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三 传媒改革30年贡献媒体榜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9ywc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考消息》:
  文摘类报纸的“金牌”
  
  经历了从革命战争到改革开放各个历史阶段的洗礼,创刊77年来,《参考消息》从“内刊”到报纸、从“内部发行”到公开发行两次转型,以它的独特魅力和特殊作用影响了中国几代人。《参考消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窗口”,一直发挥着转达外部信息、提供决策参考、“种牛痘”增强免疫力、“经风雨见世面”等特殊作用。它作为中国人的“耳目”,通过独家转载外电、外报、外刊、外网的消息和评论,让中国人客观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改革开放30年来,《参考消息》采取了转型、扩版、改制、零售等一系列措施,从文摘类报纸中脱颖而出。目前期发行量稳定在350万份左右,始终保持文摘类报纸全国发行量第一的“金牌”。在2008年世界报业协会公布的全球报纸100强中,《参考消息》名列第五。
  
  人民网:
  高层与百姓之桥
  
  “报道全球,传播中国”是人民网10年来不变的坚持。作为中国政治类网站的排头兵,在保持权威性的同时,它也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特性,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可读性、亲和力,是党和政府与普通百姓之间的一道温馨彩虹。
  1997年1月1日创立至今,“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成为人民网的办网宗旨。多年来,人民网以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和评论性为特色,在国内外网民中树立起了“权威媒体、大众网站”的形象,在网络媒体里拥有无法取代的大家风范和网民人气,它的栏目设置、网站风格,尤其是强调评论的特色为很多网站所借鉴,在维护新闻真实性、引导社会舆论方面起着积极的表率作用。同时,作为严肃的排头兵网站,在彰显新闻自由方面,人民网强调突出网友的声音,其中人民网强国论坛是中国网络媒体创办的第一个网上时政论坛,被称为“最著名的中文论坛”。
  现在,拥有10种语言11个版本,以多种形式、全天24小时在第一时间向全世界网民发布信息的人民网,面对如火如荼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仍将继续创新,为30年新闻改革助力。
  
  新华网:
  全球媒体 我有强音
  
  “融汇全球新闻信息、网罗国内国外大事”, 面对强手如林的互联网世界,新华网以其权威、准确、及时的报道,鲜明的特色,厚实的内容为海内外广大网民所瞩目和喜爱,8种语言、24小时不间断发布全球新闻,是名副其实的“网上新闻信息总汇”。
  8年奋斗,荣耀与艰辛同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媒体到多媒体、从单语种到多语种、从有线到无线、从单一新闻发布到多方位拓展,新华网的跨越式发展是30年新闻改革的缩影。
  
  中央电视台:
  中国电视翘楚
  
  央视50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国电视产业革新之路的浓缩。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新闻机构,央视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央视的每一步都引领着中国电视媒体的变革。1999年开始的专业化频道布局,掀起了如火如荼的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大幕;一系列精品栏目则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及百姓的文化生活,更加速了这些栏目形式在地方媒体中的运用和成熟。2003年央视加快电视频道专业化进程,推进频道品牌建设,把央视真正推上了中国电视产业的最高峰。之后,伴随央视品牌建设的成功,其广告招标更是扣人心弦,充分体现出央视这一金字招牌的力量。
  从港澳回归、迎接新千年、中国入世到攀登珠峰、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神舟系列,在这些重大报道活动中,央视均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制作播出了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电视节目,充分发挥了国家电视台主力军的作用。
  
  《京华时报》:打破报业定式
  
  2001年5月28日,《京华时报》的横空出世激起北京报业市场的千重浪。有人说,“它是北京报业市场唯一不被业内看好却销量惊人的报纸,它打破了北京乃至全国报业市场的诸多定式”。《京华时报》的成功创办,彻底改变了北京报业市场的格局,并在媒体业被称为值得破解的“京华时报现象”。
  《京华时报》作为人民日报社探索市场规律的重要尝试,改变了报社是事业单位的传统做法,一开始就注册成企业法人,实行全新的企业化管理。它一改主管部门拨款办报的传统,创新融资手段,引进社会资金,合作开发报纸发行、广告业务,并实行公司化经营运作。它实行严格的采编、经营两分开制度,坚持市场化运作。全员劳动合同制和公开竞聘上岗的实行,为其发展提供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
  百度:
  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
  
