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银杏(Ginkgo biloba Linn),又名白果,稀珍名贵,用途广泛,是一种重要的干果和木本药材树种,被誉为“植物界的熊猫”。其种子具有滋补和治疗疾病的功效;木材材质优良,经久耐用,是家具和雕刻的良材;树姿挺拔雄伟,秋季叶色金黄,是重要的园林风景绿化美化树种;银杏生命力强,寿命绵长,一次栽植,永续得益。因此,加快发展,综合开发银杏资源,对增加经济收益、优化美化绿化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中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银杏的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希望为银杏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银杏;栽培;技术
银杏树为落叶乔木,叶扇形,在长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球花单性,雌雄异株。种子核果状。生长较慢,寿命极长,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适于生长在水热条件比较优越的亚热带季风区。土壤为黄壤或黄棕壤,pH值5~6。初期生长较慢,蒙蘖性强。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动展叶,4月上旬至中旬开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子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落叶。银杏树具有欣赏,经济,药用价值,全身是“宝”。银杏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因此被当作植物界中的“活化石”。由于银杏树所具有的诸多优势,现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将银杏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园地选择
根据银杏生长习性和特点,栽植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中性至微酸性土壤,地下水位1.5米以下,交通方便的平原或山地阳坡或半阳坡建园。
2.苗木选择
良种壮苗是实现银杏高产的基础。应选择顶芽健壮、侧芽饱满充实,无病虫害,侧根多,主根长30厘米以上,当年新梢长30厘米以上的嫁接苗(雌株为主,少量雄株作为授粉树)。
3.栽植时间
银杏栽植季节有秋冬季和春季。秋冬季栽植一般在10~11月落叶后进行,此时期栽植苗木根系恢复期长,利于成活。春栽一般在萌芽前进行,常因地上生长快而地下生长慢,导致栽植成活率不如秋冬季高。
4.栽植方法
栽植银杏应按照“深穴、足肥、浅栽、踏实”的原则进行栽植。无论什么样的土壤,均得挖大穴,然后用适量腐熟土杂肥和土混合分层填入并踩实,浅栽高培土,以利固定树体,保墒保温,给以后生长打下良好基础。定植后及时浇1次透墒定根水,以提高成活率。同时要注意,银杏属雌雄异株树种,要达到高产稳产,应合理配置授粉树。选择花期长、花粉量大、花期基本与雌树一致的雄株,一般按5%(即20∶1)的比例配置,配置方式多采用中心式,并将雄株配置在银杏园常年主风方向的上方,这样有利于风媒传粉。
5.园地管理
新植银杏园,行间可间套作中草药、豆类、大姜及矮秆作物。松土除草,筑高树盘,防止积水。冬季深翻土壤,以利于土壤风化和理化性状改良。根据银杏需肥规律,每年施肥5次以上,分别是春施催芽肥、初夏施壮枝肥、秋后施基肥和生长季追肥(2次以上)等。4月上旬至5月中旬是树体生长旺季,应每半个月追施1次硫酸钾复合肥,每100千克水中加入1千克复合肥随水灌施,遇阴雨天气沟施。5月下旬,增施磷、钾肥壮枝,追肥以磷肥、硫酸钾复合肥为主,株施30~60克。同时,生长季叶面喷施0.5%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溶液,每月1次。秋施基肥,在树冠外缘两侧挖施肥沟,沟长0.5~1.5米、宽0.3~0.4米、深0.5~0.8米,大小依树龄长短而定,挖出细根为止,东西、南北逐年轮换挖沟,沟挖好后把腐熟有机肥(15~30千克/株)、硫酸钾复合肥(100~500克/株)与表土拌匀施入,并覆土浇水。银杏对土壤水分要求较严,耐旱忌涝,雨季应及时排除园内积水。旱季应根据需要适时适量浇水。
6.花果管理
6.1人工授粉 银杏为雌雄异株风媒传粉果树,授粉量不足时产量低,所以人工辅助授粉是重要的增产措施。3月底至4月初,当雄花序由青绿色转为淡黄色,花序微微下垂并有个别花开始散粉时即可采集,采后摊放在白纸上,置于26℃恒温室内或阳光下暴晒1~2天,待花药开裂出粉后,过0.5毫米细筛取得花粉,用吸湿剂进一步吸干水分,然后包成小包放入干燥器内,干燥后储藏于冰箱备用(5天内使用效果最佳)。4月上中旬,当雌花尖端珠孔出现传粉滴时为最佳授粉期,选择无雾、无露水的晴天采用树冠喷雾法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6.2人工疏果 銀杏进入盛果期后,结果增多,为确保丰产稳产,应进行合理疏果。对过量挂果的枝条,当幼果果径达0.2~0.3厘米(如绿豆大小)时,按每丛短枝挂果1~2个的标准,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人工疏果。
