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楠:因自信而不变,因规则而不倒

来源 :音乐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b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地流行歌坛虽然相对欧美和港台,发展和水准都显得滞后,但在变化的节奏和丰富方面,近十年来却呈现出一种不遑多让的态势,歌手的风格与类型、大众的口味与水准、潮流的风向与深浅,可以说日新月异,没有人能把握住歌坛的脉搏。但奇怪的是,无论怎么变,作为歌坛中流砥柱的人物,却一直没怎么变过,稳坐在歌坛一歌一姐位置上的那几位,刘欢孙楠那英韩红等,任凭新人风起云涌一波换过一波,个个来势汹汹,始终没有一个真正能漫得过他们去,在任何一个时间段,他们都能因为各种不同的事情,以各种不同的姿态,稍一出手就又站到了最受瞩目的位置。
  譬如最近,因为两档备受关注的歌唱选秀比赛节目,几位一哥一姐刘欢孙楠那英韦唯,再度成为近日的娱乐焦点,而孙楠更是在近期推出了自己的最新全主打专辑《旅途》,借此机会,本刊独家深度专访一哥孙楠,从当下成名歌手最主要最热门的几种工作形态:演唱,专辑和评委等方面,试图揭开这一辈的歌手屹立歌坛数十年不倒的真正原因所在。
  Q:音乐周刊
  A:孙楠
  不自信的人才常改变
  Q:新专辑《旅途》听下来有一个感觉:整张专辑的十首歌中,无论是演唱方法、唱腔运用还是歌曲风格,几乎都跟十年前的你一模一样。现在的艺人做什么都在讲突破、改变,不然就叫失败或平庸。但又不可否认的是,它真的是一张很好听的专辑。这似乎有点矛盾。
  A:不矛盾啊,你十年前听我唱歌同样觉得好听,这都是一回事。我觉得唱法和唱腔代表你的个性,大家都认可了你这种个性,你干吗要改变?好听是因为歌写得好,它的旋律、编曲,包括它背后的感动,所以你才会觉得好听,我觉得这个是好的。
  Q:所以主观上来讲,其实这些年你自己也根本没想过要在唱法唱腔上做些变动?
  A:为什么要变?就比方说,BEATLES,如果他变成了一个重金属摇滚,那他还是BEATLES吗?如果周杰伦换一种方式,他还是周杰伦吗?干吗要变呢?很奇怪,我就常常不能理解一些每天思变的人,(往往是对自己不够肯定的人才会每天思变),我觉得不太好。既然这是好的,为什么要变?因为我对自己的音乐和品位是很自信的,不需要变,经典是世代流传的。
  做歌手就得出专辑
  Q:《旅途》这张专辑是你的第12张个人专辑了,但我发现,要是问一个人孙楠唱过什么歌,很多人能如数家珍,但要问到孙楠都出过哪些专辑,就未必有几个人能说得出几个名字来了。这问题不仅只在你身上,刘欢毛阿敏好像也都有这种情况,大家只有单个作品的印象,很少有整体专辑的印象?
  A:那是我出得太多嘛,呵呵,其实我的每首作品都来自我的专辑。只是那个时候专辑的概念没有现在这么强烈。内地歌手跟港台的不一样,内地歌手可以上很多晚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辐射我们的歌,大家就忽略了专辑。另外我一年要唱的影视剧歌曲就几十首,这些歌曲宣传的重点也不一样,所以大家就只注意到,他又唱了一首什么红的歌。
  Q:专辑对于歌手来讲,还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尤其是你们这一辈的歌手,这十年来都特别难得能出一张专辑,但我发现,从2009年开始,你出专辑却保持着很高的密度,每年都有一张新专辑出来。
  A:对啊,每年都有,今年还两张呢,之前还出了一张《第一楠主角》,是影视歌曲专辑,(我觉得是歌手就得要出专辑)。
  Q:那你这些专辑的销售情况怎么样?你现在也自己做工作室了,你有统计过吗?会在乎结果吗?