  ——有问题 ?
  ——百度一下!
  在中国,无数网民的主页早已直接设置为百度,而百度已然成为了搜索的代名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象征着百度对中文信息检索技术的执著追求。
  2000年1月的中关村寒意深深,却悄然酝酿着一股新兴的力量。百度,结合世界先进的网络技术、中国语言特色以及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现状,开发出了中国互联网信息检索和传递的基础设施平台,并且运用最先进的商业模式,直接为整个中国的互联网提供高价值的技术性服务,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技术提供商。
  发展到今天,百度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致力于向人们提供“简单,可依赖”的信息获取方式。值得一提的是,百度不仅带来了解决互联网基础问题(信息搜索和信息传递)的产品,而且带来了硅谷式的企业文化以及互联网应用崭新的理念。它的出现为中国互联网树起了民族技术的一面旗帜,将原来中国互联网依赖于外国网络技术的局面彻底打破。
  
  
  新浪:
  首席中文门户
  在全世界,日浏览量超过9亿次的网站寥寥无几,新浪网却榜上有名。作为服务于中国及全球华人社群的领先在线媒体及增值资讯服务提供商,数以亿计的用户支撑起了新浪首席门户网站的招牌。
  因网结缘,与友共悦。创立至今,新浪通过旗下五大业务主线向广大用户提供一系列服务,是中国大陆及全球华人社群中最受推崇的互联网品牌。全面及时的中文资讯、多元快捷的网络空间,以及轻松自由与世界交流的先进手段,为新浪赢得了忠诚度。尤其是新浪新闻中心,以对国内外大事全面、快速的报道赢得了业界良好的口碑和网友的喜爱。
  作为中国互联网世界的首席门户网站,对于广大网民来说,新浪已然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它更是当之无愧的领导者。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报业战略的范本
  《南方日报》,这张与共和国同龄的报纸,因其拥有的子报品牌如《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而备受景仰。2005年7月18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更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以下简称“南方报业”)。
  顺应细分市场的发展趋势,南方报业提出了“媒体多品牌战略”的发展策略,以品牌报纸为龙头,形成三个子报系列:南方周末报系、南方都市报报系、21世纪报系。在形成品牌和报系的过程中,采取“龙生龙,凤生凤”的媒体多品牌滚动发展路径,用优质品牌的龙头来孵化新的子报子刊,成为我国报业品牌建设可资借鉴的范本。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南方报业大力实施聚合战略,高效整合配置资源,实现集团整体效益最大化,现拥有“十一报六刊三网一出版社”的媒体阵容,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的全媒体集团。
  近年来,集团还先后与其他媒体合作创办了《新京报》、《西江日报》、《商务旅行》、《云南信息报》等报刊,在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发展上开创了新的模式。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资本黑马
  越是在中国报业面临纸价上涨、新媒体竞争等困境的时候,浙报集团的资本范例似乎越受业界瞩目。浙报集团,在资本市场纵横驰骋,将资本的力量运用得炉火纯青。
  2002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出资创立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尝试以报业集团和强势传媒群体为依托,统筹运营报业经营资产,确立了报业经营的独立法人地位。
  “传媒控制资本、资本壮大传媒”,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依托传媒主业,首创了“一媒体一公司”的运作模式做强主业;“以报为本、多元发展”,培育了资本经营、房地产和高新技术三大重点多元业务。2007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利税4.5亿元,成为报业资本黑马。
  
