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道路中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ma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SBS改性沥青是一种新兴材料,广泛应用在高等级公路、城市干道和机场跑道等施工项目中。本文结合参与实际项目的经验,对改性沥青在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做了详细阐述。说明了改性沥青在施工前应做的准备、混合料的运输、温度的控制、平整度的控制、路面碾压以及施工缝的处理等一系列问题,为城市道路的改造积累经验。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应用;优越性;处理;
  中图分类号:TU528.42 文献标识码:
  0.引言
  随着交通的发达和车辆数量的急剧增加,对道路的耐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性能优于普通沥青,因此在大量道路改造工程中采用。以此为基础,某市区内先后在文澜路改造工程、竹湾路改造工程、西堤路扩建工程、大学路改造工程等多项“白改黑”的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改造效果。
  1.改性沥青的优越性
  SBS改性沥青是近期应用较广的施工新材料,广泛应用在城市干道、高速公路和机场跑道上,是一种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新型优质筑路材料。其性能原理是在原有基质沥青(AH-70)中,掺入一定比例的SBS改性剂,使其具备新的特性和功能。改性沥青在使用中,其高温粘度增大,软化点升高,耐高温、抗低温能力增强;同时改性沥青改善了沥青的水稳定性,减少了沥青的老化;建成的改性沥青道路具有较好的抗车辙能力、承载能力、抗滑能力,而且具有低噪、吸尘、行车舒适等环保特性,越来越受到使用者的青睐。
  2.改性沥青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1工程概况
  某市二号路工程起点为站前快速路东段交叉口,终点至玫瑰湖西路交叉口,道路全长3555米,道路规划红线宽46米,双向六车道。红岭二号路是该市红岭新区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的实施对于该市“南拓、西联、东优、北控”的城市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中心市区和周边地区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有助于带动沿线土地开发,改善梧州市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2.2道路结构设计
  (1)新建路面的路段结构按沥青路面设计:机动车道,上面层为AC-13细粒式SBS改性沥青砼厚4cm,中面层为AC-20中粒式沥青砼厚6cm,下面层为ATB-25沥青碎石厚10cm,或ATB-20沥青碎石厚10cm,沥青面层间洒粘层沥青。非机动车道,上面层为AC-13细粒式SBS改性沥青砼厚3.5cm,中面层为AC-20中粒式沥青砼厚4.5cm。
  (2)旧砼路面段结构设计:机动车道,上面层为AC-13细粒式SBS改性沥青砼厚4cm,中面层为AC-20中粒式沥青砼厚6cm,下面层(含调平层)为AC-20中粒式沥青砼(ATB-20沥青碎石)厚10cm。面层与旧砼路面铺找平层,找平层厚度<7cm的用AC-20中粒式沥青砼,找平层厚度≥7cm的用ATB-20沥青碎石。旧砼路面接缝处铺设玻璃纤维土工格栅。
  3.改性沥青施工中应用要点
  3.1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前需清理场地。在SBS改性沥青面层铺筑之前,要对沥青混合料中面层的质量缺陷进行弥补,保证路面无杂物、平整、无明显局部突起或低洼处。只有保证下面层和中面层的质量,才能保证上面层的平整度和强度,上面层的厚度为4厘米,如果下面层和中面层的平整度不高,摊铺机的撒料分布会因多占或少用而受影响。
  3.2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运输车辆及运输量的确定,应根据沥青搅拌机和摊铺机生产能力以及运距计算。运输速度应保证摊铺机摊铺时前面有4~5辆待卸车,尽量采用大吨位自卸运输车,保证运力满足要求。使用的車辆要保证性能,运输前应对车辆性能进行检修,防止运料过程中车辆出现抛锚现象。为防止车厢内粘料,可以在车厢内刷油水混合物;还应清理干净车厢,严禁车厢内有泥沙及其它杂物残留。往车厢内装一斗料,车就移动一次位置。运料途中运料车不得随意停驶,避免突然加速和急刹车。注意混合料运输中的保温处理,用完好的双层蓬布覆盖设施,达到保温、防雨的效果。
  3.3温度控制
  在进行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时,尤其要注意改性沥青混凝土对温度的敏感性,施工期间控制好温度是保证质量的关键。
  (1)严格控制沥青、集料的加热温度和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温度,搅拌时间控制在45S。集料温度保持在180℃~190℃,改性沥青温度控制在160℃左右,不应超过180℃;混合料出厂温度175℃~185℃,不能超过195℃或低于170℃。出厂温度、到达摊铺现场的温度、摊铺温度及碾压完成后温度要有专人负责测量。
  (2)摊铺前应将摊铺机熨平板加热至不小于100℃,混合料摊铺温度不应低于160℃。
  (3)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适宜的碾压温度范围是130℃~150℃,其最终碾压温度不低于110℃。施工完成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3.4平整度控制
  平整度控制是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中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要严格防止混合料产生离析。装料和运输中最容易使混合料发生离析,控制好该环节的集料离析,就等于保证了路面的摊铺质量。为避免在装料时粗集料离析,自卸车在装料时要按规定的次数进行移动,拌合后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储仓卸料口和运输车辆的距离不能太高。摊铺机应均匀、连续、不间断摊铺,机械操作手要特别注意速度的变换与中途的停顿,配置专人清理摊铺机前洒落的混合料,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摊铺沥青路面的平整度。
  3.5改性沥青路面碾压
  科学合理的碾压工艺是保证路面质量的有力措施,碾压机械设备配置要与摊铺机相匹配。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工艺应按照“紧跟、慢压、高频、低幅”八字方针进行,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适宜的碾压温度范围是130℃~150℃,其最终碾压温度不低于110℃,所以压路机必须紧跟在摊铺机的后面,只有在高温条件下碾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碾压时应严格控制振动压路机的碾压速度,振动频率要求35Hz~50Hz,振幅为0.3rm~0.8rm,先轻碾后重碾,先压边,后逐步向路中心碾压。不允许压路机在新铺沥青混合料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突然刹车或停车休息。对于摊铺过程中的边缘或接缝的缺陷应该随时修补。工程技术人员跟班检测摊铺厚度,及时调整并且切实保证压实厚度,初压完成用3m直尺检测平整度,及时找平补齐,保证施工完成后的路面平整密实。
  3.6施工缝的处理
  SBS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必须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应错位1m以上,各层横向接缝均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当面层摊铺采用梯队作业时纵缝宜热接缝,当加宽段产生冷接缝时应切齐。路面施工接缝处理的好坏对平整度有一定影响,往往连续摊铺路段平整度较好,而接缝处的数据较差。因此,接缝水平是制约平整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处理好接缝的关键是要舍得切除接头,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以摊铺层面直尺脱离点为界限,用切割机切缝挖除。新铺接缝处采用斜向碾压法, 结合人工找平,可消除接缝处的不平整,使前后两路段平顺衔接。
  3.7与管线连接的处理
  在机械整体摊铺过程中,市政道路上的雨水井、检查井、卧石边缘、八字道口、给水、供电等管线井口处的施工要特别注意,往往会为日后埋下隐患。应采用小型碾压机具进行碾压,同时辅以人工锤击进行密实处理。
