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年前,一对年轻夫妻在生下了女儿后,因为太穷无力抚养,只能无奈地将女儿丢弃在一汽车配件厂门口。最终,女儿被这家汽配厂老板收养。
因为忍不住心中的思念。这对夫妻一起来到这家汽配厂,潜伏在女儿的身边打工。这一潜伏就是16年。经常能看到女儿,却始终无法与她相认。对于这对夫妻来说,是一种怎样的痛苦折磨?
血浓于水啊,遗弃之后又选择“潜伏”
张金平和邓秀芝都是浙江省宁波象山人,1993年,刚过而立之年的这对夫妻带着11岁的儿子来到宁波打工。当时邓秀芝已经有孕在身。张金平靠干临时工为生。
当年10月,邓秀芝生下了一个女儿,但不幸的是。把妻女接出医院后,张金平几乎身无分文了。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张金平跟妻子商量:“我们把女儿送人好吗?”
闻听此言,邓秀芝顿时红了眼睛,她非常舍不得,可她也知道。家里根本没有钱。养不活这个女儿啊!这天晚上,夫妻俩躺在床上商量了一夜,终于哭着做出了把女儿送人的决定。半个小时后,他们走到一家汽车配件厂的门口。他们多少了解一点这家老板的情况,便把篮子放在汽配厂门口,再在附近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躲起来,想看看究竟是谁抱走了女儿。
半个小时后,汽配厂的门打开了,老板王中兴走出门来,突然看到篮子里的孩子,他大吃一惊,赶紧冲着厂里喊:“周小文。你快来看,有个孩子!”
妻子周小文闻声而出,稍作犹豫后。他们把这个女婴抱回了家。看到女儿被抱走,邓秀芝对丈夫说:“这家人条件很好,女儿今后能过上好日子了,我们应该为她感到高兴!”话虽如此。夫妻俩一路哭着回到了家中。
王中兴和周小文已有了两个孩子,这个突然出现的女婴让他们很意外,他们将女婴送到了儿童福利院。王中兴一直跟福利院保持着联系,得知迟迟没人认领女婴,夫妻俩商量后,将这个女婴领回了家。
天下突然掉下一个女儿,已过40岁的王中兴夫妇很是开心,他们给女婴起名为王新,他们把小王新当成了心肝宝贝。
回家后的张金平夫妇调整心情后,分别找到了工作,准备重新开始生活。但他们很快发现,多少个夜晚,躺在床上始终无法入睡的张金平总会听到妻子在低声地抽泣。
张金平原本打算在家里回避这个话题,但他发现根本没有用,终于,一个想法涌上了心头。把孩子送走半个月后的那个晚上,他对邓秀芝说:“我们在哪都是打工,既然想女儿,为何不去抱走了女儿的老板家打工?”
“这合适吗?”突然听到这个提议。邓秀芝多少有点震惊。
“我们又不打算认女儿,只是远远地看看她就行了,不会有问题的!”张金平这样告诉妻子。
邓秀芝答应了,只要能看到女儿,让她做什么都愿意。
第二天上午,张金平夫妇来到了王中兴的汽车配件厂,找到王老板并告诉他,他们很需要一份工作养家,工资再低都无所谓,请求王中兴能够留下他们。
尽管汽配厂并不缺人。但看到这对夫妇可怜巴巴的样子,一向热心助人的王中兴犹豫片刻后,还是答应留下他们。为了报答王中兴,一进汽配厂,他们就卖命干活。王中兴一家人就生活在工厂里,但因为王新太小,最初那段时间,他们几乎从不把她带到生产车间来。
张金平和妻子等了半个多月,始终没有发现女儿的身影,他们多少有些失望,但因为怕露出破绽,所以从不敢把失望的情绪表现出来。
真相暴露后,两家父母联手抚养丢弃女儿
12月2日下午,张金平正在车间里忙碌着,突然发现老板娘周小文抱着小王新出现在了不远处,他顿时激动起来。邓秀芝抬头一看,顿时张大了嘴巴!出于本能,她立即打算放下手中的活冲上去看女儿,但她很快控制住了情绪,她主动跟老板娘打起了招呼:“这是你女儿?”
“是的,她长得可漂亮了!”周小文一边说,一边抱着孩子走到邓秀芝面前。
小王新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冲着邓秀芝笑。邓秀芝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小王新,过了好一会,她实在忍不住了,开口说:“她太可爱了,我可以抱抱她吗?”