  凤凰卫视:
  文化坚守 赤子情怀
  有这样一家电视台,虽然不在内地,其频道信号却备受内地观众推崇;虽然不在内地,却成为海外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
  作为第一个提出“大华语圈”概念的媒体,凤凰卫视是华人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窗口,更是世界了解现代中国、了解中华5000年传统文化的通道。
  “积极、善意、建设性”是凤凰人的座右铭。凤凰卫视借此打造出了一个放眼世界、兼顾两岸、具有大中华视野和强烈文化使命感的全球知名媒体品牌。它成功的运作和管理模式、成熟而深厚的文化积累,已然成为国内众多电视媒体的标杆。如今,凤凰卫视已覆盖逾150个国家及地区,将中华文明的魅力撒播到世界。而凤凰卫视更凭借自身优势的积累,不断进行扩张,时至今日成就斐然:2000年6月30日,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挂牌上市;2002年年底,凤凰卫视资讯台在中国境内有限度落地,这是境外华语新闻频道首次进入内地;2004年10月,凤凰卫视资讯台透过ECHOSTAR卫星直播平台正式落地美国;2008年9月,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在北京破土动工。
  
  湖南卫视:
  电视“湘军”,风靡中国
  1997年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是娱乐节目狂欢时代的开始。播出至今的湖南卫视品牌栏目——《快乐大本营》在精心策划之下新鲜出炉,并迅速在全国刮起了“快乐旋风”,电视“湘军”初露锋芒。连续举办4年的《超级女声》更是改写了“明星娱乐大众”的历史,一批草根明星应运而生。
  依仗娱乐节目的勃兴,凭借“以放权为核心”、“以整合为核心”的两轮改革,湖南广电的创新活力被彻底激发出来,在媒体经营和产业拓展两大领域实现了涅磐。它的成功带动了国内一批娱乐节目的诞生,而湖南卫视的许多独到举措更成为行业示范与传媒榜样。
  如今,以内容创新、市场拓展见长的湖南卫视,正在积极推进“内容变产品,主体变实体”的新一轮涅磐,力图将自身打造成为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跨国界的超强传媒集团。
  
  四川广播电视集团:
  来自震中的第一报道
  这本是一家西部区域的传播机构,却因为汶川的8级大地震而备受世界尊敬。“山地崩,呼嚎遍野”,极度的死寂之下,哪怕一丝细微的声音可以将信息传递,都弥足珍贵而使人勇气倍增。
  四川广播电视集团,正是这样一家媒体汶川地震发生后,电台实行24小时不间断播出,大量运用直播连线,第一时间播报灾区刚刚发生和正在进展的新闻,将强烈的现场感和感染力传递;电视则每天24小时运用大量真实的现场镜头,以直播的形式报道灾区受灾情况,反映救人的感人事迹,真实地记录了一个个生命奇迹。凭借着媒体权威信息的及时发布,政府有效疏导了群众的恐慌心理,稳定了社会秩序,安定了人心。
  30年新闻改革,有灾害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地方,就有新闻媒体的出现,并且报道愈益透明,这不仅仅是媒体的专业品质,更是媒体人文精神的彰显。四川广播电视集团既是受灾者又是报道者,面对强震在第一时间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机制,在四川广电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也是中国传媒人的第一次。它用自己的努力感染着媒体同行,成为了2008最荣耀的行业楷模!
  
  
  《家庭》:揭开期刊集团化发展序幕
  
  《家庭》,一份为无数家庭带来希望和福音的杂志的诞生,填补了我国期刊界以恋爱、婚姻、家庭为报道和研究对象的综合月刊的空白。经过40年的市场搏击,2002年1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成立了我国首家期刊集团——家庭期刊集团。
  在中国传媒业集团化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如何实现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成为所有传媒企业的核心议题。作为全国首家期刊集团,家庭期刊集团以刊物为主体,以创办经济实体、举办社会文化公益事业活动为两翼,努力将集团做强做大,从而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模式。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排头兵,家庭期刊集团于2008年6月6日又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工作,正式组建成立了家庭期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根据“三步走”的方案,公司最终将实现上市的目标。
  
