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产早期胎头位置异常136例分析

来源 :中国妇幼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p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临产早期发现胎方位异常并适时转胎头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产程有异常倾向的孕妇,在潜伏期末和活跃期早期进行阴道检查发现胎方位异常,并要求阴道分娩的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初产妇101例,经产妇35例;枕横位64例,枕后位72例.结果:自然转位18例,占13.2%;徒手转位成功89例(包括阴道产钳助产19例),占65.4%;总成功率78.7%.失败29例(剖宫产分娩),占21.3%(其中2例放弃产钳分娩,5例1次转位失败后放弃再次转位).结论:早期发现胎头位置异常可以降低剖宫产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髂动脉闭塞的超声表现及侧支循环的途径,为早期发现疾病,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对疾病预后的判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超声诊断为髂动脉闭塞患者5例,对其超声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其中非动脉硬化性闭塞的患者l例,动脉硬化性4例,超声清晰显示闭塞起止段及侧支循环建立后闭塞下段内的侧支血流,但显示侧支循环路径困难.结果 经DSA证实诊断正确,超声可明确诊断髂动脉闭塞,并可清晰显示闭塞段血管腔内充塞情
目的 探讨乳腺癌动态增强MRI与中医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其中无血瘀证者70例,有血瘀证者30例.采用MRI设备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机及乳腺专用相控阵线圈进行乳腺癌动态增强MRI检查.结果 无血瘀组强化不均匀(76.67%)、边缘强化(43.33%)、毛刺征比例(50.00%)比例小于有血瘀组(88.57%、75.71%、8
目的 探讨超声波洗牙配合含醋疗法治疗牙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牙结石患者共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超声波洗牙治疗,观察组进行洗牙配合含醋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愈率96.67% (58/60),并发症发生率6.67% (4/6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68.33% (41/60),并发症发生率21.67% (13/60).两组治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
目的 研究和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心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4 15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随访对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性进行证实.结果 4 152例孕妇中检出胎儿心血管畸形24例(5.78%),经随访证实19例,3例拒绝进行尸检,2例失访,诊断准确率为79.17%.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心血管畸形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实现临床早诊断、早干预,有利于控制新生儿出生缺陷。
目的 探讨奥卡西平治疗部分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2例部分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奥卡西平治疗)和对照组(50例,采用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完全控制率为80.7%、不良反应发生率27.1%,对照组完全控制率78.0%,不良反应发生率54.7%;两组完全控制率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目的 探讨纳米晶胶原基骨和羟基碱石灰在牙槽嵴骨量不足患者牙种植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应用纳米晶胶原基骨和羟基磷灰石治疗牙槽嵴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为纳米晶胶原基骨组和羟基碱石灰组,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治疗牙槽嵴骨量不足的临床疗效.结果 纳米晶胶原基骨组临床痊愈率明显高于羟基磷灰石组(p<0.05).羟基磷灰石组与纳米晶胶原基骨组骨增量后牙槽嵴平均宽度均较术前明显增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AIDS患者合并妊娠母婴阻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分娩的46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合并妊娠行母婴阻断及产科处理的临床资料。分别行方案1(AZT+NVP)阻断29例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06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送检的各类体液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的病例资料,标本包括血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4例行保守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0.3 d;手术治疗6例,其中4例行肠粘连松解术,2例行大部分小肠切除术.术后出现切口感染2例,术后并发长期腹泻及营养不良2例.结论 术后早期肠梗阻多发生于术后1~2周,与手术操作广泛,手术创伤大有关.典型症状为肠梗阻表现,治疗首选保守疗法,如
目的 探讨丙泊酚与异氟烷麻醉对胰岛素抵抗和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42例行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A组(21例)给予丙泊酚麻醉,B组(21例)给予异氟烷.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2h和术后24h采集静脉血送检,检测血糖(Glu)、胰岛素(IN)、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