听到有人夸奖女儿,周小文很是开心,连声说:“当然可以!”
邓秀芝把手放在衣服上擦了又擦,然后伸手抱过小王新,小王新并不怕生,依然睁着大眼睛看着邓秀芝,张金平看到这一幕,怕妻子情绪失控,赶紧跑来扶住她。
邓秀芝紧紧地抱着孩子,身体微微颤抖着,眼睛湿湿的,但她还是拼命控制住了自己,过了一会,她艰难地把孩子还给了周小文:“太可爱了,难怪你们这么喜欢她……”
周小文抱着王新走了,看着她们的背影。邓秀芝的表情异常呆滞,张金平提醒她:“快干活,不能这样反常!”
邓秀芝总算回过神来,继续干活,接下来的每一分钟,对她来说都是煎熬……
好不容易熬到下班,邓秀芝一路哭着回到家,连晚饭都不肯吃,张金平知道妻子思念女儿,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只能陪着流泪。
第二天一早,邓秀芝收拾好心情。跟往常一样去上班了,她很想再看看女儿。这一天,小王新没有出现。第三天,周小文又抱着王新出现在了车间里,张金平和邓秀芝又经受了一次内心的折磨。
张金平非常担心老板夫妇对妻子的反常表现产生怀疑,但渐渐地。他发现担心是多余的。周小文坚定地认为,是因为小王新太可爱了,才让人这么喜欢……
小王新一天天长大,她会走路,会说话了,在张金平夫妇面前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终于,又一次出现在邓秀芝面前时,她清脆地喊了一声“阿姨”。这声“阿姨”让邓秀芝再次情绪失控,为了不让人发现,她只能悄悄转过头去,抹了一把眼泪。
这个晚上,邓秀芝回到家后,哭着说:“我实在受不了这种煎熬了,我要跟他们说出真相,把女儿要回来!”
“不能这么做,老板一家给王新提供了那么好的生活条件,他们是真心爱她的,做人不能这样……”张金平赶紧阻止妻子。
邓秀芝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她也只是说说而已。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跟王新更亲近一点呢?张金平想到了请客。小王新两岁多了,一个周末下班前,张金平主动找到了老板。
“王总,这两年来,你们对我们夫妻太照顾了,我们感激不尽,明天中午,我们想请你们一家人吃顿饭。表示感谢……”
王中兴再三推辞,张金平却异常坚持,看他的态度很诚恳,王中兴答应了,并表示要把王新带上,这正中张金平的下怀。
第二天一大早,张金平夫妇就忙了起来,邓秀芝又给王新买了一个洋娃娃。11点多,王中兴夫妇带着小王新,敲开张金平的家门后,多少有些吃惊:这菜,准备得也太丰盛了吧!
两家人热热闹闹地吃起了饭。酒足饭饱,该告辞了,邓秀芝拿出特意准备的洋娃娃,送给了小王新,看着小王新灿烂的笑脸,他们也异常开心。
此后,张金平夫妇每隔一段时 间,就会邀请王中兴夫妇带上小王新到自己家吃饭,他们为此想出了很多借口:感谢老板涨工资:今天我过生日,在这里没有朋友,所以请你们吃饭……
一来二去,王中兴心里渐渐产生了怀疑,这对夫妻都是打工者,挣点钱不容易,为何拼命要把钱花在内己一家人身上?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不知不觉中,小王新上了小学,而且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张金平夫妇得知后很是开心。他们真的想为女儿做点什么。
2003年8月30日晚,张金平和邓秀芝敲开了王中兴夫妇的门,他们给小王新送来了一大堆书包等学习用晶。都是名牌,比王中兴他们买的还要好!
再三推辞不掉,王中兴夫妇只好收下了。张金平和邓秀芝告辞后,满腹疑虑的周小文首先开口了:“他们怎么对王新这么好?不会是对她有什么想法吧?”
王中兴也连连点头:“是有点不正常,看来我得好好问一问了!”
第三天,把王新送到学校后,王中兴回到工厂,把张金平和邓秀芝叫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同时喊来了妻子周小文。
“你们为何对王新那么好?究竟有什么隐情?”王中兴开门见山地问。
张金平赶紧否认:“因为王新实在太可爱了,我们太喜欢她了,没有隐情!”