  《读者》:
  尊重心灵第一大刊
  
  有人曾评价《读者》说:“这是一本没有痛苦的杂志,她所宣扬的都是人生最美好的一面,而不是丑恶的一面。她主要是给人希望和启迪”。
  诞生在中国西部高原,被读者亲切唤为“中国人心灵读本”的《读者》自创刊起,就以“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为办刊宗旨,从不知名到影响几代人的生活,从月发行量不足10万发展到发行量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四。《读者》在领跑中国期刊业的过程中完成了很多创举,也为中国期刊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其执着不贰的“真善美”理念、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精神,其“高品位、大众化”的编辑方针、不断创新的内容和形式表达,一度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探讨的焦点。
  她集纳正确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崇高的理想、生活的哲理于精美的文章,激励人的意志、丰富人的精神需求、抚慰人的精神家园,早已是读者心中清凉的柔泉、生动的朝晖。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
  报业全媒体运作先驱
  
  2008 年,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研发“全媒体数字复合出版系统”成功,对于30年新闻改革的意义在报界的影响举足轻重。
  全媒体出版系统的成功标志着传媒产业实现了用户管理、内容管理、线索管理、选题管理、任务管理和数据库管理的统一。目前,固然全媒体的运作方式、生产流程及各种运营平台的探索还有待时间检验,但这个过程所揭示的战略意义不容置疑:传统报业要想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必须改变现有以纸媒为中心的布局,借助新技术、新介质、新渠道,从报纸产业向内容产业转变。在这一意义上,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探索之路发人深省,它的每一个积极尝试都意义重大。
  
  
  专业媒体成长的
  试验田
  
  “一个专业媒体的成长,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报业发展的一个典型,也可以说是一个试验田。”作为一张产业行业类报纸,《计算机世界》的名字不仅被镌刻在中国IT领域,也在中国报业史上书写下激情篇章。
  28年来,它声名显赫的缘由是创造了多个业界第一:中国第一份中外合资媒体(由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与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合资创办),改革开放之初便开始市场化办报的实践与探索;中国第一份IT报纸,引领中国IT产业发展和IT传媒的成长;中国第一份厚报,每期出版300版以上。
  《计算机世界》的业务已经全面延伸到平面出版、网络、会展、专刊等领域,其触角深入到了IT产业和信息化的各个层面,它在引导IT产业舆论、推动市场IT热点、联络厂商与用户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资源和舆论影响力量。
  
  《南方周末》:
  记录时代进程
  
  作为《南方日报》乃至中国新闻界“报纸改革的试验田”,《南方周末》与剧烈转型的时代相伴而生。在过去的24年中,《南方周末》在中国的存在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从文化周报起家,向社会时政周报转型,坚持高尚的文化品位,集聚有思想、有影响力的读者受众,记录着中国的时代进程,也关注着中国的时代进程。进入21世纪,《南方周末》又提出了“在这里,读懂中国”的口号,力图在纷繁复杂的世象中勾勒出一幅清晰的中国图景。
  《南方周末》在新闻报道的题材选择、操作模式和文本呈现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其调查报道、经济报道、时政报道、特稿、评论等领中国新闻界风气之先,具有符号意义。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和理性思考,使一大批读者的观念获得了现代意义上的启蒙。
  2008年该报期均发行量突破160万份,成为中国时政类周报当之无愧的翘楚。
  
