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路甲19号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taob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到位于玉泉路甲19号的中科院研究生院旁听课程,起源于一次翻阅80后同事(当时还在读研)的选课表。选课表上有位鼎鼎大名的教授,是我的军测校友。起初,我以为他是特聘教授呢,后来才知道是专职教授。
  我怀着尊敬的心情进入了主楼的教室,听了三次课以后就不能自拔了。于教授把别人认为枯燥的、晦涩的卫星轨道理论讲授得很有吸引力(没有离心力);教授授课不用PPT,在推导公式时的思路很清晰。卫星轨道理论是空间大地测量学的必备知识,选课的研究生不少。看到教授不停地吱吱嘎嘎地在黑板上书写密密麻麻的公式,多半咋舌、摇头了。教授在即将擦去满黑板的公式时,一边轻轻掸去肩膀上的粉笔末,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其实很简单。“其实很简单”这个短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教授是在自言自语中,为学生们减压吧。
  数学家、教授偶尔也有思路突然短路的时候,他的公式,有现场卡壳的,这就给了学生和旁听生看热闹的机会。当教授在黑板前,下意识地抚摸着光亮的前额和头顶思忖再三时,教室里洋溢着善意的嬉笑声。教授思路重新理清晰后,公式继续蔓延在黑板上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长出了一口气,恐怕还得担心老师会在考试时考察这么困难的公式推导吧?
  旁听的乐趣,就是只听课不考试?也许是吧。我的确没有参加考试,因为不是正式的旁听生。卫星轨道理论课,我几乎从头到尾听下来了,对天体力学也不那么畏惧了。一年前出差合肥时,从科技大学书店搜集到的《天体力学方法》,黑色的封面也不让人感觉到阅读的压力了。
  自从旁听了于教授的课程之后,我就成了玉泉路甲19号的常客——常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
  后来,一位担任兼职教授的所领导主动告诉我,他在研究生院主讲的课程,欢迎去旁听。可惜的是他的课程是白天讲,我无法连续听课。但近水楼台仍然可以先得月,他的专著更让人受益匪浅。
  赵教授的《从太空看地球》是夏季课程,也是晚间授课。夏季课程有讲座的性质,开课时间都不长。教授的课堂很活跃,时常传出学生们的欢笑声。赵教授幽默风趣的讲课,让学生们很开心,研究生课堂也可以笑声不断的。我一直这样认为,学问可以在苦读中深化,也可以在轻松笑声的伴奏中获取。后者是我更推崇的。
  我旁听的还有以下教授的课程:
  石耀霖、杨元喜、陆洋、顾国华、黄金维和Marry。
  石耀霖的课只听了一次,是在人文楼一层教室里,是《地球动力学》。我多次看到石老师歪戴一顶灰色的帽子,双肩背包只挎着一只肩膀,很潇洒地走过。石教授用的教材是英文版的,对我来说的确太深了(石老师的课程和于教授的《数学物理方程》课程是有关联的,可惜他讲热传导方程时我在外地出差)。可以自嘲的是,我比第一排那位学生听进去的要多些,他竟然很放松地睡着了。
  我参加过一次面试,考官之一就是石老师。考试的总结果是落选,但那次面试我觉得发挥是正常的。因为不仅已经见过考官,要求朗读和口头翻译的论文片段中“NASA”也是不陌生的。面试的分数在总结果中占多大比例已无关紧要,问题是更关键的笔试阶段我没有过关,笔试的成绩已经没意义了。
  2006年夏季的早晨,是我进入这个校园最频繁的一个时段,我找到了一个晨读的地方,就是人文楼西南侧的小树林。我最喜欢的石桌子在育英亭下,圆圆的石桌、石凳子备齐了,只要携带书本就万事大吉了。
  夏日的早晨,露水比较重,有时我就把多带的报纸或者书籍垫在过于潮湿的凳子上。阅读、朗读的间隙,还可以欣赏亭子上精美的雕塑,龙凤皆备,龙比凤多。亭子和东侧的郭沫若院长的雕像一样,都是1992年建立的。每次路过郭院长的雕像,都不由自主地下自行车缓步行进,并庄重地行注目礼。
  那段时间,我经常五点半就起来了,六点一刻就抵达了育英亭。一个小时的晨读过后,我会走到人文楼北面的健身器材附近锻炼。
  有一回,我刚赶到16号院,就发现三天前从院图书馆借的原版英文书不见了。早饭没有吃,赶紧回到了育英亭。那本书被遗落在石凳子上,是一个清洁工替我保管了起来。找回图书后,我复制了感兴趣的内容,赶紧还了。
  晨读的时候,经常有黄鹂、布谷和喜鹊等鸟鸣的声音传来,更显得清静了。育英亭距离大街的直线距离不远,可是仍然很清静。