尽管张金平连声解释,王中兴并不相信。僵持了半个小时后,邓秀芝终于忍不住了,含泪说出实话:“因为王新是我们的女儿,当年我们养不起她,所以才丢在你们工厂门口的!”
王中兴顿时张大了嘴巴,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个事实:“这怎么可能?”
在邓秀芝说出了当时孩子的特征后,王中兴终于相信了这个事实一“这么说,你们这么些年,就是为了她,才留在我们厂里打工的?”
“是的,知道老板你们一家对她都很好。所以我们一直不敢说出这个事实,怕影响到她的生活……能够每天看到她,我们已经很满足了!”邓秀芝哭着说。
王中兴和周小文都愣住了,为了这对夫妻对女儿的爱。沉默了半天后,王中兴想,事情究竟该怎么办呢?他主动跟张金平夫妇商量,问要不要告诉小王新这个事实。
“不能告诉她,我们不希望影响她的成长,这违背了我们的初衷!”张金平赶紧说。
最终,这两对父母达成一致意见:暂时隐瞒真相,暗地里一起抚养、教育女儿。
对簿公堂后,还是亲亲一家人
此后,每隔两个星期,王中兴夫妇就会带上女儿到张金平家做客,在张家一呆就是半天。一开始,王新还喜欢去张叔叔家玩,但时间长了之后,她就有了意见,她更喜欢去公园和游乐场,张叔叔家的小屋,实在太没意思了。
终于,在王中兴又一次要带王新去看望张叔叔的时候,王新发起了脾气:“不去,我要去公园!”看到女儿不肯听自己的话,王中兴生气地打了她一巴掌,这是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打女儿啊!尽管心疼,他还是硬着头皮说:“不去看张叔叔他们,我就揍你!”
王新被爸爸的举动吓坏了,她哭着连连点头:“我去。我去还不行吗!”
这以后,每隔两周去一次张叔叔家,成了王中兴一家雷打不动的任务……
当年刚收养小王新的时候,王中兴的汽配厂只有二三十号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张金平夫妇非常感激王老板一家的善良。他们把工厂当成了家。工作非常卖力。王中兴也没有亏待他们,把他们提拔成管理人员,工资也一涨再涨。
不久,张金平夫妇的儿子到加拿大留学。儿子出国后,他们更加在乎王新了,招待女儿的那一天,成了他们最大的节日。
一开始,王新对张金平夫妇印象一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张叔叔和邓阿姨,他们总是牢牢记得她的生日。会在第一时间给她送上礼物;她每次取得一点进步,他们都会真诚地夸奖她……最重要的是。她感觉跟他们很有缘。越看越觉得亲切。
一次又一次。邓秀芝对张金平说:“真想听她喊一声妈啊……”他们多次考虑过把真相告诉女儿,但想来想去。为了不影响女儿的成长,他们还是选择了继续隐瞒这个事实,独自承受着这相见却不能相认的痛苦折磨。
2007年,张金平夫妇的儿子在加拿大大学毕业,并在当地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稳定下来后,儿子给张金平夫妇打电话,希望他们申请移民。
张金平夫妇不愿意离开王新,他们拒绝了,然而,儿子却一再要求他们移民。2008年12月,他们终于被说服了。可是难题很快又来了:如果就这样离开,今后一辈子都可能看不到女儿了!在犹豫了几天后,邓秀芝终于开口跟张金平说:“要不,我们跟王老板商量一下,让我们带女儿一起出国?”
尽管觉得多少有点对不起老板夫妇,但因为实在舍不得女儿,张金平在犹豫了两天后。还是同意了这个办法。
2009年春节刚过,张金平主动找到了王中兴,提起了这件事:“我们想去加拿大定居,你能让我们把王新也带走吗?我们实在舍不得她,而且出国对她今后的发展也有好处……”
突然听到这个建议,已经年近6旬的王中兴异常震惊,说:“不行,她是我的女儿,我绝对不会同意!”
王中兴强硬地拒绝了张金平的要求,张金平离开后,他立即把这事告诉了周小文,周小文一听就哭了:“我死也不会同意的!”