  《瑞丽》:
  女性期刊引领者
  “设计美丽,设计生活”,《瑞丽》自诞生之日起,就以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图片精美的特色开创了中国时尚杂志的实用先河。
  为了坚持“伴随女性生命的每个阶段”,《瑞丽》率先在中国期刊界明确提出“按年龄和读者状态细分目标读者”的期刊定位原则;同时,还建立起《瑞丽》强大的全国性发行网络,其“先收款后发刊”的强势营销方式被书刊发行界评价为“瑞丽现象”;而《瑞丽可爱先锋》的广告语“你的、我的、他的,我们大家的”也是中国期刊界最早的读者互动口号。
  《瑞丽》的成功,推动了一大批女性时尚周刊的出现,同时它先进的办刊和营销理念又为期刊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模式。
  
  《故事会》:
   用故事演绎“期刊神话”
  
  它有着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却仍能够长盛不衰;它连续数年创造了月发行量400多万册的记录,并在全球发行量最大的前五十名期刊中排名第六;它虽然貌不惊人,却用故事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从而演绎了“期刊神话”。
  作为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的旗舰刊物《故事会》,从创刊之日起,便在正统与通俗之间寻找发展的支点,秉承“眼睛向下,情绪向上”的理念,面向大众,贴近生活,充盈着时代气息。它用小故事书写着大道理,力求口头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它所提供的故事依然能够在一片喧嚣声中脱颖而出。“百姓话题”、“东方夜谈”等栏目都如磁石般牢牢地抓住了读者,从而使小刊物也做出了大品牌。
  
  《华西都市报》:
   开启都市报时代
  《华西都市报》迈出的一小步,标志着中国报业改革迈出的一大步,并由此诞生了中国都市报时代。
  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在四川成都诞生,以领先的办报理念、创造性的经营策略,开启了中国报业的“都市报时代”,推动了中国报业的市场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
  《华西都市报》首创“市民生活报”定位,制定“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方针,自创“敲门发行学”,创立“区域组合城市”的新型城市报市场策略,不仅使其成为引领中国报纸市场化改革的先锋,也颠覆了党报固有的观照体系和话语方式,扭转了由机关报形成的“官报官办,官订官看”的传统做法,实现了报纸向社会传播的回归。在其成功的示范作用带动下,一批党报创办的都市报应运而生,昂首阔步走向了市场。
  
  《南方都市报》:时评尖兵
  
  如果说《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吹响了时评复兴的号角,那么《南方都市报》则以其大手笔打造的时评版身体力行地为时评的复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南方都市报》的评论是信息时代的公共平台,散步者、肃立者一起论政。它的评论把事件变成问题,把问题变成议题,把议题变成焦点,把焦点变成美文。
  2002年3月4日,就在《南方都市报》扩版为常规每日出报88版的当天,时评版面世,开始了《南方都市报》迈向“有厚度,更有深度”的主流媒体之旅。一时之间,各类媒体齐头并进开发言论市场,时评俨然已经成为当时媒体竞争的一个新的领域。
  《南方都市报》开风气之先,将时评版放在了紧接要闻版之后的A2、A3版。言论的版面化和显要化,不仅是《南方都市报》通过提供独家的“观点”以展开差异化竞争的策略,更是该报转型为“强势媒体”、“主流媒体”的必要之举。
  
  《新周刊》:新锐元老
  “观点供应商、视觉开发商、资讯整合商、传媒运营商”,《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老早就有力地描绘出了《新周刊》今日的“光荣”与明日的“梦想”。
  这本被一些读者视为“时代前沿的观察家”的杂志,前期曾致力于新闻的整合,后与新闻类杂志渐行渐远,成为以城市议题设置、炒作概念、“盘点”榜单为主的新兴周刊,形成了中外都没有的一种独特杂志风格:很时尚,但仍然保持着与新闻的天然联系;有新闻,但并不会令读者感觉到严肃与犀利。这样的风格对传统期刊业既是颠覆,更是创新;既是潮流,更是示范。
  11年来,《新周刊》始终保持着对社会潮流动态的高度敏感,张扬无情解构的犀利风格,开创多种全新传媒报道模式,“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之定位深入人心,它却从不安于现状,时刻体现求新求变。
  