  A:销售不是我考虑的,我不在乎结果。你既然出来做专辑,专辑的营销市场这些问题,不是我要去考虑的,我只在乎如何把这张专辑做好,从封面到歌曲、编曲、MV,内容是我要关心的,其他之外都是公司要做的,所以我不用考虑,因为你无法控制嘛。但这张专辑,光无线收入就300多万,目前评分是第一名。其实当时做这张专辑时,根本没考虑赚钱的问题,只是觉得这么多年,应该出一张好的专辑给歌迷们,给他们一个交待,(特别是在唱片业不景气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更要做出这样一个姿态,就是说,作为歌手,你就要出专辑,你不能因为时代变了,你就偷工减料,随便在网上发一首歌曲就行了,我们不想这样,还是要尊重这个行业,要有敬畏之心来做这个事。)
  Q:其他你们这一辈的歌手迟迟出不了一张专辑,跟我们说到最多的原因就是歌难选,怎么唱,唱什么歌,都是难题。
  A:那就是对自己不自信嘛,怎么还有怎么唱一说?作为一个歌手,我们从来没有一个人能有那种天份,说这个歌就一定能大红,那个歌就红不了,很多歌曲都是冥冥之中注定好的,但是你凭心去选嘛,你自己喜不喜欢,能不能感动你,这个你是可以挑得到的,你要相信自己嘛,而且我相信,(哪怕是再难听的歌,我唱过之后,它都会变得好听!)
  Q:也就是说你的嗓音运用的方式,是可以重塑这首歌曲的?
  A:作为一个歌手,你的作用就是要用你的嗓音来美化音乐,写歌是第一创作,歌手演唱是第二创作,帮助把它原来的一些问题给完美了,这才是歌手应做的工作。当然选一首好歌很难,但你要下功夫,还是能有好歌的,我们这么多音乐人,这么多优秀的人才,怎么会选不到好歌呢?
  Q:那你在选歌时,会考虑当下听众的潮流倾向和口味变化吗?
  A:不会。(你跟着别人跑,不如让别人跟着你跑,这就是我,完了之后,告诉你什么是最好的,然后跟着你走,)这样你永远都不会累,如果你跟着跑,今天是民族风红了,明天是那个什么风红了,你再去唱,你不觉得很累么?
  歌坛主流几十年也未曾变
  Q:在这张专辑里,最早为大家所接受的歌曲是《幸福牵手》,这首歌会让人们想起你的很多代表作,像《你快回来》《拯救》等等。我注意到,在你唱歌的这近20年里,你被大家广为传唱的歌曲,一直是《不见不散》《你快回来》《燃烧》这样的激情大歌,其实你也是唱过不少很棒的抒情小品性的歌曲,像最早的《淡淡的忧》,前些年的《小小的幸福》,以及这张专辑里的《我们》等等,但这样的歌曲知道的人就相对少了,更多是被淹没在你的那些大歌当中了。
  A:我觉得其实特简单,不是每张专辑里的每首好歌都会得到同样的认可,所以有些好歌是会经常被淹没的,我觉得这是正常的,但是你应该高兴的是,还有那么多歌能被大家接受和喜欢,这对我来说,已经很幸运了。   Q:也是,其实内地自打有流行音乐以来,似乎听众的主流音乐习惯都没有怎么大变过,尤其是男歌手方面。内地刚开始有流行音乐那会儿,排名第一的男歌手是刘欢,那十年大家最爱听的男歌手几乎都是他,而到了90年代末期,刘欢相对隐退,接上班的就是你,也是这种大歌范儿的歌手,一直到现在,虽然这当中也有很多优秀的歌手出现,像唱民谣的老狼李健,唱摇滚的许巍郑钧汪峰,还有沙宝杨坤这些,但一哥的位置始终是孙楠的。现在新一辈的歌手中,最受大家好评和接受的,基本上就是张杰,但其实张杰的唱法和风格也是延袭了你和刘欢这一路数的,也是个唱大歌的歌手。这是我们作为听者的一个感受,那作为歌者的你们,是否也有这种感觉?