王中兴的拒绝完全在张金平意料之中。他希望通过真诚感动他们,让他们放手。可是无论他如何恳求,王中兴夫妇就是不同意。实在没有办法,只剩下起诉这一招了。尽管万分愧疚,但认回女儿的念头战胜了一切,2009年6月28日,张金平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接到起诉书以后,王中兴夫妇知道这件事不能再隐瞒下去了,那天晚上,他们把女儿叫到身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王新。
16岁的王新突然听到这个消息。异常震惊,她说:“爸爸,我现在思绪很乱,让我安静两天好吗?”
那两天,王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停地回想往事,对于王中兴夫妇,她越想越觉得感激,如果没有他们,她就不会有今天:但对亲生父母,她同样充满了感激:他们为了自己,竟然能够“潜伏”在这家工厂整整16年,这还不是爱吗?
渐渐地,王新心里有了主意。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她变得比以往更乖巧了。每天都变着法子逗王中兴夫妇开心。
2009年9月17日,法院对这一起特殊的收养案件进行调解。调解现场,法官询问王新意见如何。深深地呼吸了一口后,王新开口了:“他们都是我的父母。我同样爱他们。我跟王爸爸他们已经生活了好些年,接下来。我想跟亲生的爸爸妈妈也生活一段时间,以回报他们的爱……”
听到女儿的选择,王中兴夫妇尽管异常难过,还是当庭表示。他们尊重女儿的选择,愿意解除收养关系。
含着泪,王中兴在调解书上签下了名字,签完名后。王新哭着喊了一声“爸爸”,然后扑到了王中兴的怀里,一家三口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跟亲生爸爸妈妈在一起后,要听他们的话,好好孝顺他们。这些年,他们为你付出了很多……”王中兴尽管异常不舍,还是这么嘱咐道。听到他的话。张金平再也忍不住了,说:“我向你们保证,今后,我每年都会带女儿回来看望你们的,你们永远都是我们的恩人,而且,我们会让王新继续姓王,以表达对你们养育之恩的感激……”
听着亲爸爸的话,王新又哭着对张金平和邓秀芝喊了一声:“爸爸,妈妈!”
这声呼唤又让张金平夫妇流出了眼泪。两家人紧紧拥在了一起,那场景,根本不像刚刚打了官司,而像是久别重逢。
目前,王新正在办理出国手续,这段时间。她依然住在王爸爸家,她要一直住到离开中国,去加拿大的那一天,这段时间里,她要好好对王爸爸王妈妈尽一点孝道……
(责编 朱茂星)
因为忍不住心中的思念。这对夫妻一起来到这家汽配厂,潜伏在女儿的身边打工。这一潜伏就是16年。经常能看到女儿,却始终无法与她相认。对于这对夫妻来说,是一种怎样的痛苦折磨?
血浓于水啊,遗弃之后又选择“潜伏”
张金平和邓秀芝都是浙江省宁波象山人,1993年,刚过而立之年的这对夫妻带着11岁的儿子来到宁波打工。当时邓秀芝已经有孕在身。张金平靠干临时工为生。
当年10月,邓秀芝生下了一个女儿,但不幸的是。把妻女接出医院后,张金平几乎身无分文了。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张金平跟妻子商量:“我们把女儿送人好吗?”
闻听此言,邓秀芝顿时红了眼睛,她非常舍不得,可她也知道。家里根本没有钱。养不活这个女儿啊!这天晚上,夫妻俩躺在床上商量了一夜,终于哭着做出了把女儿送人的决定。半个小时后,他们走到一家汽车配件厂的门口。他们多少了解一点这家老板的情况,便把篮子放在汽配厂门口,再在附近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躲起来,想看看究竟是谁抱走了女儿。
半个小时后,汽配厂的门打开了,老板王中兴走出门来,突然看到篮子里的孩子,他大吃一惊,赶紧冲着厂里喊:“周小文。你快来看,有个孩子!”
妻子周小文闻声而出,稍作犹豫后。他们把这个女婴抱回了家。看到女儿被抱走,邓秀芝对丈夫说:“这家人条件很好,女儿今后能过上好日子了,我们应该为她感到高兴!”话虽如此。夫妻俩一路哭着回到了家中。
王中兴和周小文已有了两个孩子,这个突然出现的女婴让他们很意外,他们将女婴送到了儿童福利院。王中兴一直跟福利院保持着联系,得知迟迟没人认领女婴,夫妻俩商量后,将这个女婴领回了家。
天下突然掉下一个女儿,已过40岁的王中兴夫妇很是开心,他们给女婴起名为王新,他们把小王新当成了心肝宝贝。
回家后的张金平夫妇调整心情后,分别找到了工作,准备重新开始生活。但他们很快发现,多少个夜晚,躺在床上始终无法入睡的张金平总会听到妻子在低声地抽泣。
张金平原本打算在家里回避这个话题,但他发现根本没有用,终于,一个想法涌上了心头。把孩子送走半个月后的那个晚上,他对邓秀芝说:“我们在哪都是打工,既然想女儿,为何不去抱走了女儿的老板家打工?”