  《南风窗》:引领风潮
  
  1985年的中国,新闻媒体尚未进行改革,板着脸孔的文件式报道与地摊式文学泛滥,读者的视界贫乏而沉闷。恰是此时,《南风窗》以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环境优势、观念更新优势、信息资源优势“开启思想之窗,搭沟通之桥”,成为了“一股新闻改革的清新之风”。
  20世纪90年代末,《南风窗》“二次创业”,进行了全面改版。在国内首次鲜明提出了政经杂志的理念,全面提高办刊质量,快速成长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政经新闻杂志,在中国新闻界引导了一股“政经之风”,不仅催生了一批政经杂志,许多已有的政经类杂志也积极借鉴《南风窗》精粹、权威而清新、平易的办刊风格,摆脱了“官腔官调”的窠臼。
  进入新世纪,《南风窗》成功改为半月刊,向着“办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政经新闻杂志”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一本充满中国情怀的时政新闻杂志,《南风窗》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一直与中国的新闻改革相伴,以其坚守责任、理性、良知的形象不断为改革创新助力。
  
  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
  吹响多媒体融合号角
  2004年岁末年初,牡丹江——一个东北边陲地级市的传媒业改革,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整合了牡丹江市的广电集团和报业集团,把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日报、晨报等融为一体,把作为党报的地市级日报与广电业整合在一个集团内,并实行企业化管理。
  “一个真正按企业模式运营的新闻传媒集团”、“中国第一个媒介产业化集团”、“全国第一家地市级跨媒体传媒集团”,“胆子是否大了些?步子是否快了些?”一时间,赞誉与质疑同时而来。也许,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的改革探索尚需实践和时间的检验。但无论如何,对于广电与报业整合、对于传媒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革、对于企业化后新闻媒体如何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等问题的探索,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的实践具有突破性和开创性,也许会成为我国传媒改革历程中的标志性案例,对于正在迫切探索改革走向的我国传媒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一视频:
  创新第四媒体盈利模式
  “向中国直播世界、向世界直播中国”。2006年,第一视频完成与香港益安国际集团的并购之后,凭借独创的“第一视频联播网”实现了新的盈利点。
  “第一视频联播网”作为全新的网络广告发布联盟向各类网站开放,不论个人网站还是公司网站,均可在线申请加入。在不添加任何设备的前提下,加盟网站只需把第一视频提供的视频广告加入到自己的网站上,便可以根据点击率获得广告收入提成。而今,第一视频广告投放系统进一步升级,开辟了广告自助投放平台,通过该平台客户对于广告投放方式、投放区域和投放数量有极大的自主权,客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广告套餐形式,使广告的投放更加灵活、方便。
  通过“联播网”聚沙成塔、双惠双赢,第一视频的发展如沐春风。更为重要的是,第一视频的创新之举必将对第四媒体转变经营盈利模式,快速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人之初》:
   带来中国性学科普杂志的春天
  《人之初》的存在与热销,使中国传统文化中讳莫如深的“性”堂而皇之地摆上了台面。某种程度上是否也意味着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的开化?
  创刊号10万册,一经推出便销售一空,使众多读者与舆论界人士随即投来关注的目光。1990年,《人之初》杂志创刊后在广州一炮打响,这不仅仅是由于它别具一格的封面,也由于它与众不同的内容。
  作为全国唯一的以性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期刊,《人之初》本着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宗旨,时刻围绕“婚、性、育”三字做文章,将性教育摆在解决人口问题的大背景下展开。同时杂志社面向社会,参与承办了六届全国(广州)性文化节,主办了多次性学学术年会,编辑出版了《广东性学报告》、《人之初丛书》等,在社会上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周末画报》:
   创造独特品牌价值
  