  A:不是这个问题,是因为他的声音的辨识度,他的歌曲的记忆度跟流行程度,这个是成正比的。一个歌手,为什么大家会喜欢他,除了他的歌受欢迎外,他的音色,正好是大众的耳朵里感觉到比较悦耳的,就是说,高亢也好,低沉也好,(声音的条件是五花八门的,但听众要听的,其实还是一种情绪,)不是说这种声音就是好,那个就不好。可能我们的观众觉得能够感动他的情绪,正是类似我的这种歌曲,能够深刻体会到他的那种情绪感,所以他就会喜欢。你说没有改变也不对,以前一首歌,如果上了春晚或者别的大的晚会,它就会红,为什么?因为那时候大家没有更多的渠道来接收到这些歌曲,资讯太少了,全国人民只看一个台,全国人民只听一首歌。而现在为什么想红一首歌这么难,就是因为收听的渠道太多了,五花八门各种类型,摇滚、电子,说唱,流行也分一二三四五种,观众的资讯已经太多了,反倒大家没有单一诉求,以前我们就是单一诉求,可能我们也正是占了这种便宜,大家选择太多了之后,反倒是我们这种一直坚持下来的选择就更加记忆犹新,可能一直保持着这个传统吧。
  不懂唱功的人误了歌坛
  Q:虽然现在的渠道多了,大家能听到的歌曲和类型也五花八门了,但对大多数来讲,一首歌好不好,一个歌手好不好,大家首先的判断标准,还是他唱的好不好。你们这些人,也正是大家一直公认唱得最好的歌手。
  A:所以说,(其实观众要听的还是真正的唱功),说心里话,观众还是会觉得,声音和演唱的实力,对普通观众来说,他们会看得更重一点。
  Q:你是公认的专业唱功级代表人物,但近十年的歌坛,关于唱功,也发生了一些潮流性的变化和争议。之前大家确实是一直以唱功来论歌手成败的,但从2005年那场选秀开始,却一度形成了一种反唱功的潮流,你看在那些选秀比赛中,很多有唱功的歌手和专业歌手频繁受到打压和批评,认为他们是在炫技,太油了,是不草根的,脱离群众的,反倒是那些唱得不好甚至不怎么会唱歌的人,都成了歌坛被热捧的对象,认为他们“真诚”“草根”“有亲和力”;而另一种倾向是,大家也认可唱功,但凡那种能扯起嗓子,飙出些高音的,都叫有唱功。那从你的角度来看,唱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A:呵呵,说唱得太好的、有唱功的就不好了,你要看看那些评委都是谁,他们自己会不会唱歌,(你弄了一堆自己都不会唱歌的人去评唱歌,那不是很可笑么?)正是有一些烂的选秀节目出来之后,把好多好的人才都给耽误了,所以为什么我会去当《声动亚洲》的评委,就是我要让你们知道,职业歌手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什么样的才叫唱的好,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我从来不认为说一个很会唱歌的人,用技巧唱歌的人,反倒成了他的一个毛病,除非他确实在声音运用方面有很大做作的,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我无法评价那个东西。(有些歌手唱的不好,他当然希望他是主流了,我看了很多选秀的节目,当中很多人不会唱歌,但有一个会唱歌的人在他旁边,他当然要说你这太会唱了,太油了,没有我真诚,)他当然会这样了。
  Q:是的,这种情况在选秀中经常会看到,经常会听到一些评委和观众这样评说一个选手:他虽然不会唱歌,但敢于表现他不会唱歌,所以他很真诚,我们就要支持这样的歌手。
  A:是啊。(如果是个业余歌手,不是以唱歌为职业吃饭的,那他真诚就可以感动我们。但如果你是个职业歌手,你要站在舞台上表演,你要有专业的精神和职业的技术,)你才可以的,不然就不可以。
  Q:今年大家也注意到,很多几乎从来不上选秀舞台作评委的这几位业内最顶级的歌手,像你,刘欢,那英,韦唯,今年都坐在选秀比赛的评委席上,是不是你们也感觉到,现在有必要重新给歌坛找回这种唱歌的专业标准和职业精神了?
  A:没错!就是要让大家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专业。因为现在有这么多的选秀节目,他们为了各种效果和各种反响,已经严重误导了大众的品位了,大家已经模糊了,到底哪样才能把歌唱好,哪样才是真的用心唱歌的人,哪样才是懂唱歌的人?我是第一次参加这种评委,我不管你以前是干什么的,我也不管你已经有多少粉丝,但是,(站在舞台上,你要对得起这个舞台和这个话筒,你要是对不起,那你是天王老子也不行。)
  评委的标准因节目而不同
  Q:你这次能出任《声动亚洲》的评委,初衷是要把握一个歌唱的专业标准,但不可否认的是,谁都知道这种比赛首先还是一个电视节目,那你的歌唱专业标准与导演的电视节目标准是否曾经发生过冲突?