7.树体管理
7.1整形修剪 果用银杏定植后,按照“主枝粗壮,数量适当;树冠开张,通风透光;以干定冠,枝多不乱”的原则进行整形修剪,以保持丰产树形。树形主要有开心形、主干疏层形,由于后者生产中很少采用,故这里只讲前者。开心形成形早,产量上升快,是最常用的树形;一般嫁接苗定干高度为0.6~0.8米,第一分枝与主干夹角控制在30~35°,共培养2~3个主枝。坚持冬剪为主、夏剪为辅,冬剪时短剪细弱枝、疏除病枯枝、回缩下垂枝等;夏剪采取拉枝、扭枝、抹芽、环剥倒贴皮、摘心等手段,保持树冠有形不乱,使养分集中在结果枝上,促进结果枝发育。
7.2 除萌 银杏萌生性强,建园后应及时铲除根部萌苗,以减少养分浪费。于每年4~7月间,扒开有萌苗的树盘土层,从基部铲除萌条,待愈伤组织形成后再回填培土。
8.防治病虫害 银杏主要病害有叶枯病等,虫害有金龟子、超小卷叶蛾、木蛾等。叶枯病在银杏成年树、弱树上发病重,防治方法是加强土肥水管理,控制树体负荷量,增强树势;6~7月喷50%多菌灵500~800倍液,8~9月喷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600倍液,间隔15天1次,连喷2~3次。4月上旬至5月上旬金龟子为害时,在傍晚用10%吡虫啉1500~2000倍液喷杀,间隔7天1次,连喷2~3次。银杏超小卷叶蛾成虫羽化盛期,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0倍液喷干;5月上旬幼虫为害期,喷10%吡虫啉1500~2000倍液1~2次防治。6月上旬至7月上旬木蛾幼虫为害期,喷10%吡虫啉1500~2000倍液,7天1次,连喷2次;冬季用铁丝插入蛀洞刺杀幼虫。
9.果实采收与采后管理
9.1果实采收 当外果皮由青绿色变为淡黄或橙黄色,果肉由硬变软,白粉由暗变明,皱褶由少变多,并有少量果实开始自然落下时即可采收,一般用竹竿击落,采收后要及时进行脱皮、漂白处理。可将果实堆成30~40厘米厚的堆,覆湿作物秸秆等,2~3天后外果皮腐烂,用手搓或用木棍敲击使外果皮脱落,然后在漂白液中浸泡5~6分钟,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分级装袋后储藏(温度1~4℃、相对湿度50%~60%的冷库中可储存1年,自然条件下可储存6个月)或出售。
9.2 采后树体管理 果实采收后,要及时铲除园内杂草,剪除病虫技,给树体补充水肥,追施有机肥,改善土壤条件,促进树势恢复、花芽分化,以确保翌年丰产稳产。
参考文献:
[1] 王华田,孙明高,皇甫桂月,等.银杏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15(12):12-14.
[2]叶思群.广东梅州银杏引种栽培技术[J].广东林业科技,2014(26):99-103.
(作者单位:湖南省平江县林业局)
关键词:银杏;栽培;技术
银杏树为落叶乔木,叶扇形,在长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球花单性,雌雄异株。种子核果状。生长较慢,寿命极长,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适于生长在水热条件比较优越的亚热带季风区。土壤为黄壤或黄棕壤,pH值5~6。初期生长较慢,蒙蘖性强。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动展叶,4月上旬至中旬开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子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落叶。银杏树具有欣赏,经济,药用价值,全身是“宝”。银杏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因此被当作植物界中的“活化石”。由于银杏树所具有的诸多优势,现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将银杏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园地选择
根据银杏生长习性和特点,栽植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中性至微酸性土壤,地下水位1.5米以下,交通方便的平原或山地阳坡或半阳坡建园。
2.苗木选择
良种壮苗是实现银杏高产的基础。应选择顶芽健壮、侧芽饱满充实,无病虫害,侧根多,主根长30厘米以上,当年新梢长30厘米以上的嫁接苗(雌株为主,少量雄株作为授粉树)。
3.栽植时间
银杏栽植季节有秋冬季和春季。秋冬季栽植一般在10~11月落叶后进行,此时期栽植苗木根系恢复期长,利于成活。春栽一般在萌芽前进行,常因地上生长快而地下生长慢,导致栽植成活率不如秋冬季高。
4.栽植方法