  伴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每家报纸都在做出新一轮的定位和抉择,并在此过程中进行了独特尝试。以《周末画报》为代表的一类都市报纸逐步走上了这条道路,以求在竞争中创造出独特的品牌价值。
  借用办杂志的理念来办报纸,《周末画报》在坚持报纸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借鉴杂志的独特之处,实现优势互补。它既有报纸的时效,又具备杂志的精美;它注重体验延伸,由报纸文字阅读为主到“读字读图”的完美结合;它进行包装提升,由白报纸到充粉纸全彩印刷,由平面排版上升到媒体的整体设计。
  《周末画报》提出360度品牌服务的策略,为客户打造全方位的媒体创新服务品牌。不定期出版的别册是其为国内高端杂志贡献的第一个广告创意。
  
  航美传媒:将媒体做到天上
  2005年10月,航美传媒集团的创始人郭曼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航空领域中所蕴含的巨大的媒体价值空间,创办了航美传媒集团,在国内率先开创了航空媒体领域的一片蓝海。
  此后,航美传媒凭借独一无二的机场和机上媒体资源、精彩丰富的影视节目以及国际领先的媒体技术优势建成了中国最大的“航空数字媒体网”,成为航空媒体领域中当之无愧的领航者,也成为国际国内诸多顶级品牌的传播平台。
  2007年11月,航美传媒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航空媒体运营商,让华尔街再掀中国概念股大潮。这一行为使得整个航空传媒业感受到航空媒体的第一个爆发期即将来临,许多航空媒体紧随其后,积极融资上市,为迎接航空传媒的新变革积蓄力量。
  
  酷6网:“第一桶金”共分享
  
  “有钱一起赚”、“创意大家做”,诱人的互动招牌已经在酷6网实现了。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完整对接,酷6网已经成为上传数量最多、拥有原创作者最多的第一视频分享门户。
  2006年,刚刚创立的酷6网便采用了跟上传视频用户进行广告分成UGA的做法,这在中国尚属首家。这样一种革命性的商业理念,为视频原创作者和广告客户建立了一个透明的交易平台,酷6则通过运营这个平台来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创造了13天融资成功的神话,被世界知名杂志《财富》评为“2007年中国十大酷公司”。荣誉,自酷6网出生以来一直与她同在!
  作为全球首创以分成为基础的互动营销商业模式,酷6的成功对网络媒体具有积极广泛的借鉴作用,不仅可以吸收更多的网络原创和广告商,而且可以为自己建立一个稳固的发展平台。
  
  腾讯大渝网:麻辣双赢
  
  一个是国内有名的综合门户网站,一家是区域性强势媒体,由腾讯网与《重庆商报》联手打造的重庆第一家生活门户网站,腾讯・大渝网的诞生为媒体资源的规则重建提供了范例。
  创办至今,网站一直致力于为重庆地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更加本地化、更加贴近生活的新闻、娱乐、文化和商业资讯。 腾讯・大渝网的创立,是互联网新型门户网站与传统媒体共同孕育地区网络市场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门户网站与传统媒体更为深入的合作模式,两者的合作开辟了一条新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网络传播形式。
  