  A:那我不管,我根本不理,所以他们开会也不找我,我就想我自己的,我不会被任何人左右。
  Q:你是可以不管,但观众的判断标准可能就会跟你不太一样,这些年选秀比赛已经从根本上颠覆了人们对于歌唱比赛的判断标准和期待方向,可能他们首先要看的是一个节目,然后才是比赛,不管是选手还是评委,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比较《声动亚洲》和《中国好声音》这两个节目时,很多观众就会觉得,他们的节目要比你们的好看,而那英他们几个表现得比你们要活泛一些,要更有看头,你们就相对要冷静平淡一些?
  A: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谁知道呢?我没有看过那个节目,(像那英本身就是喜欢玩闹的,而我们可能就更正规一点,)去评论的时候会注重你的问题在哪儿,在评论歌手方面更专业一些,因为这些歌手都是专业的,最后是要决出一个选手去跟另外七个亚洲国家的选手比赛,然后决出一个亚洲歌王。我们如果选出一个不会唱歌的人,丢不丢中国人的脸?所以必须要把握专业的标准,而那英他们那个《中国好声音》是更草根化的,任何歌手都可以来,这就没什么可比较的。   Q:那你是否觉得,在这种比赛中,评委应该是居于一个相对次要的位置,而不要抢到选手的前面,表现得比他们还要突出?
  A:你说得太对了。应该让歌手们在台上好好唱歌,但是现在很多观众就是为了看评委才看电视,这是有可能的,毕竟很多选手都还没有成名,大家对他们都不熟悉,而这些评委是大家都熟悉的,像好声音里,可能很多人都是去看刘欢那英了,因为他们熟嘛。
  Q:本来这两年选秀已经没什么人关注了,可是今年一下子又成了热点,就在于,大家都看到,以前根本不可能在选秀评委席上看到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但今年你们一下子都出来做评委了。
  A:对啊,所以歌手的品质一下子就有保证了,因为这些评委都是会唱歌的人,你要是粗制滥造的、滥竽充数的,就得想一想才敢来参赛。
  Q:那么以前的选秀比赛最大的问题,是不是就在于评委更多地娱乐化了,虽然也保留一两个很专业的评委,但更多的是那种能别具一格、能闹腾、能表演能耍的评委,因此选秀歌坛更像一个娱乐圈,而不像歌坛了?
  A:对啊,问题就在这儿,类似有些台,卖布的、烧锅炉的、厨师什么的,都能来当评委,你要单纯是为好玩倒无所谓了,但是像《声动亚洲》这种,选出来的人要代表中国去参赛,那就不行了,你就得凭实力说话了。
  可以被娱乐,但要有底线
  Q:观众这些年来还是习惯了电视节目的娱乐化,所以也基本上都用娱乐化的标准来衡量他们所看到的这些比赛节目,所以当然会觉得娱乐化的那英比你们有看头。其实,这些天《声动亚洲》也有集中报道关于你和高晓松因邓宁和郭一飞两个选手谁更应该晋级而产生矛盾的事情,当时郭一飞遭到淘汰,你特别不高兴,当场就跟他们争了起来,并说如果是这样的结果你就不来当这个评委了。很多人觉得,这是不是是节目主办方刻意渲染和炒作的?
