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黑猩猩原发的麻风样疾病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ows2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在对10只黑猩猩进行牛型白血病病毒感染实验中,发现其中一只黑猩猩的腹部和大腿内侧发生斑丘疹伴有结痂,皮损逐渐发展累及整个躯干四肢,继而耳轮发生结节肥厚,在此后的14个月中,下唇、鼻孔、鼻中隔、眉弓、腕和阴囊部发生坚实的结节损害.病情周期性加重时,结节浸润性损害红肿加剧,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背侧及跖侧面发生溃疡.病理组织检查发现,真皮内有弥漫性组织细胞浸润,抗酸染色可见胞浆内有大量抗酸杆菌.真皮神经内及鼻分泌物中亦存在大量抗酸杆菌.

其他文献
作者等自1970年以来,应用口服大剂量β胡萝卜素(Solatene)治疗133例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EPP)、27例多形性日光疹(PMLE)、6例目光性荨麻疹、3例夏令疱疹、1例迟发性皮肤卟啉病及2例光化性类网状细胞增生病(actinicreticuloid),以求改善与这些疾病相关的光感性.
近10年间作者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研究,旨在澄清在观察处于临床分类光谱的麻风病人对麻风杆菌的反应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作者用加热灭活的麻风杆菌和活卡介苗(BCG)混合物给光田反应阴性的接触者、光田反应阴性的未定类麻风病人和细菌阴性的瘤型病人作皮内注射,见到前两种人能诱发免疫学改变――弗氏反应、光田反应和消除细菌能力(CCB)试验皆为阳性,对具较高特异性的麻风菌可溶性抗原提取物在48小时呈阳性反应以及试管
期刊
1970年Pinkus首先提出了巨细胞棘皮瘤(LCA)的概念。本病在临床上是一种轻度色素沉着及轻度过度角化损害,稍高出皮面,红色基底,损害直径约为5~10毫米。
期刊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的炎症性疾病,神经系统的受累是较突出的。有时其临床表现与其他因素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较难区别,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在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中对神经组织中环核苷酸的研究提示,在它们的代谢和功能中可能涉及到环磷鸟苷(c-GMP)和环磷腺苷(c-AMP),故作者对有神经症状的SLE病人测定脑脊液中c-GMP和c-AMP的含量。结果发现有c-GMP的增高。
作者报告了3例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ALL),在应用维持量化疗的缓解期间发生何杰金氏病.例1女18岁,患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活检确诊为ALL,应用亚德里亚霉素(Adriamycin),长春新硷,强的松龙和1-门冬酰胺酶(AVPL)联合治疗,6周后获得临床和血液学的缓解,腰穿脑脊液发现大量母细胞,故用颅脑放疗(2400r)和鞘内注射氨甲喋呤(MTX),一疗程后脑脊液阴性,再接受标准口服维持量化疗(每
期刊
本文介绍了应用维生素甲酸衍化物Ro10-9359和安慰剂治疗掌?脓疱病的双盲对比研究.材料和方法:20名患者包括13名女性列入本研究,年龄介于19~72岁,平均为44岁.病期1~16年,平均3.6年,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10例,一组服25毫克的Ro10-9359胶囊,另一组服内装乳糖安慰剂的同样胶囊.此外对14名患者在停药后2~4月还进行治疗后复查.试验的第一个月中,每日服一粒胶囊,每月每日剂
色甘酸钠(Sodium Cromoglycate,简称SCG)是治疗哮喘、鼻炎、卡他性角膜结膜炎及直肠结肠炎等病的有效药物。其作用系抑制Ⅰ型过敏反应中化学介质的释放,对哮喘病中l型过敏反应也有同样作用。
作者用初生大鼠真皮提取物注射于幼小成熟雄大鼠皮下,可见该鼠的人工伤口增生的结缔组织的DNA合成受到抑制,此现象以背部的伤口为最显著,而对伤口边缘部的上皮元抑制现象。本研究提示在体内有一种抑素样负反馈机理(chalone-like negative feedback mechanism),对伤口愈合中纤维母细胞的增殖有部分控制作用。
包含DNA和DNA抗体的免疫复合物在狼疮性肾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作者新近引用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对11例活动性SLE肾炎病人,测定了血清中结合DNA的免疫球蛋白,即IgM、IgG、IgA抗DNA抗体水平,并都作了肾活检,藉以探讨狼疮性肾炎肾脏组织病理学与抗DNA免疫球蛋白类别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用该法测定抗DNA抗体,与常规应用的方法比较,有二大优点:一是能测定抗体的绝对量;二是能区别抗体
本文的目的:(1)说明目前关于类固醇―抗菌素合剂问题争论的实质。(2)证明激素加抗菌素外用使异位性皮炎的临床及细菌学的疗效得到提高。对于原发性脓皮病只要单用抗菌素即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