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疣液治疗寻常疣251例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go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使用自制的脱疣液治疗寻常疣251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例1。男,5岁。患儿出生两个月手、足出现大疱,后在四肢、臀部及头面部亦有大疱出现。
例1.女,31岁.两岁时皮肤开始出现褐色斑点,随着年龄增大数目逐渐增多,色素加深,18岁后基本停止发展,无自觉症状.父母系近亲结婚,父亲家族中4代有同样患者12人.皮肤科情况:头、面、唇红、颈胸、背、腹、腰及四肢可见针头至绿豆大的黑褐色斑点,密集分布,互不融合,尤以面、颈、背、双上肢为多.
本文从反映NK细胞活性效应的内在因素着手,以细胞毒动力学及单细胞法观察T4单体影响NK细胞的最大杀伤速率(Vmax),参加杀伤反应的效应细胞频率(%E)以及效靶细胞间亲和性的改变.结果表明:小剂量T4增大Vmax及%E,并使每个效应细胞的杀伤能力(k2)增强,较大剂量T4抑制Vmax,%E及k2.体外单细胞法证实:0.01μg/mlT4增加效靶细胞间的结合及杀伤,而1,0μg/mlT4并不明显影响
在抗体搭桥角阮细胞(KC)――单一核白细胞(ML)粘连条件下,银屑病患者IgG诱导KC与ML之间双向刺激:KC生长刺激和ML激活.无论银屑病患者或正常人IgG本身对KC生长无影响,也不引起补体介导细胞毒作用.
用冷冻蚀刻方法研究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前者细胞及核比较规则,核膜孔较少,胞浆内细胞器不丰富,紧密连接显著,而裂隙连接少见,后者则细胞及核形状不规则,核膜孔较多,胞浆内细胞器丰富,细胞间隙扩大,裂隙连接增多.本文结合实验讨论了恶性肿瘤并非均缺乏裂隙连接,在肿瘤不同的型和期也可有差别.裂隙连接的多少似与细胞的活性和代谢活动有关,鳞状细胞癌显示细胞活性增高,代谢活功增强.而基底细胞癌侵袭能力较低,转
1987年6~10月,我们用25%儿茶溶液外治脓疱疮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期刊
应用抗基底细胞及基底膜带的单克隆抗体A420-1.2作间接免疫荧光检侧法,并用Gordon-Sweet银染法和透射电镜对不同时期的银屑病患者进行观察,结果3种方法均见到进行期患者的基底细胞及基底膜带有明显的损伤,以乳头顶端为著,静止期患者损伤程度较轻,而退行期则近似正常.可知,基底细胞及基底膜带的损伤与银屑病的病情平行.
期刊

本文用原子吸收分光分析法,分别测得正常人、斑秃、青年白发中的7种微量元素(铁、锰、铜、钻、锌、钙、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

本文比较了近年国内外应用的5种液体培养基对白念珠菌厚膜抱子形成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正交设计法创制了一种新液基,以期能替代常用的米粉吐温琼脂(RFAT).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假阳性反应国内曾报导用心拟脂玻片法、康氏、华氏、及快速试管沉淀法对疟疾、丝虫病、麻风做过调查[1,2]。我们用USR试验对282例多种疾病做了假阳性的调查,并以二期显发梅毒血清作对照做了USR定量试验及MHA-TP证实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