  A:呵呵,那我就不知道了,我也不管这个。反正这事儿是真的,那天我确实是很不冷静,因为我觉得少了一个好声音,我很难过,因为现在在中国,找一个好声音真的不容易,所以有这样的好声音,结果晋级不了,我很生气,当然我跟高晓松也很简单,(像高晓松的歌词我肯定写不了,唱歌,他肯定不行。)一样的。我们虽然都是音乐领域的,但是两个不同的工作,所以在唱歌方面我是有权威的,在词曲创作方面他是有权威的,如果这是一个创作比赛,那我肯定听他的。
  Q:说到底,在观众看来,这个事情可能跟专业已经没太大关系了,落点还是在娱乐化上。这些年来,演员早已不叫演员而叫艺人了,演员是属于演艺圈的,可能唱好自己的歌演好自己的戏就行了,但艺人是属于娱乐圈的,除了唱歌演戏,还需要承担被大众娱乐的功能,越有名的艺人越是这样。而你被娱乐化的事情远不止这一件了,譬如说你的两次婚姻,你的家庭子女,你的个人生活,也是这些年一直围绕着你的话题,甚至一度盖过了人们对于你的演艺作品的印象,每当这些问题出现时,你们的表现显然也不像港台艺人那么积极地澄清什么的。在被娱乐化这件事情上,你事先有心理准备怎么应付吗?在处理这些问题上,是不是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A:我明白,我也接受,(那是因为你红了大家才娱乐你),呵呵。大家喜欢看,喜欢的话,让他去说好了,没有办法,因为你是圈中人嘛,有些事情,只能这样了,我干了这么多年,所以对这些事情早已经司空见惯了。
  Q:那就是说,已经有了各种心理准备。
  A:我就不理他嘛,从来不去理,也不去看。
  Q:相对于港台,内地娱乐圈的发展显然是比较滞后的,也是这近十年来才开始娱乐化起来的,而很多十年前就已经出道成名的歌手演员,其实是还不太习惯这种娱乐化的规则的。我知道,你是内地最早跟海外公司签约的歌手之一,是不是比较早就接受到海外公司这种娱乐化艺人的工作模式培训,这些公司是不是也比较早地就向你们灌输了作为一个艺人可能会遇到的这些被娱乐化被关注绯闻的问题以及如何化解之类的东西?
  A:从来没有,他们告诉我的就是,歌手就是唱歌的,我签公司的第一天,老板就告诉我,你就好好唱歌就行了,其他的事情你都不用管,也不用去想,没有人去灌输这个。从来不会。
  Q:这些年在处理这些问题上,有过什么困难吗?
  A:我觉得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接受的尺度不一样,那他的容忍度也就不一样了。
  Q:那你的被娱乐化的底限是什么?
  A:当然,比如有人说我吸毒贩毒、触犯法律的事情,直接污蔑我的人格,这是我绝对不容许的。
  Q:所以我们唯一一次看到你的公开反击,就是上次有人用一张剪影说你是贩毒大哥的那件事情,你破天荒地专门开了发布会来做澄清。
  A:对对对,你侮辱我的人格,而且是无中生有的,我是绝对不允许的,其他的,(拿你来消费一下,你本身就是娱乐圈的人,你没有办法,所以你要接受这个,当然,说心理话,其他方面你获得了很多,你失去一点这个,也是平衡的。)
其他文献
7月18日,容祖儿推出全新专辑《Moment》,唱片造型设计方面容祖儿全程参与,并特意邀请自己喜欢的时尚摄影师陈漫掌镜。专辑视觉风格融合复古与前卫的冲突感,容祖儿手握怀旧麦克风,抹上红唇,将前卫与性感表露无遗,而陈漫为设计的肢体动作也令荣祖儿直呼:“简直挑战人体极限!”与专辑配套的微电影《Moment》请来陈映之执导,好友陈建州(黑人)则为容祖儿担任男主角。
期刊
杨丞琳第7张国语专辑《想幸福的人》专辑封面远赴法国巴黎拍摄,推出“忘了,眼泪”和“忘了,微笑”两版封面。“忘了,眼泪”版封面照传达“忘了眼泪,把过去回忆都毁掉”的概念。唱片公司租借巴黎百年古老画室,让丞琳分别诠释画家、芭蕾舞者以及头戴蕾丝面纱的优雅造型。日前,杨丞琳被票选列入“两岸三地剩女排行榜”第五名,她抗议“剩女”称号不公平,应该称她为“黄金单身女郎”。
期刊