栽植银杏应按照“深穴、足肥、浅栽、踏实”的原则进行栽植。无论什么样的土壤,均得挖大穴,然后用适量腐熟土杂肥和土混合分层填入并踩实,浅栽高培土,以利固定树体,保墒保温,给以后生长打下良好基础。定植后及时浇1次透墒定根水,以提高成活率。同时要注意,银杏属雌雄异株树种,要达到高产稳产,应合理配置授粉树。选择花期长、花粉量大、花期基本与雌树一致的雄株,一般按5%(即20∶1)的比例配置,配置方式多采用中心式,并将雄株配置在银杏园常年主风方向的上方,这样有利于风媒传粉。
5.园地管理
新植银杏园,行间可间套作中草药、豆类、大姜及矮秆作物。松土除草,筑高树盘,防止积水。冬季深翻土壤,以利于土壤风化和理化性状改良。根据银杏需肥规律,每年施肥5次以上,分别是春施催芽肥、初夏施壮枝肥、秋后施基肥和生长季追肥(2次以上)等。4月上旬至5月中旬是树体生长旺季,应每半个月追施1次硫酸钾复合肥,每100千克水中加入1千克复合肥随水灌施,遇阴雨天气沟施。5月下旬,增施磷、钾肥壮枝,追肥以磷肥、硫酸钾复合肥为主,株施30~60克。同时,生长季叶面喷施0.5%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溶液,每月1次。秋施基肥,在树冠外缘两侧挖施肥沟,沟长0.5~1.5米、宽0.3~0.4米、深0.5~0.8米,大小依树龄长短而定,挖出细根为止,东西、南北逐年轮换挖沟,沟挖好后把腐熟有机肥(15~30千克/株)、硫酸钾复合肥(100~500克/株)与表土拌匀施入,并覆土浇水。银杏对土壤水分要求较严,耐旱忌涝,雨季应及时排除园内积水。旱季应根据需要适时适量浇水。
6.花果管理
6.1人工授粉 银杏为雌雄异株风媒传粉果树,授粉量不足时产量低,所以人工辅助授粉是重要的增产措施。3月底至4月初,当雄花序由青绿色转为淡黄色,花序微微下垂并有个别花开始散粉时即可采集,采后摊放在白纸上,置于26℃恒温室内或阳光下暴晒1~2天,待花药开裂出粉后,过0.5毫米细筛取得花粉,用吸湿剂进一步吸干水分,然后包成小包放入干燥器内,干燥后储藏于冰箱备用(5天内使用效果最佳)。4月上中旬,当雌花尖端珠孔出现传粉滴时为最佳授粉期,选择无雾、无露水的晴天采用树冠喷雾法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6.2人工疏果 銀杏进入盛果期后,结果增多,为确保丰产稳产,应进行合理疏果。对过量挂果的枝条,当幼果果径达0.2~0.3厘米(如绿豆大小)时,按每丛短枝挂果1~2个的标准,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人工疏果。
7.树体管理
7.1整形修剪 果用银杏定植后,按照“主枝粗壮,数量适当;树冠开张,通风透光;以干定冠,枝多不乱”的原则进行整形修剪,以保持丰产树形。树形主要有开心形、主干疏层形,由于后者生产中很少采用,故这里只讲前者。开心形成形早,产量上升快,是最常用的树形;一般嫁接苗定干高度为0.6~0.8米,第一分枝与主干夹角控制在30~35°,共培养2~3个主枝。坚持冬剪为主、夏剪为辅,冬剪时短剪细弱枝、疏除病枯枝、回缩下垂枝等;夏剪采取拉枝、扭枝、抹芽、环剥倒贴皮、摘心等手段,保持树冠有形不乱,使养分集中在结果枝上,促进结果枝发育。
7.2 除萌 银杏萌生性强,建园后应及时铲除根部萌苗,以减少养分浪费。于每年4~7月间,扒开有萌苗的树盘土层,从基部铲除萌条,待愈伤组织形成后再回填培土。
8.防治病虫害 银杏主要病害有叶枯病等,虫害有金龟子、超小卷叶蛾、木蛾等。叶枯病在银杏成年树、弱树上发病重,防治方法是加强土肥水管理,控制树体负荷量,增强树势;6~7月喷50%多菌灵500~800倍液,8~9月喷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600倍液,间隔15天1次,连喷2~3次。4月上旬至5月上旬金龟子为害时,在傍晚用10%吡虫啉1500~2000倍液喷杀,间隔7天1次,连喷2~3次。银杏超小卷叶蛾成虫羽化盛期,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0倍液喷干;5月上旬幼虫为害期,喷10%吡虫啉1500~2000倍液1~2次防治。6月上旬至7月上旬木蛾幼虫为害期,喷10%吡虫啉1500~2000倍液,7天1次,连喷2次;冬季用铁丝插入蛀洞刺杀幼虫。
9.果实采收与采后管理
9.1果实采收 当外果皮由青绿色变为淡黄或橙黄色,果肉由硬变软,白粉由暗变明,皱褶由少变多,并有少量果实开始自然落下时即可采收,一般用竹竿击落,采收后要及时进行脱皮、漂白处理。可将果实堆成30~40厘米厚的堆,覆湿作物秸秆等,2~3天后外果皮腐烂,用手搓或用木棍敲击使外果皮脱落,然后在漂白液中浸泡5~6分钟,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分级装袋后储藏(温度1~4℃、相对湿度50%~60%的冷库中可储存1年,自然条件下可储存6个月)或出售。
9.2 采后树体管理 果实采收后,要及时铲除园内杂草,剪除病虫技,给树体补充水肥,追施有机肥,改善土壤条件,促进树势恢复、花芽分化,以确保翌年丰产稳产。
参考文献:
[1] 王华田,孙明高,皇甫桂月,等.银杏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15(12):12-14.
[2]叶思群.广东梅州银杏引种栽培技术[J].广东林业科技,2014(26):99-103.
(作者单位:湖南省平江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