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管通路2015指南解读

来源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awang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患者生存率的逐年增高、老龄化、慢性病患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增加,血管通路耗竭的情况越来越常见,血管通路的建立及其修复也越来越困难;血管通路、移植物血管通路及动脉浅表化穿刺的建立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处理策略,将会成为影响血液透析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就日本血管通路指南中移植物血管通路(AVG)、动脉浅表化建立及围手术期管理做一概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各向异性模型(MO)及常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指标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脑白质纤维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3例轻中度AD患者作为AD组,同时收集20名年龄、性别与AD组匹配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颅脑常规MRI及DTI扫描。对DTI图像采用TBSS后处理,获得白质纤维的各向异性模型(MO)、各向异性分数(FA)
下肢CTA检查是用含碘对比剂和CT成像设备进行动脉疾病评估及诊断的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以初步取代DSA用于下肢动脉狭窄的诊断,而且在下肢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血管性病变的诊断、治疗决策及血管重建术前评估与随访等方面呈现出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不同级别医院各种档次的设备共存,其检查技术和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使同一类型的设备,各单位之间的检查规范同样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循证医
CTA具有无创、费用低及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头颈部CTA是目前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观察血管解剖和血管病变以外疾病血供来源的重要影像方法,已经成为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及长期随访的首选无创影像检查方法,制定头颈部CTA专家共识对指导日常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组织专家在参照2015年美国放射学院、美国神经放射学会、儿科放射学会最新版本头颈部CTA应用指南的基础上,参阅大量中、英文文献,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上区及三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一例。患者以头痛为主要症状,术前MRI检查示鞍上区及第三脑室内见不规则团块状混杂信号影,T2WI见病灶周围低信号环;增强扫描病灶实性成分轻中度强化,囊性部分仅囊壁强化;视交叉略受压下移;病灶挤压双侧室间孔,双侧侧脑室扩张及侧脑室旁间质性水肿。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发病率相对较低,易出现误诊,当患者出现脑室内不规则形混杂信号时,应考虑到此病。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婴儿(男,6个月)钙化性腱膜纤维瘤一例。患儿行胸部X线及CT检查,胸片表现无特异性,可见骨旁软组织骨化影。CT平扫示右侧胸壁内可见软组织密度肿块,与右侧胸大肌分界不清,内见多发大小不等的斑片状高密度钙化,周围肋骨呈溶骨性骨质破坏。本病最终诊断依靠病理。
MR分子成像可对心肌组织的分子影像学特征进行精准定位、定量评价。笔者简要概述MR分子成像,就其在干细胞治疗活体示踪、评价心肌血管生成及心肌细胞pH代谢成像等方面进行概述,并展望了心脏MR分子成像的未来发展前景。
目的评估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前列腺源性顽固性血尿(RHPO)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7年1月,国内6家大型教学医院收治的经TAE治疗的31例RHPO患者的病例资料。纳入标准:影像及临床资料完整的RHPO患者;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不能评估止血效果,存在TAE相关的禁忌证。入选患者年龄58~84岁,平均(75.0±7.5)岁。RHPO原因:良性前列腺增生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对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CC,在肝脏部分切除或肝移植手术前2周内进行过Gd-EOB-DTPA增强MRI的70例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是否存在MVI将其分为MVI阳性组及MVI阴性组,并记录甲胎蛋白(AFP)。在Gd-EOB-DTPA增强M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