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骄子覃天壮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anger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环江毛南族博物馆抗日英雄展陈栏里,陈列着一张特别引人注目的身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的军人照片。照片下方的介绍文字中写道: “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进军缅甸,参加对日作战……覃天壮,今环江县水源镇西里村上户屯人,时任驻缅国军新30师90团某连连长……”国民党军队的连长缘何穿着解放军的服装呢?
  寒门学子投笔从戎
  1937年秋的一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思恩县(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国立中学开学第一天,校园里一派生机勃勃而又紧张繁忙的景象。来自水源乡西里村大山深处的毛南族农家弟子覃天壮,十五六岁的年纪,中等身材,体形稍瘦,国字脸,一双深邃的大眼透出坚毅自信。他衣着朴素,行李很简单,在同学中显得很“寒酸”。他深知自家不富裕,弟妹还小,生活上不能跟人比,只有在学习上与人竞高低。
  除了文化课,篮球、体操等体育项目他都非常喜欢。天道酬勤,每个学期下来,他的各科考试全部优秀。像他这样能吃苦耐劳、兴趣广泛、发展全面的学生,该校少之又少。
  1939年深秋,当抗日烽火蔓延祖国大江南北的时候,刚刚渎完初中二年级的覃天壮毅然投笔从戎,加入广西青年学生军。1941年1月,他转入云南昆明滇黔志愿大队接受军事训练,在这里,开始他的军旅生涯。志愿大队每天军训内容之多要求之严,已经超越常人所能承受的极限,然而,他却顽强好胜,常常以超负荷的大运动量给自己“开小灶,加营养”,因此他的军体素质一直名列前茅,令同学们刮目相看。
  随军出征缅甸
  1942年2月,覃天壮随中国抗日远征军入缅甸,在新三十八师干教队当学员,学习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1942年4月,由于盟军军事主官意见不一,指挥混乱,给日军造成可乘之机,同古、腊戍、曼德勒和棠吉(以上地名均为音译)等地相继失守,盟军不得不撤出阵地。覃天壮所在的新三十八师在师长孙立人的指挥下,历经艰难险阻撤退到印度。
  1942年末,新三十八师全体官兵进入印度兰姆伽兵营接受美国人的枪械和丛林战术的军事训练。在这里,训练很艰苦,美国教官是绝对的权威,对待中国学员态度粗暴。1943年3月,覃天壮受训结束,走出兰姆伽,调入新三十师第九十团任少尉排长,从此踏上与日军浴血奋战的沙场。因为他作战勇敢,指挥灵活,半年以后被提升为上尉连长。
  覃天壮当上连长以后,带兵以严厉闻名。他常常以“练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理念鼓励战士刻苦训练。他经常教育战士,战争打仗身陷绝境在所难免,在不能投敌的前提下,绝对不要轻易自杀,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死里求生。
  一次投弹练习,有几名战士总是把手榴弹投在篮子的旁边,就是投不进篮子里面去。覃天壮心里很焦急,他一面给战士们讲要领,做示范:一面向战士们讲解篮里和篮外的利害关系。他说:“篮里和篮外差距不远,有的可能只差毫厘。在战场上,就是这毫厘之差,就能决定我们的生死,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败。篮口子好比敌人碉堡的射击孔,手榴弹如果投进了篮子,就等于投进了敌人的碉堡,就等于消灭了敌人:反之,我们就等着被敌人消灭。”这以后,无论是射击、格斗还是侦察等科目训练,战士们都特别用功,一丝不苟,成绩不达标的决不离开训练场。历经半年的摸爬滚打,该连已经训练成特战连队。
  从1942年2月到1945年5月,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作战历时3年又3个月。覃天壮所在的连队参加大小战斗近百次,最令他难以忘怀的有两次。
