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探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w2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同的效力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解决各类纠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法律赋予的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约束当事人各方的强制力。合同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具有合法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也应当遵循法律准则,但又因为其具有特殊行业性,法律对该行业的合同效力也具有特殊性。通过对建设施工合同效力的分析,明确了合同效力的重要性及生效条件和要素,探讨如何确保合同的有效性,正确利用合同的效力来规避潜在风险。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效力;重要性及其要素;合同效力的应用
  1、引言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也就是发包人与承包人以完成商定的建设工程为目的,明确双方相互权利义务的协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发包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依法成立的其它组织或公民,而承包人必须是法人。其必须受到合同效力的约束。其中合同管理部门的核心工作就是保证合同的效力,保证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同时因为合同效力的存在,才会为合同里的相关内容以及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及后续问题提供有力证据。因此明确认识合同效力的特征,不仅可以提高合同管理的水平,也稳定了市场。
  2、合同效力的分析
  1)合同的效力是指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约束力,因此合同的效力不是合同当事人就合同协议签订完成后,合同本身就具有了法律效力了,而是合同的内容以及当事人的意志要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和要素,只有符合这些要素条件,该合同才具有了法律效力,当事人才可依据合同维护权利,履行义务。
  2)合同的效力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约束合同当事人的行为,第二,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通常根据合同法和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合同效力的生成要具备三要素,第一,合同当事人签订合同时必须同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第二,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第三,合同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3)在建设施工合同中,合同效力表现为该项目的发包人和承包人之间按照施工合同中的相关内容行使权力和承担相应的义务,同时因建设工程合同具有行业特殊性,对合同效力产生要件除了合同效力的根本要素外,还具有自己的一个特殊要素,即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关于建设工程立项、土地、规划以及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需要具备一定的形式,履行相关的程序。
  3、影响合同效力的重要因素
  我国虽然通过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确立了合同的效力,但针对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纠纷事故,并未充分发挥合同效力的约束和强制作用。
  1)合同当事人资质不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按照建筑法中对资质的相关认定,建设项目一般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因目前的建设工程项目资质评定要求较为严格,于是就存在部分承建单位没有资质、超越资质、借用资质签订合同的情况,这样的主体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 ,不具有法律效力,更不能作为维权的保障。
  2)合同内容存在不真实性。合同必须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现,而在目前的建设施工合同中仍存在着意思不真实的情形,主要包括黑白合同、低于成本價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以及存在重大误解的合同,同时在建筑行业供大于求的环境下,部分建筑单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凭借着有利条件提出违背主体意愿的要求,因此合同的内容就呈现出了虚假的意思表示,影响了合同效力,损害了个人权利。
  3)合同当事人对相关法律认识不到位,没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基于《招标投标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的,此类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当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认定无效。
  4、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要正确运用合同的效力
  建设施工工程合同是受合同法和民法通则的约束的,反映的是一种民事债权的关系,因此为了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进行合同的签订时,要确保合同效力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合同的约束性和强制性。
  1)确定合同的效力,落实合同当事人的资格真实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否有效,最主要的就是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具备资格并符合法律的要求。作为承包人应该审查发包人的资质、工程项目的信息资料是否系统和合法以及该单位的各类有效证件是否齐全,这些都要详细的审核,以便规避合同中的风险,同理,发包人也要对施工承包商进行核对,只有双方的资格核实无误,才能为合同的签订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大对建设市場的管理和施工合同的管理,保证项目的质量。建设工程具有耗资大,时间长,环境不稳定等特殊性,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定期对该项目进行审核,收集各类相关资料并进行研究,及时发现潜在隐患,加强对项目的管理,贯彻落实合同中的相关内容,确保项目质量;同时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制度,随时关注工程进展以及工资费用等问题,一旦发现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3)加大法律制裁,杜绝工程转包现象。法律保护合法的分包制度,但根据目前的建设市场来看。工程转包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相关部门将法律理论作用于实践,从源头进行监督并控制,同时也要使合同的主体明确认识到违法行为所要承担的责任,确保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维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充分发挥合同效力的约束力和强制性,从而促进工程的实施和完成。
  结语:
  建设工程合同是明确工程建设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最根本依据,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质量,工期和投资效益,关系着合同主体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认真探究和正确运用影响合同效力对建设工程活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建昌.《资质对建设工程合同效力影响探析》
  [2]皇甫婧琪.《建设工程合同的效力认定》
  [3]许海峰.《浅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
其他文献
期刊
在西方政治思想中,用宪政来控制政府的理念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而由法官来充当宪法秩序的守护者,在美国建国之后才开始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际政治力量发挥作用。毫无疑问,司法
201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抓住价格总水平比较平稳的有利时机,精心设计方案,完善配套保障措施,平稳推出一系列重大价格改革措施,更大程度让市场定价,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价格环境。   一、放开52项商品和服务价格   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大幅减少政府定价范围,20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使得信息与数据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范围越来越广.信息时代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在此状况下使得大数据随之产生,当前大数据在各个行业与领域中得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引进,本质上是一种法律移植现象。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各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各国彼此之间互相借鉴和移植法律的现象普遍存在。股东派生诉讼作为公司治
为了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做好建筑工程现场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及信息管理,加强现场的组织协调,实现对建筑工程现场的高效管理
期刊
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因产业活动或其他人为活动所引起的污染和破坏环境并造成他人生命、身体健康、财产乃至环境权益等损害的侵权行为屡屡发生.为追究这类侵权行为
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着力加大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工作力度,积极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维护促进公平竞争,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不合理负担,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价格环境,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国共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2.49万件,实施经济制裁44.72亿元。特别是查办了汽车等重大价格垄断案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   一、大力清理整顿涉企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针对企业反映突出的“融资贵融资难
机电一体化系统在科技的影响下越来越完善,现代化的机电产品功能越来越多,正向着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这些机电产品可以自动运行,不需要太多的依赖人工操作,当机电产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