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kV结合迭代算法进行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dai19860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低kV门静脉成像的可行性以及相关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连续31例门静脉成像患者纳入研究,以3.0 mL/s速率经肘正中静脉注射欧乃派克(350 mgI/ml)90 ml,使用256层CT(Philips Brilliance iCT)机型分别完成动脉期(120 kV,150 mAs)和门脉期(80 kV,120 mAs)扫描,记录两次扫描时的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辐射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对门脉期数据采用4组不同滤波函数进行回顾性重建:A组,滤过反投影(FBP)+平滑函数;B组,FBP+标准函数;C组,迭代4(iDose4)+标准函数;D组,迭代6(iDose4)+标准函数.在工作站上分别完成门脉血管重建的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和多平面投影重建(MPR)显示,并在门脉分支中心层面分别测量腹主动脉、门脉、肝右叶实质3个结构的CT值和图像噪声(SD)值.由2位资深放射科医生和1位CT技师共同评价门脉图像质量.结果 门脉期扫描(低剂量)的DLP与E分别是(81.23±7.46)mGy·cm和(1.22±0.11)mSv,均明显低于动脉期(常规剂量)的(353.45±31.46)mGy·cm和(5.30±0.47)mSv(F=2197.23,P<0.05);各组间SD值有明显差异(F=54.364,P<0.05),以D组(57.09±13.59)最小,B组(115.55±31.12)最大.所有4组门脉图像均符合诊断图像质量要求,C和D两组门脉显示优于A和B两组.结论 80 kV结合迭代算法的低剂量MSCT门脉成像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头颈部肿瘤由于放疗时间长、剂量大,引起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高,轻者皮肤脱屑、渗液,3~4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属于较重的皮肤损伤[1],既增加患者痛苦,又影响疗效.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3级以上放射性皮肤损伤是首要问题.对头颈部肿瘤放疗致皮肤损伤采用康复新液、美皮康泡沫敷料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在本院接受6MVX射线放射治疗及4 ~ 12 MeV电子线治疗患者.常
期刊
某单位新建钴源热室主要用于加工与制备60Co放射源,即把来自核电厂辐照后的钴棒束进行解体、分装、焊封和标定,加工成工业和医学应用的成品源.由于热室内60Co活度一般为1014~1015Bq,工作人员在热室外的操作区利用机械手等工具对钴棒束进行操作,因此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本研究测量了热室及其辅助场所周围的γ辐射水平,β表面污染水平以及空气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为控制和
期刊
近十几年来,放射治疗技术发展迅速,对给予患者剂量的准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强放射治疗(IMRT)是目前先进的放疗技术之一,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应用广泛[1].在IMRT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命质量的同时,国外也报道了IMRT由于放疗剂量错误而导致的放疗事故[2-3].因此,实施严格的IMRT剂量验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际意义.近年来,IMRT剂量验证新型工具一二维矩阵探测器,由于其能够同时实现
期刊
病变位置表浅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中常需添加组织补偿物以改善剂量分布.目前常用的组织补偿物包括由厂家提供的固体水补偿物和自制猪皮补偿物,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不易保存以及与患者皮肤贴合度差而无法起到剂量补偿作用的问题.本研究介绍一种目前在口腔科常用的制模材料——红蜡片来制作放射治疗组织补偿物。
期刊
目的 比较鼻咽癌常规和超分割后加速放疗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方法 20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人常规组和超分割后加速放疗组,鼻咽原发灶采用60Coγ射线或6MVX射线外照射,常规组70 Gy/35次/7周,超分割后加速放疗组前4周采用超分割1.2 Gy/次,剂量为48 Gy/40次,后2周加速超分割1.5 Gy/次,剂量为30 Gy/20次,均为2次/d,间隔≥6 h,5 d/周.
随着核技术在各方面应用的普及,核、辐射事故发生的潜在危险也在增加,一年前发生的福岛核事故使很多人改变了对核能利用的态度,即使平民百姓也有可能受到核事故产生的电离辐射的威胁[1].当核、福射事故的剂量达到1.5~4.5 Gy时,就可能会引起人体的生物效应,导致放射性疾病综合征.为了进行合理有效的医学应急处理,事故后进行快速准确的剂量重建,对事故现场人群的受照水平进行筛查是非常关键的一步[2]。
期刊
目的 测量和分析Varian Clinac 21EX型加速器感生放射性,提出具体的辐射防护建议和方法.方法 模拟放疗技师工作环境,检测15 MV X射线感生放射性随不同射野面积、剂量、时间、摆位间距的变化及高能电子线(12、16、20 MeV)感生放射性随时间的变化.结果 高能X射线的感生放射性基本不受射野面积影响,随出束剂量的增加而升高(r =0.930,P<0.05),随出束停止时间的增加而降
期刊
我国放射生物剂量学知名专家、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金璀珍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7月4日零时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期刊
目的 探讨2,2-二甲基四氢噻唑盐酸盐(抗放利)对辐射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采集健康人外周血,分为健康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抗放利防护组.照射剂量为2 Gy.抗放利防护组分0.2、0.5、1、2 mmol/L 4个浓度组,于照前30 min给药.通过染色体畸变分析、微核及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观察抗放利对辐射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损伤的防护作用.结果 各浓度抗放利防护组与单纯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