“这合适吗?”突然听到这个提议。邓秀芝多少有点震惊。
“我们又不打算认女儿,只是远远地看看她就行了,不会有问题的!”张金平这样告诉妻子。
邓秀芝答应了,只要能看到女儿,让她做什么都愿意。
第二天上午,张金平夫妇来到了王中兴的汽车配件厂,找到王老板并告诉他,他们很需要一份工作养家,工资再低都无所谓,请求王中兴能够留下他们。
尽管汽配厂并不缺人。但看到这对夫妇可怜巴巴的样子,一向热心助人的王中兴犹豫片刻后,还是答应留下他们。为了报答王中兴,一进汽配厂,他们就卖命干活。王中兴一家人就生活在工厂里,但因为王新太小,最初那段时间,他们几乎从不把她带到生产车间来。
张金平和妻子等了半个多月,始终没有发现女儿的身影,他们多少有些失望,但因为怕露出破绽,所以从不敢把失望的情绪表现出来。
真相暴露后,两家父母联手抚养丢弃女儿
12月2日下午,张金平正在车间里忙碌着,突然发现老板娘周小文抱着小王新出现在了不远处,他顿时激动起来。邓秀芝抬头一看,顿时张大了嘴巴!出于本能,她立即打算放下手中的活冲上去看女儿,但她很快控制住了情绪,她主动跟老板娘打起了招呼:“这是你女儿?”
“是的,她长得可漂亮了!”周小文一边说,一边抱着孩子走到邓秀芝面前。
小王新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冲着邓秀芝笑。邓秀芝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小王新,过了好一会,她实在忍不住了,开口说:“她太可爱了,我可以抱抱她吗?”
听到有人夸奖女儿,周小文很是开心,连声说:“当然可以!”
邓秀芝把手放在衣服上擦了又擦,然后伸手抱过小王新,小王新并不怕生,依然睁着大眼睛看着邓秀芝,张金平看到这一幕,怕妻子情绪失控,赶紧跑来扶住她。
邓秀芝紧紧地抱着孩子,身体微微颤抖着,眼睛湿湿的,但她还是拼命控制住了自己,过了一会,她艰难地把孩子还给了周小文:“太可爱了,难怪你们这么喜欢她……”
周小文抱着王新走了,看着她们的背影。邓秀芝的表情异常呆滞,张金平提醒她:“快干活,不能这样反常!”
邓秀芝总算回过神来,继续干活,接下来的每一分钟,对她来说都是煎熬……
好不容易熬到下班,邓秀芝一路哭着回到家,连晚饭都不肯吃,张金平知道妻子思念女儿,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只能陪着流泪。
第二天一早,邓秀芝收拾好心情。跟往常一样去上班了,她很想再看看女儿。这一天,小王新没有出现。第三天,周小文又抱着王新出现在了车间里,张金平和邓秀芝又经受了一次内心的折磨。
张金平非常担心老板夫妇对妻子的反常表现产生怀疑,但渐渐地。他发现担心是多余的。周小文坚定地认为,是因为小王新太可爱了,才让人这么喜欢……
小王新一天天长大,她会走路,会说话了,在张金平夫妇面前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终于,又一次出现在邓秀芝面前时,她清脆地喊了一声“阿姨”。这声“阿姨”让邓秀芝再次情绪失控,为了不让人发现,她只能悄悄转过头去,抹了一把眼泪。
这个晚上,邓秀芝回到家后,哭着说:“我实在受不了这种煎熬了,我要跟他们说出真相,把女儿要回来!”
