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46例报告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98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初步评价组合式输尿管软镜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5月采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22 ~ 65岁,平均41岁.结石位于肾中、上盏19例,肾下盏8例,肾盂15例,多肾盏结石4例.结石直径6~31 mm,平均15 mm,其中结石直径< 10 mm组8例,10~20 mm组32例,>20 mm组6例.硬膜外麻醉下,采用组合式输尿管软镜寻及结石后使用200 μm光纤,0.8~1.0 J/15~20 Hz(12~20W)功率钬激光碎石.术后常规留置5~6F双J管和导尿管.评估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术后4周复查B超或KUB,评估结石排净率.直径≥4 mm为有临床意义的残留结石. 结果 本组46例中,1例因输尿管狭窄,输尿管软镜无法上行至肾盂而改行PCNL;45例进镜顺利,1例下盏结石未寻及,余44例手术时间45~150 min,平均110 min.结石寻及率95.6%(44/46),一次碎石成功率86.9% (40/46).肾中、上盏结石碎石成功率为100.0% (19/19),下盏结石碎石成功率75.0%(6/8),肾盂及多肾盏结石碎石成功率为83.3%(15/18).结石直径<10 mm组一次碎石成功率为100.0% (8/8),10 ~ 20 mm组为93.7%(30/32),>20 mm组为40.0%( 2/5).无大出血、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术后第2天拔除导尿管,术后住院2~5d,平均3d.术后4周复查B超或KUB,5例残留结石≥4 mm,其中2例结石位于肾下盏,3例位于多个肾盏或肾盂. 结论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结石安全、疗效满意。

其他文献
患者,男,73岁.因突发右侧腰部疼痛30 min于2009年12月20日入院.患者4年前体检发现右肾上腺区肿块,1年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右肾动脉瘤,未处理.查体:腹部稍膨隆,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右肾区叩击痛(+),压痛(+)。
期刊
患者,女,7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左腰背部胀痛15 d于2010年9月21日入院.无发热,无肉眼血尿.查体:左肾区轻度叩击痛.超声检查:左肾15.2 cm×9.8 cm×8.9 cm大小,轮廓欠清,反射模糊,皮髓质分界不清,皮质回声增强,整个肾周包绕低回声带(图1),肾盂未见分离。
期刊
目的 了解不同节段脊髓损伤后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尿动力学资料.男22例,女8例.年龄17~74岁,平均47岁.病程7~36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胸腰段脊髓损伤19例,骶髓损伤11例.2组尿动力检查结果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比较.结果 胸腰段脊髓损伤组与骶髓损伤组自由尿流率参数比较:最大自由尿流率(13.0±5.1)与(13.0±5.8)ml/s,2 s
腹腔镜检查是诊断隐睾的可靠方法,但几乎未用于治疗隐睾,作者报告腹腔镜下睾丸固定术(LO-P)治疗不能扪及的睾丸疗效。2005—2011年腹腔镜诊断触诊和超声检查不能确定的睾丸105例122侧,年龄5个月-15.5岁,平均32个月。术后临床及多普勒超声像检查研究。
期刊
对于孤立肾、慢性肾功能不全伴有上尿路上皮癌以及双肾盂癌患者选择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术式是一种比较积极的治疗方法,从本文8例病案报告来看,对于一些低分期、低分级的上尿路肿瘤获得了短期内较好的临床疗效。
期刊
传统的外科技能培训由William Halsted于1889年首先在美国John Hopkins医学院建立.培训模式的基础建立于开放手术之上,即责任分级承担模式.医生通过担任不同级别的手术角色,不断积累经验,在得到上级医生认可后,承担相应的手术责任.该模式强调手术室内训练,是外科手术技能培训的里程碑,目前仍被广泛应用[1].然而现阶段泌尿外科已经进入了内镜微创手术时代,成为拥有多种诊断和治疗内镜(
期刊
肾癌术后对侧输尿管转移临床少见,检索国内外文献至2010年10月,肾癌转移至输尿管仅有50例报道,其中转移至对侧输尿管6例.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电切加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9例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29例,年龄15 ~56岁,平均40岁.患侧肾功能轻度受损者4例,中度受损者35例,重度受损者1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11例.输尿管上段狭窄13例,中下段狭窄25例.狭窄段长度0.3~2.0 cm,平均为1.2 cm.其中经皮肾微
作者阐述了肾上腺雄激素合成的调节机制,检验了垂体-肾上腺轴活性对正在接受抗雄治疗患者PSA的影响。研究包括72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对抗雄治疗前6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的血样进行了分析。
期刊
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UC)、精阜周围及膀胱颈活检阴性患者495例,采用双侧扩大的盆腔淋巴结切除、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回肠膀胱术治疗。患者均行前瞻性尿道细胞学检查,阳性者则行尿道镜检查及活检,进行肿瘤分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