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涉及到许多步骤,现阶段还存在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工程建设组织方式落后、建筑设计水平有待提高、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工人技能素质偏低等较为突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如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动态监 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探讨,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现场管理
1、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特征
1.1投资主体从单一趋向多元化,现场管理难度增加
传统的建筑工程主要以国有和集体的投资形式为主,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形式变得逐渐丰富起来,目前在建筑市场中形成了多种投资形式鼎立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建筑市场更加广泛地开放,然而它也给我们的质量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1.2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多,隐蔽性强
建筑工程项目从筹建开始决策、设计、材料、机械、环境、施工工艺、管理制度以及参建人员素质等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由于建筑物结构类型不一,位置固定、个体体型大和不可拆卸性,使得在建筑工程项目完成后,无法像一般性产品那样进行逐个产品检测,且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分项工程工序交接多,具有隐蔽性强的特点。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2.1建筑市場的管理还不规范
虽然国家颁布实施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了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行为,但仍有部分建设主体单位无视法规规范要求,扰乱建筑市场秩序。主要表现在建设单位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规避招标、虚假招标、任意压缩工期、恶意压价、不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部分施工企业出卖、出借资质,随意让施工队伍挂靠,造成“二级企业投标,三级企业进场,民工队伍施工”的现象,致使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混乱,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2.2部分施工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还不健全
部分施工队伍质量安全管理意识淡薄,侥幸心理严重,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不能认真落实到位,不按要求配备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或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导致不能及时制止和纠正施工现场违章作业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隐患问题。
2.3监理人员履行质量安全监理责任还不够认真
一些监理单位将强化落实现场监理工作的动态管理、提升监理人员综合素质、狠抓监理人员职业道德等核心工作丢在一边,只热衷于揽处业务,还存在着一个总监理工程师担任多个工程项目的总监,一个监理员监理多个工地的现象。监理人员不在岗、不履职,不按规划、细则和专项方案进行监理、旁站,对施工单位编制的专项方案不能认真审查,不能提出建设性意见。
3、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动态监管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基于规范监督程序和行为的规范化考核制度
只有建立了完善合理的制度,相关的管理人员才可以按照规定和程序进行严格地管理。2013年湖南省为规范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有效落实监督主体责任,不断提高监督工作效能,在全省推行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规范化绩效考核》制度,对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的考核方式、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对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程序和行为进行了规范,进一步提升了监督人员的业务能力,在探索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规范化监督工作中走在了全国前列,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3.2开展以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为核心的“负面观摩”活动。
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督促问题整改,我们开展了以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为核心的项目施工“负面观摩”活动。首先将所有在建的工程项目列表编号,按照统一的施工现场质量安全考核评分表组织各项目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进行考核评分,对评分排名倒数三名的项目确定为“负面观摩”项目,要求限期整改到位。整改期间,项目监督组要强化监督检查和指导服务。整改到期后,我们组织新闻媒体、各建设项目责任单位项目负责人等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凡在现场文明施工、安全隐患管控、质量通病防治、首层示范等方面整改措施得力、整改效果好的项目,将改“负面宣传”为“正面报道”,整改不到位的项目一律从严处罚,每三个月轮流一次,倒逼各参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积极整改。
3.3落实以责任书为基础的承诺制度
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落实工程建设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进一步发挥工程监理作用,建立健全建筑市场诚信体系,2014年9月住建部在全国范围开展部署了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为推进这一行动的持续、有效开展,我们在工程项目开工前,要求项目的建设、施工、监理、勘察、设计项目负责人均需现场签订质量终身承诺书,对各单位项目负责人的权责利进一步细化明确,并要求将承诺书张挂于施工现场醒目位置,用于监督和警示。项目竣工后,在建筑物醒目处安装质量永久性标牌,承诺书随工程资料一并归档保存。
3.4加强以质量通病防治和重大危险源管控为主要内容的动态监督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渗、漏、裂、空、堵”等质量通病的防治效果。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要以预防和管理为主,在管理上,要加强施工组织,完善各项制度,落实质量责任,推广标准化、精细化施工管理;在技术上,要加强技术创新,鼓励研发、推广和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完善工艺流程和标准,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在动态监督上,要核查建设单位的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设计单位的设计专篇、施工单位编制的专项方案和监理单位的监理实施细则,并针对项目建设特点和施工节点,对施工工艺、组织、效果等加大抽查和复核力度,抓好源头控制,并对照方案要求责任单位落实好治理措施。对于重大危险源的管控,一是要准确识别。二是要经常巡查危险源的受控状态。三是督促建立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救援程序,形成群防群治、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最优救治的良好局面。
4、结语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动态监督管理十分重要,这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减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相信在未来,在人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方面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我国的建筑业也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昕玖.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问题及解决策略[J].科技尚品,2015,09:18-19.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现场管理