“不能这么做,老板一家给王新提供了那么好的生活条件,他们是真心爱她的,做人不能这样……”张金平赶紧阻止妻子。
邓秀芝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她也只是说说而已。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跟王新更亲近一点呢?张金平想到了请客。小王新两岁多了,一个周末下班前,张金平主动找到了老板。
“王总,这两年来,你们对我们夫妻太照顾了,我们感激不尽,明天中午,我们想请你们一家人吃顿饭。表示感谢……”
王中兴再三推辞,张金平却异常坚持,看他的态度很诚恳,王中兴答应了,并表示要把王新带上,这正中张金平的下怀。
第二天一大早,张金平夫妇就忙了起来,邓秀芝又给王新买了一个洋娃娃。11点多,王中兴夫妇带着小王新,敲开张金平的家门后,多少有些吃惊:这菜,准备得也太丰盛了吧!
两家人热热闹闹地吃起了饭。酒足饭饱,该告辞了,邓秀芝拿出特意准备的洋娃娃,送给了小王新,看着小王新灿烂的笑脸,他们也异常开心。
此后,张金平夫妇每隔一段时 间,就会邀请王中兴夫妇带上小王新到自己家吃饭,他们为此想出了很多借口:感谢老板涨工资:今天我过生日,在这里没有朋友,所以请你们吃饭……
一来二去,王中兴心里渐渐产生了怀疑,这对夫妻都是打工者,挣点钱不容易,为何拼命要把钱花在内己一家人身上?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不知不觉中,小王新上了小学,而且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张金平夫妇得知后很是开心。他们真的想为女儿做点什么。
2003年8月30日晚,张金平和邓秀芝敲开了王中兴夫妇的门,他们给小王新送来了一大堆书包等学习用晶。都是名牌,比王中兴他们买的还要好!
再三推辞不掉,王中兴夫妇只好收下了。张金平和邓秀芝告辞后,满腹疑虑的周小文首先开口了:“他们怎么对王新这么好?不会是对她有什么想法吧?”
王中兴也连连点头:“是有点不正常,看来我得好好问一问了!”
第三天,把王新送到学校后,王中兴回到工厂,把张金平和邓秀芝叫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同时喊来了妻子周小文。
“你们为何对王新那么好?究竟有什么隐情?”王中兴开门见山地问。
张金平赶紧否认:“因为王新实在太可爱了,我们太喜欢她了,没有隐情!”
尽管张金平连声解释,王中兴并不相信。僵持了半个小时后,邓秀芝终于忍不住了,含泪说出实话:“因为王新是我们的女儿,当年我们养不起她,所以才丢在你们工厂门口的!”
王中兴顿时张大了嘴巴,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个事实:“这怎么可能?”
在邓秀芝说出了当时孩子的特征后,王中兴终于相信了这个事实一“这么说,你们这么些年,就是为了她,才留在我们厂里打工的?”
“是的,知道老板你们一家对她都很好。所以我们一直不敢说出这个事实,怕影响到她的生活……能够每天看到她,我们已经很满足了!”邓秀芝哭着说。
王中兴和周小文都愣住了,为了这对夫妻对女儿的爱。沉默了半天后,王中兴想,事情究竟该怎么办呢?他主动跟张金平夫妇商量,问要不要告诉小王新这个事实。
“不能告诉她,我们不希望影响她的成长,这违背了我们的初衷!”张金平赶紧说。
最终,这两对父母达成一致意见:暂时隐瞒真相,暗地里一起抚养、教育女儿。
对簿公堂后,还是亲亲一家人
此后,每隔两个星期,王中兴夫妇就会带上女儿到张金平家做客,在张家一呆就是半天。一开始,王新还喜欢去张叔叔家玩,但时间长了之后,她就有了意见,她更喜欢去公园和游乐场,张叔叔家的小屋,实在太没意思了。
终于,在王中兴又一次要带王新去看望张叔叔的时候,王新发起了脾气:“不去,我要去公园!”看到女儿不肯听自己的话,王中兴生气地打了她一巴掌,这是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打女儿啊!尽管心疼,他还是硬着头皮说:“不去看张叔叔他们,我就揍你!”
王新被爸爸的举动吓坏了,她哭着连连点头:“我去。我去还不行吗!”
