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TAK1、p-TAK1的表达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浸润密度

来源 :中华胰腺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胰腺导管腺癌及相应癌旁胰腺组织TGF-β激活激酶1(TAK1)、磷酸化TAK1(p-TAK1)的表达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的浸润密度,分析二条途径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胰腺癌及35例相应癌旁正常胰腺组织TAK1、p-TAK1及TAM标志物CD68蛋白的表达,计算TAM浸润密度,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它们之间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胰腺癌TNM分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胰腺癌组织TAK1、p-TAK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1%(24/57)和40.4%(23/5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4.3%(5/35)和11.4%(4/35);胰腺癌组织CD68阳性的TAM高密度浸润者占38.6%(22/5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8.6%(3/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AK1蛋白表达与胰腺肿瘤的最长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TAK1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显著相关;TAM浸润密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值均<0.05)。胰腺癌组织TAK1、p-TAK1表达水平均与TAM的浸润密度呈正相关(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胰腺癌组织TAM高密度浸润是高等级TNM分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OR=129.5,95%CI 6.2~2718.6)。

结论

TAK1途径及TAM在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两种机制可能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三尖瓣成形环差异化缝合治疗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的近、中期效果。方法收集手术治疗的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40例,其中中度22例,重度18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7例,老年性心脏瓣膜病8例,成年人先天性心脏病15例。所有患者均行心脏瓣膜置换(成形)或心内畸形矫治,同期使用人工瓣环差异化缝合治疗,术后随访患者的心功能及超声心动图情况。结果40例患者术前三尖瓣反流束面积(10.06±2.41)
期刊
@@
目的:对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后实施中医骨折三期疗法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的1月~2017年的6月收治130例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中医组,对照组术后实
目的 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处理流程和改进措施.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在上海长海医院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635例患者病史资料及随访数据,对
Avanafil( TA-1790)是美国Vivus公司从日本Tanabe Seiyaku公司获得的一种口服速效的高选择性磷酸二酯酶-5( PDE-5)抑制剂,正在被开发用于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
目的探讨术前体位准备及硬脑膜悬吊对降低重度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皮下积液积血等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行颅骨修补手术的重度单侧颅骨缺损(减压窗凹陷深度>2 cm)患者64例,其中2013年3月后收集的34例均采用术前体位准备及硬脑膜悬吊(试验组),2013年3月前收集的30例均按常规准备及硬脑膜悬吊(常规组)。结果住院期间,试验组患者术中皮瓣分离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
期刊
@@
目的探讨黄斑光损伤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黄斑光损伤25例(34眼)的临床资料,对前3年与后3年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并分析频域OCT、眼底照相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所观察的黄斑光损伤的临床特点。结果前3年(2009年至2011年),黄斑光损伤11例,男女比例为4.5∶1(9/2)。而后3年(2012年至2014年),黄斑光损伤14例,男女比例为2.5∶1(10/
目的 分析对肺炎患儿应用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后患儿的病情改善情况、咳嗽消失、肺部罗音消失、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进入本院接
期刊
@@
目的:对柴芍六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择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了糖尿病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分析,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