1、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特征
1.1投资主体从单一趋向多元化,现场管理难度增加
传统的建筑工程主要以国有和集体的投资形式为主,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形式变得逐渐丰富起来,目前在建筑市场中形成了多种投资形式鼎立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建筑市场更加广泛地开放,然而它也给我们的质量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1.2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多,隐蔽性强
建筑工程项目从筹建开始决策、设计、材料、机械、环境、施工工艺、管理制度以及参建人员素质等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由于建筑物结构类型不一,位置固定、个体体型大和不可拆卸性,使得在建筑工程项目完成后,无法像一般性产品那样进行逐个产品检测,且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分项工程工序交接多,具有隐蔽性强的特点。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2.1建筑市場的管理还不规范
虽然国家颁布实施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了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行为,但仍有部分建设主体单位无视法规规范要求,扰乱建筑市场秩序。主要表现在建设单位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规避招标、虚假招标、任意压缩工期、恶意压价、不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部分施工企业出卖、出借资质,随意让施工队伍挂靠,造成“二级企业投标,三级企业进场,民工队伍施工”的现象,致使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混乱,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2.2部分施工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还不健全
部分施工队伍质量安全管理意识淡薄,侥幸心理严重,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不能认真落实到位,不按要求配备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或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导致不能及时制止和纠正施工现场违章作业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隐患问题。
2.3监理人员履行质量安全监理责任还不够认真
一些监理单位将强化落实现场监理工作的动态管理、提升监理人员综合素质、狠抓监理人员职业道德等核心工作丢在一边,只热衷于揽处业务,还存在着一个总监理工程师担任多个工程项目的总监,一个监理员监理多个工地的现象。监理人员不在岗、不履职,不按规划、细则和专项方案进行监理、旁站,对施工单位编制的专项方案不能认真审查,不能提出建设性意见。
3、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动态监管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基于规范监督程序和行为的规范化考核制度
只有建立了完善合理的制度,相关的管理人员才可以按照规定和程序进行严格地管理。2013年湖南省为规范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有效落实监督主体责任,不断提高监督工作效能,在全省推行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规范化绩效考核》制度,对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的考核方式、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对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程序和行为进行了规范,进一步提升了监督人员的业务能力,在探索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规范化监督工作中走在了全国前列,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3.2开展以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为核心的“负面观摩”活动。
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督促问题整改,我们开展了以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为核心的项目施工“负面观摩”活动。首先将所有在建的工程项目列表编号,按照统一的施工现场质量安全考核评分表组织各项目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进行考核评分,对评分排名倒数三名的项目确定为“负面观摩”项目,要求限期整改到位。整改期间,项目监督组要强化监督检查和指导服务。整改到期后,我们组织新闻媒体、各建设项目责任单位项目负责人等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凡在现场文明施工、安全隐患管控、质量通病防治、首层示范等方面整改措施得力、整改效果好的项目,将改“负面宣传”为“正面报道”,整改不到位的项目一律从严处罚,每三个月轮流一次,倒逼各参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积极整改。
3.3落实以责任书为基础的承诺制度
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落实工程建设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进一步发挥工程监理作用,建立健全建筑市场诚信体系,2014年9月住建部在全国范围开展部署了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为推进这一行动的持续、有效开展,我们在工程项目开工前,要求项目的建设、施工、监理、勘察、设计项目负责人均需现场签订质量终身承诺书,对各单位项目负责人的权责利进一步细化明确,并要求将承诺书张挂于施工现场醒目位置,用于监督和警示。项目竣工后,在建筑物醒目处安装质量永久性标牌,承诺书随工程资料一并归档保存。
3.4加强以质量通病防治和重大危险源管控为主要内容的动态监督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渗、漏、裂、空、堵”等质量通病的防治效果。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要以预防和管理为主,在管理上,要加强施工组织,完善各项制度,落实质量责任,推广标准化、精细化施工管理;在技术上,要加强技术创新,鼓励研发、推广和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完善工艺流程和标准,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在动态监督上,要核查建设单位的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设计单位的设计专篇、施工单位编制的专项方案和监理单位的监理实施细则,并针对项目建设特点和施工节点,对施工工艺、组织、效果等加大抽查和复核力度,抓好源头控制,并对照方案要求责任单位落实好治理措施。对于重大危险源的管控,一是要准确识别。二是要经常巡查危险源的受控状态。三是督促建立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救援程序,形成群防群治、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最优救治的良好局面。
4、结语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动态监督管理十分重要,这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减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相信在未来,在人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方面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我国的建筑业也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昕玖.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问题及解决策略[J].科技尚品,2015,09: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