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来源 :农村科学实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q1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是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基础性行业。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先进性逐步提高,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活动地高效进行。生物技术则是一种具有时代意义,且在生物学研究方面具有着重大意义的新型农业生产技术。通过将其应用到现代农业生产中,大幅度提升了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率,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活动有序、健康进行。本文分析了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其他文献
黑龙江有肥沃的黑土地,适合大豆生长,这使黑龙江省成为我国大豆主要产地之一.然而,近年来农民所种大豆产量和效益相对较低,这既不利于大豆产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东北黑土地的有
本文以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农民收入为研究对象,分析乡村旅游对农民增收的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根据2005年至2018年安徽省的面板数据,对安徽省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民收入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安徽省的旅游发展,尤其是旅游收入的增加,对居民减少贫困产生了良好影响。旅游投资、GDP旅游收入的比例、国内游客的年增长率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有正面影响。要实现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全面增加农民收入,应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提高当地农民参与度和受益性。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民生问题,三农问题涉及到的人口数量多、范围大,对于我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甘肃茶区因其区位劣势而面临种种困局,其中一项是茶园结构大多为山地老茶园,无性系茶苗栽植成活率低,由此造成茶叶产量较低、品质不够优质以及无法带来高收益等.基于此,探究
本文运用辽宁省49个区县(县级市)2002至2016年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对辽宁省扶贫改革试验区的政策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借鉴“双重差分模型”的计量方法评估扶贫改革试验区对县域经
目前,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森林病虫害严重威胁了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更影响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如果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做不到位,就会造成森林资源的损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探讨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对维持良好的林业生态系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环境监测的基本目的和宗旨就是生态环境部门人员全面展开针对环境隐患因素的实时监测工作,运用监测仪器来准确识别生态安全隐患,据此给出防控与阻止环境状况恶化的路径对策。新时代的环保工作正在日益显示出重要性,环保工作的全面顺利推进必须不能缺少环境监测业务支撑手段。因此,生态环境部门目前针对环境监测工作必须侧重于探索工作重要性,结合信息化监测平台来探析环境监测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目的 ]研究喀斯特白云岩区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及分布规律,为石漠化地区植被快速恢复和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白云岩草地、灌丛、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4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1月利用网格法分0~10 cm和10~20 cm土层进行土壤取样并分析,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土壤水分含量及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 ](1)除草地和人工林之间差
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具有显著的社会性、公益性特征。然而现阶段各大传媒组织,乃至政府部门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还处在一个模糊层面,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方面有所欠缺,广大群众更是无法认识和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及紧迫性。缺少专业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尚未真正实现全社会参与。
[目的]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LiDAR)点云数据提取杉木树冠上部结构参数(树冠顶点、树高、冠幅和上部冠长),并进行树冠上部外轮廓模拟与可视化,为树种识别提供树木冠形特征。[方法]利用LASTools开源工具从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生成无孔洞的冠层高度模型,使用LiDAR360软件,采用局部最大值法检测树冠顶点,基于CHM种子点对点云进行单木分割,并在ArcGIS下手动选取杉木单株点云样本,用Python编程对“欠分割”样本进行单木纯化(之后全部编程方式自动化处理);提取纯化后单株样本的树冠上部结构参数(树冠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