第四届张北草原音乐节7月27日至29日举行。场地座落在距北京最近的大中都草原。这里主打一望无际的内蒙草原景观,以及舒适凉爽的天气,张北县寄望通过音乐、美食与旅游,转型为最适合旅游的城市。  第一天:王若琳遭哄台,张楚压轴献唱  整个音乐节有三个舞台:主舞台、副舞台、花儿舞台,主、副为摇滚乐,而花儿舞台则是民族、民谣音乐,是今年张北音乐节首创的舞台,民族风的音乐搭配草原更能体现出民族的风情韵味。在帐
期刊
《我们有一套》是央视的一档娱乐节目。正是这个节目,成为近日最吸引眼球的“撒章恋”的牵线红娘。  是的,在追逐爱情上,撒贝宁和章子怡都有一套。利用工作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撒贝宁可称是假公济私的典范,娱乐圈中也不乏通过一部戏、一首歌喜结良缘的范例。而白富美抛弃旧有的恋爱观,爱上既不高又不富、只是有点小帅的北大才子,也给这个浮躁的金钱社会增加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第一集 爱的回归  从与霍启山停车
期刊
蔡依林的新专辑即将在暑期推出,蔡依林透露这张专辑是她第一次尝试把流行音乐和流行艺术元素组合起来玩,公司邀请四组创意团队分别为Jolin(蔡依林的英文名)打造J-ART风格,首先曝光的巴黎首部曲宣传照耗资800万台币,由设计师陈劭彦挂帅打造。这次造型另一个重点是发色上的前卫路线,蔡依林为此跑了三趟发廊,每次要坐满8小时,她说:“这三天我都要发动朋友来发廊陪我打麻将消磨时间,不然实在太难熬!”有眼尖的
期刊
7月20日-22日,为期三天的星尚热波音乐节在上海金山城市沙滩举行,超过十万观众前来观看了这一盛夏的音乐盛事,有网友在微博上戏称“早上来金山看大海,晚上来金山看人海”。三天的音乐节里,罗志祥、曲婉婷、杨宗纬、棒棒堂、触执毛、Exile Parade、New Breed等中外歌手先后登场,为大家送上首首金曲,让这个周末成为一场属于时尚年轻人的音乐沙滩大派对。  杨宗纬带伤作战,罗志祥入乡随俗  如果
期刊
我常认为“时代创造青年”这句话没有说完全,很多时候往往是“青年体会时代,再重新创造一次时代”。不只是在政治上,音乐方面亦是能给予时代更多的想象及改变。  1990年代,两岸出现了两个乐队——大陆的“万能青年旅店”和台湾的“1976乐团”。我生于1990年代,当我成年后,听这两个乐团的歌,除了一窥那个时代长成的人们某些青春的轨迹,还在歌里听到更深沉、或许是生存在当下很难说出口的情感,以及对于大环境反
期刊
“寻找新小虎队”产生十强 新团不叫“小虎队”  7月29日,由推火吴奇隆、陈志朋、苏有朋的“小虎队之父”宋文善发起的“寻找新小虎队”的音乐选秀,在北京718创意园区The One Club落幕。包括姚洋、吕思聪、冯凡、钱锟、王思维、安志博、文付迪、朱智、李佳宁(香港)、马韶佑(台湾)在内的10名选手,最终成为“寻找新小虎队”的十强。  当天下午,The One Club里气氛相当火爆。为了博取“
期刊
几年前刚刚开放大陆居民台湾行时,从台北到台南的大巴上,导游大姐没完没了地为我们一行介绍台湾的政治时局,大家其实早就腻了烦了,心想,我们是来游览祖国宝岛秀丽风光的,才不管你们这里唇枪舌剑的子丑寅卯呢。在高雄的街边广场上,同行的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兀自唱起“肝胆相照,团结自强,歼灭敌寇,凯歌唱。”铿锵而投入。我知道,这里有故事了。上网查询,知道是《中华民国陆军军歌》。等再上车,司机主动放起了“邓丽君演唱
期刊
1999年出道的容祖儿,已在乐坛打拼十余年。一路走来,她感慨万千:“那时我才19岁,像每个怀抱梦想的少女,就这样带着一股傻劲踏上未知的旅程。”一路经历的欢笑、泪水与挫折都变为成长的养分。  容祖儿说,现在的她更清楚自己要什么,也更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在《Moment》从筹备到制作的三年里,她从收歌到摄影造型都全程参与,花了很多心思和工作团队沟通,提出自己的想法,以一张最贴近自我的音乐作品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