  《I时代报》:免费报登上历史舞台
  
  《I时代报》2003年8月29日进入上海地铁,成为国内第一张地铁免费报纸。地铁报因其特殊的发行方式(独特通路及免费)和诞生时机(传统报纸经营状况下滑)而具有相当的敏感度。
  《I时代报》的发行量从开始的一周一期、每期5000份,到2008年已达每周5期、每期35~40万份,覆盖上海所有中心城区地铁站和中心商务区100栋甲级写字楼、磁悬浮列车、浦东虹桥两大空港VIP候机室。
  《I时代报》的发展势头,使国内有地铁建设规划的城市开始谋划创办类似的新报纸。2008年,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四家地铁报成立了“中国地铁报业联盟”,这意味着地铁报作为报纸的一种新形态,正式登上中国报业的舞台。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节目编排日益受到国内电视台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电视经营者认识到,频道的整合“营销”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有效的节目编排来实现的。但在近年来以电视为基础衍生出的新媒体上,编排的力量还体现得不够充分,或因各种原因难以在实践中应用。  事实上,基于电视特点衍生出的新媒体,特别是像公交移动电视这种具有相对固定的观众群、个体收视时间相对较长的新媒体,节目的编排对其经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由分众传媒经
期刊
管理    胡锦涛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  6月20日,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必须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必须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增强凝
期刊
近年来,在各地方电视台,采用平民视角、站在百姓立场、评说生活事件、体现人文关怀的民生类新闻节目风生水起,改变了长期以来电视剧占据收视排行榜首的地位,也改变了中央台新闻权威独大的优势。这类新闻节目特点丰富,存在的问题也很复杂,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民生类节目主持人的定位、社会作用和着力方向加以浅析。    定位平民化  要想做出与传统新闻不同的味道,定位保持平民化,将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的需
期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网络媒体逐渐进入了主流媒体行列。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方面,互联网的海量和迅速传播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和谐稳定的网上舆论氛围,是摆在各级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温州市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温州市网管中心)对此做了一些探索。    确定方向把好舵    温州市网管中心以温州新闻网为核心、以
期刊
在报业发行网络不断拓展衍生业务的今天,做强主业,也就是做好主报的发行工作,仍然是其首要任务。在现代报业的营销链条中,作为生产环节的报纸产品本身,新闻内容和编辑手法的趋同已成普遍现实,作为推广环节的发行策划,愈发成为竞争制胜的重要一环。  大河发行网从1998年奠定《大河报》的市场领航者地位后,已连续10年稳定了其一报独大的市场格局。在10年的报业竞争洗礼中,《大河报》以不间断的营销策划,推陈出新,
期刊
牛年的到来是否会给世界经济带来真正的牛市?现在看来,几无可能。  传媒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息息相关,2008年下半年就已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一路上涨的纸价出现回落,原来率先涨价的南京四张报纸又一次抢了降价的风头,但整体广告市场却并未见太多的景气回升。2009年,中国传媒业必将继续接受市场的烘烤。  那么,谁能将传媒企业带出冬天?有没有人能使自己的媒体力挽狂澜?我们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传
期刊
分散作战的网站    专家预测,在未来20年中,大部分传媒将集中到互联网(或网络电视)上,人们将在网上花更多的时间,网络也将成为广告业的主要阵地,到2030年少数几家大型互联网集团将一统传媒天下。不管这种预测的时间正确性有多高,这种趋势已经随着技术进步、现代科学飞速发展和社会急剧变化日益明显。  报业集团网站是报业向数字报业发展的根据地。从十年前在网站上建立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开始,到近年来传统媒体与
期刊
1978年 企业化管理  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开播。目前,《新闻联播》是中国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同时也是全世界拥有观众最多的电视栏目。    1978年财政部转批《人民日报》等首都8家报社要求试行企业化管理的报告。同年12月,国家出版局在全国报纸经理会议上正式宣布了报社企业化经营的决定。从此,“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开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新闻单位性质和特点的代名词。   
期刊
2008年12月10~11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南京市委宣传部和南京大学政府研究所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政府新闻学与中国国际传播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交大举行,来自海内外政界、学界、新闻界的100多位专家学者、总编(台长)和官员通过主题演讲、专题报告和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就政府新闻学这一理论创新探索展开讨论,就北京奥运中的国家传播建设实践和国际传媒报道等课题,进行回顾、反思与分析。    政府
期刊
报业集团的“全媒体”运营,是指一个媒体品牌新闻的供应能力在满足传统平面媒体的前提下,向流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多种媒体表现形态上的拓展,从而形成媒体品牌的全方位运营。“全媒体”运营是媒体竞争发展到高级形态时必将出现的一种态势。  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传媒集团,应该是各种传播介质都有的传媒集团。因为它可以规避单一种类媒体形式在某个时间段呈现的衰退状态,规避单纯依赖一种媒体可能存在的风险。  在应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