  一是南坎战斗。这次战斗,覃天壮所在的营为先锋,为大部队的进攻扫除障碍。战斗打响后,先锋营3个连呈“品”字形攻击。二连和三连分左右两边位置稍微靠前,负责吸引敌人注意力,掩护覃天壮指挥的一连摧毁敌人的工事。开始进展很顺利,敌人的碉堡一个一个地被炸掉。可是快到山顶的时候,突击队受阻了,原因是敌人这个碉堡修建在悬崖边上,非常隐秘,它的中底部隐藏在地下,上部有多个射击口,火力异常猛烈。对于这种碉堡,炸药包无法把它炸毁。怎么辦呢?如果用枪来瞄准射击孔打击敌人机枪手,无疑难度很高,要摧毁它只能用手榴弹。主意已定,覃天壮便向营长请示。就在营长命令二连和三连同时向敌人开火吸引敌人注意力的瞬间,覃天壮带领5名战士冲了上去,把手榴弹投进敌人的碉堡,可是都被敌人扔出外面爆炸。这时候,大部队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覃天壮命令“延长3秒钟再投”。终于,第二轮手榴弹再次投进碉堡时成功炸响,消灭了碉堡里的敌人。
  二是丁康阻击战。南坎阵地收复以后,新三十师向八莫之敌发起进攻,一营奉命坚守丁康高地,阻击八莫日军向南坎方向突围。1945年1月20日,大队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下向丁康高地大举进攻。营长王礼垓一面命令二连、三连调动炮火对付坦克,一面命令覃天壮的一连用轻、重机枪在300米之外消灭敌人步兵。敌人的坦克呼啸而来,但在我方密集炮火的轰击下,有的被炸翻,有的起火冒烟,步兵成排成排地倒下,剩下的调头仓皇而逃。当天,一营连续打退敌人的6次进攻。战斗异常惨烈,不少官兵相继牺牲。这时候,敌人的一发炮弹正好落在一连阵地上。当时,一位女救护兵正在给伤员包扎伤口,覃天壮猛地扑过去把她推开。女救护兵得救了,覃天壮却倒下了……当女救护兵把覃天壮背下战场的时候,他已经昏迷过去。他的头部受了重伤,门牙全被打掉,满嘴是血,血流不停。次日,这位女救护兵陪着覃天壮和一批重伤员回国,一起住进了昆明医院。
  覃天壮伤好准备出院的时候,日历已经翻到1945年5月下旬,中国远征军在缅作战宣告胜利结束,参战官兵陆续回国。把他从死神的魔掌里抢回来并精心护理他的是位名叫郭惠芳的护士,广州市人,父母都是医生。1943年2月,年仅18岁的郭惠芳满怀抗日激情报名从军,在部队里当卫生员。1944年初随扩充部队到达缅甸。
  1946年中秋,覃天壮和郭惠芳在广州走进婚娲的殿堂。在简朴的婚礼上,主婚人、万团长朗声说道: “……他们的爱情经历可歌可泣,他们没有享受过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甜言蜜语,也没有逍遥于霓虹灯下紧紧拥抱的浪漫温馨,有的是建立在战火硝烟中的患难与共和枪林弹雨里的生死相依……”
  随部起义加入解放军
  1948年3月,覃天壮被任命为某部一营少校营长,所在的部队全部调往东北,准备和解放军展开争夺东北大决战。在缅甸跟日军战斗的峥嵘岁月里,覃天壮从来都没有含糊过,一直是执行命令的模范,而今要和解放军作战,骨肉同胞白相残杀,他是万分的不愿意啊!这时候,他的老长官万师长(原来的万团长,作者注)巡查到这里,见他闷闷不乐就过来问其原因。 “别胡思乱想,服从命令就是了!”万师长说完就走了。
  就在辽沈战役打响的前夕,覃天壮所在师的全体官兵宣布起义,脱离国民党,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在随后50多天的战斗中,该师与解放军并肩战斗。覃天壮所部连续攻克多道防线,炸毁碉堡30多座,为夺取辽沈战役的胜利立下战功。
  覃天壮事后才知道,他所在师的多数领导反对内战,主张和平,其中就有万师长等数名共产党员。
其他文献
白羊座  3月21日—4月20日    对于白羊座来说,其实很难有什么严格意义上的挫折,至少他们对于挫折会比较习以为常。因为往往他们部是巢一个领域的先行者,而且往往是,亏动比自己思维还要快的人,挫折还不是家常便饭么?他们面对挫折的第一反应就是迎着困难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给失落以时间。    金牛座  4月21日—5月20日    金牛座通常是稳定踏实的典范,但是有时候也容易因为固执而让自
那天,我坐公共汽车去博物馆。车上人不多,中途上来一对母女,在离我不远的空位上坐下来。   母女二人聊着天,说话声清晰地飘进我的耳朵。听她们的对话,我知道那位女孩正在读高中。只听女儿对妈妈抱怨着,说自己长得不漂亮,身材不够修长,皮肤也不够白皙。她说,现在是眼球经济时代,女孩如果不漂亮,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而自己长成这样,将来能有好运气吗?   女孩口齿伶俐,语速很快,说话像连珠炮一样:“妈妈,现在‘