这以后,每隔两周去一次张叔叔家,成了王中兴一家雷打不动的任务……
当年刚收养小王新的时候,王中兴的汽配厂只有二三十号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张金平夫妇非常感激王老板一家的善良。他们把工厂当成了家。工作非常卖力。王中兴也没有亏待他们,把他们提拔成管理人员,工资也一涨再涨。
不久,张金平夫妇的儿子到加拿大留学。儿子出国后,他们更加在乎王新了,招待女儿的那一天,成了他们最大的节日。
一开始,王新对张金平夫妇印象一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张叔叔和邓阿姨,他们总是牢牢记得她的生日。会在第一时间给她送上礼物;她每次取得一点进步,他们都会真诚地夸奖她……最重要的是。她感觉跟他们很有缘。越看越觉得亲切。
一次又一次。邓秀芝对张金平说:“真想听她喊一声妈啊……”他们多次考虑过把真相告诉女儿,但想来想去。为了不影响女儿的成长,他们还是选择了继续隐瞒这个事实,独自承受着这相见却不能相认的痛苦折磨。
2007年,张金平夫妇的儿子在加拿大大学毕业,并在当地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稳定下来后,儿子给张金平夫妇打电话,希望他们申请移民。
张金平夫妇不愿意离开王新,他们拒绝了,然而,儿子却一再要求他们移民。2008年12月,他们终于被说服了。可是难题很快又来了:如果就这样离开,今后一辈子都可能看不到女儿了!在犹豫了几天后,邓秀芝终于开口跟张金平说:“要不,我们跟王老板商量一下,让我们带女儿一起出国?”
尽管觉得多少有点对不起老板夫妇,但因为实在舍不得女儿,张金平在犹豫了两天后。还是同意了这个办法。
2009年春节刚过,张金平主动找到了王中兴,提起了这件事:“我们想去加拿大定居,你能让我们把王新也带走吗?我们实在舍不得她,而且出国对她今后的发展也有好处……”
突然听到这个建议,已经年近6旬的王中兴异常震惊,说:“不行,她是我的女儿,我绝对不会同意!”
王中兴强硬地拒绝了张金平的要求,张金平离开后,他立即把这事告诉了周小文,周小文一听就哭了:“我死也不会同意的!”
王中兴的拒绝完全在张金平意料之中。他希望通过真诚感动他们,让他们放手。可是无论他如何恳求,王中兴夫妇就是不同意。实在没有办法,只剩下起诉这一招了。尽管万分愧疚,但认回女儿的念头战胜了一切,2009年6月28日,张金平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接到起诉书以后,王中兴夫妇知道这件事不能再隐瞒下去了,那天晚上,他们把女儿叫到身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王新。
16岁的王新突然听到这个消息。异常震惊,她说:“爸爸,我现在思绪很乱,让我安静两天好吗?”
那两天,王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停地回想往事,对于王中兴夫妇,她越想越觉得感激,如果没有他们,她就不会有今天:但对亲生父母,她同样充满了感激:他们为了自己,竟然能够“潜伏”在这家工厂整整16年,这还不是爱吗?
渐渐地,王新心里有了主意。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她变得比以往更乖巧了。每天都变着法子逗王中兴夫妇开心。
2009年9月17日,法院对这一起特殊的收养案件进行调解。调解现场,法官询问王新意见如何。深深地呼吸了一口后,王新开口了:“他们都是我的父母。我同样爱他们。我跟王爸爸他们已经生活了好些年,接下来。我想跟亲生的爸爸妈妈也生活一段时间,以回报他们的爱……”
听到女儿的选择,王中兴夫妇尽管异常难过,还是当庭表示。他们尊重女儿的选择,愿意解除收养关系。
含着泪,王中兴在调解书上签下了名字,签完名后。王新哭着喊了一声“爸爸”,然后扑到了王中兴的怀里,一家三口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跟亲生爸爸妈妈在一起后,要听他们的话,好好孝顺他们。这些年,他们为你付出了很多……”王中兴尽管异常不舍,还是这么嘱咐道。听到他的话。张金平再也忍不住了,说:“我向你们保证,今后,我每年都会带女儿回来看望你们的,你们永远都是我们的恩人,而且,我们会让王新继续姓王,以表达对你们养育之恩的感激……”
听着亲爸爸的话,王新又哭着对张金平和邓秀芝喊了一声:“爸爸,妈妈!”
这声呼唤又让张金平夫妇流出了眼泪。两家人紧紧拥在了一起,那场景,根本不像刚刚打了官司,而像是久别重逢。
目前,王新正在办理出国手续,这段时间。她依然住在王爸爸家,她要一直住到离开中国,去加拿大的那一天,这段时间里,她要好好对王爸爸王妈妈尽一点孝道……
(责编 朱茂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