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18004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

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行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25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椎体再发骨折分为再发骨折组(59例)和未再发骨折组(19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骨密度值、手术方式、骨水泥注入量、是否存在骨水泥渗漏及椎体高度恢复率。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各因素与椎体再发骨折的相关性。

结果

再发骨折组、未再发骨折组患者的年龄[(75.9±4.6)、(69.9±5.0)岁]、BMI [(23.5±0.6)、(25.4±0.7) kg/m2]、骨密度[(-3.67±0.68)、(-2.75 ±0.98)]、骨水泥渗漏率(22.0%、5.1%)及椎体高度恢复率[(24.1±2.9)%、(14.9±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6、0.047、0.046、0.026、0.0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与术后再发骨折无关(P值分别为0.140、0.137),与骨密度、骨水泥渗漏及椎体高度恢复率相关(P值分别为0.018、0.000、0.000)。

结论

骨密度低、发生骨水泥渗漏及伤锥高度过多恢复是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Wilms瘤基因1(WT1)基因表达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EBSCO、Web of Science、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3月,由两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
目的探讨在肩锁关节脱位Ⅲ型的治疗中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联合Ethibond缝线修复重建喙锁韧带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操作的相关注意事项,为临床更好地治疗该类疾病积累经验。方法选择肩锁关节损伤Rockword Ⅲ型病例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18~53岁;3例合并锁骨肩峰端骨折,1例合并肩峰骨折。均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联合Ethibond缝线修复肩锁关节脱位。术后患肩颈腕吊带固
肺癌是世界范围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疾病。近年来随着对miRNA在肿瘤表达图谱的分析,认识到miRNA间接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所涉及的肿瘤细胞的增值、凋亡、粘附、诱导血管生成等重要的生物学活动。其中的miR-200明星家族在恶性肿瘤早期发生及后续肿瘤细胞转移和侵袭过程中均发挥关键性的调控作用,这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潜在的研究方向。本文系统性总结了近年来miR-200家族在非小细胞肺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同种异体肌腱解剖单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2例ACL断裂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重建,采用同种异体肌腱作为移植物,在胫骨近端及股骨远端建立骨隧道,利用挤压钉对移植物进行固定。术后应用支具固定膝关节12周,按照Lysholm和Larson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主观评估;对患者行Lachman试验进行客观评估,了解重建韧带的稳定性和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L
目的观察微创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0例,病变缺损面积为3.9 cm×7.4 cm~11.4 cm×20.6 cm。给予相应的微创手术处理,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疗效。结果供瓣区均一期愈合。20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存活,无血管危象发生;皮瓣色泽正常,与正常皮肤肤色接近,皮肤弹性较好,无裂开、无臃肿、无色素沉着等并发症发生;对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认知状况的改变及不同化疗方案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研究的65例老年化疗乳腺癌患者为化疗组,63例行手术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为未化疗组,以及6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化疗组于化疗前(T1)及化疗后(T2)应用成套神经心理学测试,未化疗组及对照组心理学测试时间与化疗组一致。对比分析3组受试者及不同化疗方案患者神经心理学特征。结果化疗组T2时,数字广度倒背、数字符号、
目的分析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其与无瘤生存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南省长葛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TNBC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及放化疗,分析患者临床特征、病理特征、治疗方法与3、5年生存率的关系以及患者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临床分期为Ⅲ期者的3年生存率为46.51%(20/43),5年生存率为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 、IgA及补体C3、C4水平的变化。方法受试者分为手足口病组、手足口病合并AFP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30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 、IgA及补体C3、C4浓度。结果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患儿组免疫球蛋白IgG[(5.49±1.04) g/L]、IgA [(0.39±0.27) g/L]、补体C3
目的探讨下肢大隐静脉曲张伴隐股交界区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9月期间诊治的大隐静脉曲张伴隐股区血栓性静脉炎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的34条肢体均行隐股点重建,大隐静脉剥脱并血栓清除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恢复良好,所有病例均无肺栓塞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大隐静脉曲张并发隐股点血栓性静脉炎虽然增加了围手术期风险,但通过术前仔细评估,改进手
目的探讨PCI术前高负荷阿托伐他汀对AM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性收录80例AMI患者,分为负荷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负荷组术前应用高负荷阿托伐他汀,综合分析两组患者PCI术后血脂和心功能改变情况。结果负荷组患者术后第7天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04±60.3) ng/L与(328.3±67.5) ng/L,t=1.938,P=0.031],术后1个月可见负荷组患者LVEF水平明显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