从剑桥到了伦敦,我们住进了林柏蓝特酒店。以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作为酒店的名字,大概已經在昭示自己的身份和品味了。拉开窗帘,以为可以看到雄伟的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却发现窗正对着后院,看出去只是一片平凡而老旧的砖造公寓建筑。有点失望,正要拉上窗帘转身的那一瞬,眼角波光流动间瞥见建筑的颜色和线条,顿时建筑隐退,颜色和线条镂空浮现,颜色深浅参差,线条黑白分明,微风刚好吹起柔软的淡紫色的窗帘布-那一扇一扇窗的
罗汉岩位于瑞金市东北方向的壬田镇,离市区约20公里,自古就以峰险、岩奇、洞幽、泉清、水秀的奇美风光吸引无数文人雅士。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中期,革命的火种点燃了这块厚重的土地,瑞金罗汉岩由此演绎着激荡人心的红色传奇。  首战壬田寨,李立三遇险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共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序幕。起义胜利后,起义军按原定计划主动撤离南昌,南下广东。行军至广昌,起义部
古人云:“行路三千里,胜读十年书。”这不但说明了读书与行路的关系,也说明了古人并不都赞成读死书。  “行路”的内容应该是很广的。今天看来它应包括旅游,旅游能够使我们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激发我们对祖国的热爱。“行路”也包括了解各地风土人情、民间习俗、逸闻逸事,对丰富我们的知识,了解我国地理、历史、物产、资源、民族关系都有极大的好处。“行路”还包括社会调查,进行社会调查,既能了解各阶层的生活情
1944年4月,日本为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发动了豫湘桂战役。10月,日军9万余人从灵川、高田、海泽、灵田、大圩分路进逼桂林。我桂系守军部队皆知此战敌强我弱,众寡悬殊,凶多吉少,纷纷留遗书给家人,誓死报国。而此时,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却由渝飞桂,擅改既定防守计划,把桂系第三十一军一八八师(师长海兢强,白崇禧的外甥),一七五师(师长甘成城,夏威的外甥)及白崇禧的亲信三十一军副军长冯
最近,在四川省绵阳市城区的一座旧房子里,笔者访问了志愿军特等功臣“独胆英雄”赖永泽老人,老人向我们讲述了当年在朝鲜战场上与敌人拼杀的惊心动魄情形。  参军入伍学军事入朝参战保家国  赖永泽,四川绵阳涪城区人,1932年12月生。1949年12月,他亲眼看见解放军在绵阳期间解放穷苦大众,亲身体验到共产党领导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的幸福生活,便想,这样的好军队是自己从来没有见到的如果自己能够加入这样的军队
长子远渡重洋负笈美国的那一年,才16岁,有着比刺猬更叛逆的性格。  离家前夕,母子俩还有了一场小小的冲突。飞机是晚上11点起飞的,视他如珠如宝的祖母特地从怡保赶来为他送行。他年少,加上第一回独自出远门,家人都十分不放心,成篓盈筐的话,成千上万个嘱咐,满满地塞在心中,想倾倒出来。可是,他却在黄昏薄薄的暮色里、在家人万般不舍的离愁中,若无其事地从储藏室里拿出了他心爱的篮球,边拍、边跑、边说:“我出去打
文/[美]比利·拉芬特  译/钟惠东    简妮跟着妈妈站在超市付款的队伍中,她还有一个星期就满5岁了。这个有着一头漂亮金色鬈发的小姑娘,心里有个什么样的生日愿望呢?是拥有那串躺在粉红色盒子里的珍珠项链吗?它静静地闪耀着柔和的光芒,在简妮的眼中,真是美极了。  “妈妈,我可以把它买下来吗?我真的太喜欢它了。好吗,妈妈?”简妮拉着妈妈的手,歪着小脑袋瓜望着她,一双美丽的眼睛充满了企盼。简妮的妈妈拿起
湖北省宜昌市桥边镇平善坝有一个神龛山洞,千百年来该洞仅为当地人熟知。民国初年,这个山洞被英国人发现内藏“石龙”,随之在报刊杂志上曝光。为迎合大总统袁世凯复辟帝制,袁氏党羽据此借题发挥,于是“石龙”声名鹊起,并成为动荡不定的政局中的一颗棋子,演出了一场“真龙出世,拥袁庆瑞”的闹剧……  意外发现“石龙”  宜昌,在群峰耸立的长江三峡两岸,亿万年大自然的巨变,如天工造物,如鬼斧神工,在斷崖残壁上“开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