  4.结论
  SBS改性沥青因其自身的优点,在梧州市和全国各地的道路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通过几个工程的实际应用,笔者认为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非常适合在城市道路中做面层使用。为了减小水对SBS改性沥青路面的损害,建议“白改黑”道路改造或新建道路,一定要做好充足的防水、排水准备,才能保证SBS改性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和年限。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9)[S].
  [2]沙庆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及预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要: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是关系到公路承载力、平整度、使用寿命以及后期养护工作的关键。在现代公路建设施工中,路基施工技术及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控制工程质量的主要内容,也是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重要举措。在各项路基施工技术中,路基排水处理、路基边坡施工技术、路基压实与搭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目前公路路基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重点研究了路基边坡施工技术、路基压实与搭接技术的控制要点,对确保施工质量
期刊
摘 要:深基坑出现坍塌险情或事故是工程建设中常遇到的案例,其带来的损失和危害性较大,是基坑工程中需重点防范的安全问题。本文依据某建筑基坑为实例,分析了基坑中发生局部坍塌、及裂缝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加固与处理措施。并对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对于预防与减少基坑事故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关键词:深基坑;变形失稳;预应力锚索;加固处理;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房地产业的欣欣向荣,房地产建设项目在全国各地纷纷开工建设。社会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迫使设计施工单位越来越重视建筑物的给水排水工程。根据作者多年的给排水施工现场的经验,就建筑物在排水给水的设计施工方面的注意事项,进行了一些基本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给水排水;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  0.前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政府投资水利项目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水利建设项目规模迅速扩大。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如何有效地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才能更有效地完成进度计划、保证工程质量、杜绝安全事故、提高管理效益目标。本文结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详细分析了现阶段水利建设中存在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与预防措施。可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提供理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建筑结构裂缝产生的各种原因,提出从材料、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控制裂缝的技术措施。介绍我国现行防水技术规范;新型防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  【关键词】地下空间结构;裂缝控制;防水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TU57  根据大量工程实践,提出钢筋砼结构裂缝控制和防水一些新技术,供同行参考 ,不妥之处请指正。  1.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根据国内外的调查资料,引起裂缝有两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已迅速崛起,尤其是民用建筑日益增多,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建筑施工中的不当措施使得房屋易出现渗漏问题,而建筑外墙渗漏是影响房屋使用功能的质量通病之一。本文根据工程实例,阐述了宅楼外墙易出现渗漏的原因,并结合外墙材料特点,提出工程施工中防治渗漏的有效技术与管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可为高层建筑外墙防渗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外墙渗漏;原因分析;质量控制;处理措施
期刊
摘 要:某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由于使用需求,要对原结构进行改造以及加固设计。本文具体介绍了扶梯、自行人梯、升降机的改造方案设计,并对原有楼层梁板柱进行校核,根据不同受力情况和现场条件,对不同部位的梁、板采用了具有针对性的加固改造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关的工程设计经验可供同类建筑改造加固参考。  关键词:现浇框架剪力墙;改造方案;加固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323.5 文献标识码:  0
期刊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加铺沥青砼牵涉到多方面的技术因素。本文对旧水泥混凝土加铺沥青砼改造施工技术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TV431+.5  与沥青路面相比,水泥砼路面维修养护难度大,在旧水泥砼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措施。在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主要牵涉到原路面的处理、反射裂缝的防治、加铺层施工质量控制等等。  1施工准备  1.1施工、监理、建设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首先熟
期刊
摘 要: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项目工程实施的各阶段,具备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在采用优化设计方案的基础上, 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建筑工程总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或核定的造价限额以内,以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并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依据相关工程经验,为控制建筑工程总造价,详细分析了项目决策、工程设计、招标、施工、验收等阶段可采取的造价控制策略与方法,研究结果可为相
期刊
摘要:随着在现代经济与汽车制造技术快速发展,公路工程建设质量需求不断提高。公路车流量和汽车荷载的增加,都对公路沥青路面的安全使用、耐久性带来了严峻挑战,而面层施工质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高等级公路路面面层,可为汽车提供安全、经济、舒适的行车环境,。本文在分析公路工程沥青面层施工中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沥青路面的特性,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可为我国高等级公路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