  有时候,我会突然合上书本,从提包里拿出纸张写上几行字(不够专心的缘故吧?我的晨读效果不明显,预期的效果没有达到。这期间的一些副产品,却被当作散文,在报纸上刊登了出来)。
  昆虫应该不识字,何以喜来书页间?晨读的时候,会有若干批次的昆虫悄无声息地浏览书页。我或者轻轻抹去,或者干脆挪开书让路,或者弹击书页吓跑它们。就这样有些蠓虫到底还是在书页上留下了污渍,不断提醒我,曾经在育英亭下讀书的那个夏天。
  仲夏时分,育英亭就不宜晨读了,蚊子逐渐猖獗起来。我依然早起,但到办公室晨读,感觉就没有在亭子里那么好了。
  某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我仍然早起,仍然去了育英亭。静止读书太冷,我就运动起来。玉泉路甲19号的积雪上,多处留下了我的脚印。从育英亭向北走,我走到了高能所的建筑群之间,走到了北小门,从那里上了玉泉路,然后原路返回。
  在开往中关村校区的班车上,曾经有师傅大声疾呼:学生都下去!(座位不够了)我这个理直气壮的非学生看着学生们呼啦啦地下去了十几个,几乎要自责啦。班车抵达中关村校区前,还有中途上车的,难怪司机师傅要呼吁呢。那是我唯一的一次,以特别的方式离开玉泉路甲19号。
  关于玉泉路甲19号,还有可以书写的。比如在这里参加了两次“科学博客”的颁奖晚会;比如在这里的报亭读《科学时报》,让我忍不住订阅了不止一年;比如曾经像导游一般带大学同学在这里散步;比如在这个校园里听了多次学术报告;比如带儿子去教室里看了一场电影等等。
  玉泉路甲19号,还会出现这样的身影——“你看人家那气质,像学生吗?”一位穿灰色制服的年轻人这样高度评价说。
  玉泉路甲19号!我还会进来的,尽管既不是老师(学问不够)也不属于学生(年龄超了)。
  责任编辑 王秀云
其他文献
期刊
英美文学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集语言和文学教育于一体的课程,英美文学不仅是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还是很多高校广泛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英美文学是促进东西方语言及
教育应适应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高中英语教学应扭转“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束缚。在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
本文借用了中央电视台 2 0集电视系列片《永远的丝路》的题目 ,这里有一个缘故。2 0 0 0年 3月 ,在全国人大九届三次会议上 ,中央正式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
双语教学是当今外语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本文基于我院立体化双语教学模式,对该模式在专业学习、英语学习和跨文化适应等方面的优势加以分析,希望能为高职高专院校双语教学改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荷马史诗中,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海上经历了10年的漂泊,最终顺利返回了他的故乡。而我从2001年起成为北漂一族,至今已经超过15年。如果国家实施延迟退休的政策,而我的身体一直能够保持健康,预计我还要在北京漂泊20年。之后,在我的儿子或者成为新一代的北漂之后,我可以放下我的工作,带着北京的雾霾和满身的疲惫,回归家乡的非田园生活。  至少现在,我还看不到其他更多的可能。  有很多关于北漂的故事,听起来
期刊
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和思想的生长期和成熟期,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婚恋观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两个大国,发展经济贸易关系有着巨大的潜力,这为双方银行间的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rn 中国和俄罗斯银行间的合作发展问题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