的规范和标准的约束,创造出大量不符合构词规范的新词语,或将传统词语赋予新的含义,例如“恐龙”、“青蛙”、“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人士)”等。同时,由于网民重心仍在向低学历倾斜,受文化程度的制约,网民使用错字、病句甚至粗俗低劣的语言也就不足为怪了。
  4 充分张扬个性
  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以及网民身份的隐蔽性,网民得以在网上张扬个性、释放自我。这一点从形形色色的网名中可见一斑。为了表达美好的愿望,网民会用“幸福一生”、“美好前程”、“true love”、“爱你到永远”等作为自己的网名;喜欢动植物的网民则用“白天鹅”、“小猫咪”、“青李子”、“红樱桃”等作为网名;还有些网名纯粹是为了扮酷或引起别人的注意,例如“土妞妞王”、“恐龙杀手”、“左岸右走”等等。另外,网民还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键盘上现有的符号、数字、字母等,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象形图形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都是网络群体尽情张扬个性、追求另类以求引起他人注意的表现。
  
  四 结语
  
  网络交际语是人们在网络虚拟空间中交流时所使用的、有独特风格的自然语言,是网络文化的传播载体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简洁、新颖、随意、粗俗的特点。网络的迅速发展催生了网络语言这一特殊语体,而网民倡导的经济原则优先、个人信息保密、崇尚创新求变、充分张扬个性,导致形态各异的网络交际语的广泛流传。尽管网络交际语具有诸如不规范、反传统等缺点,但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词汇系统,弥补了传统社会语言在网络交往中的不足。从文化多元的视角加强对网络交际语的研究,引导其健康发展,同时在网友中加以正确的语言观引导,这是今后对网络语言研究的又一重要领域。
  
  注:本文为2009年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网络交际语言研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黎昌友:《网络词语的类型》,《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2] 刘卫兵:《英汉网络交际词语理据之比较》,《南昌高专学报》,2009年第3期。
  [3] 王玲:《从文化角度探析网络交际语言的风格特征》,《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 王志涛、王立家:《网络语言与多元文化生态》,《山东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5] 翁平:《网络交际语言的特点及其社会心态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6] 吴圣刚:《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天中学刊》,2007年第4期。
  
  作者简介:
  蒋满英,女,1971—,江西吉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工作单位: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曾平泉,女,1979—,江西井冈山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文学,工作单位: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集约化重型拖拉机的使用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但由于拖位机轮胎对土壤的冲击 ,对土壤水分、通气性、肥力和植物生物活性条件等的不利影响 ,又反过来影响了作物的产量。推导了
一个地区的乡土知识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知识随时间的变迁和所面临的新情况得以成熟和升华,随后又被用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管理之中。地区的隔离在维持乡土知识的
期刊
针对当前群众越级访问题突出的现状,桂林市平乐县阳安乡积极探索信访工作新机制,从乡纪委、司法所、信访办等相关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流动信访接待站,定期和不定期地深入各
古韩镇是襄垣县县城所在地,人口和面积分别占全县的30%和15%。针对人口多、地域广、信访量大的实际,古韩镇在信访工作中紧紧围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文明新古韩”
前不久在某报看到一文《谈谈CPU的极限》,对于一些常见的、特别是前两年一些“老”CPU的使用“极限”问题进行了一些讨论,对“芯”已老但又喜好超频的朋友,或是一些初学者,
摘 要: 课程建设包括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建设是英语语言教学理论和高职英语教学实践的结合,课程建设要完善学习内容,突出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职公共英语 课程建设 实践  一、引言  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具体包括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评价,高职公共英语
小时候吟诵“日照香炉生紫烟”的诗句时,总是神往那种飘逸自由之中混杂着些许神秘的意境。紫色,在众人的眼里,或许本来就是非同寻常的代名词,就如同那个支着一把油布伞迤逦
翻开报刊,打开电视,我们往往就能看到或听到山寨、包装、泡沫、鱼肉、黑马……,这些似曾相识又含义颇丰的词语。它们并非新词,但被当今的人们赋予了具有时代色彩的崭新内涵,
一年来,陆续有人来谈项目转让的事,通常问接手一个项目要投入多少资金。我说,会干,几万元就能够运转起来并当年盈利,不会干就要花掉上百万。要搞成一个项目,决不仅仅是接受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