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知识长啥样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gsjz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学医出身,曾从事生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偶然进入教育技术领域,立志成为一名“思者”。近年来创立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关联主义创始人西蒙斯将网络时代的知识比喻为河流,或管道里的石油,提出了知识流的概念。他认为,今天的知识不再是静态的层级和结构,而是动态的网络与生态。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半衰期缩短。因此,网络时代的学习应该注重连通网络中的知识结点,保持知识的时代性。他指出,今天的学习更多的是连通,而不是建构。管道比管道里的内容更重要,因为内容是随时变化的。
  笔者曾将知识比喻为一棵榕树,榕树的根部是知识的一级结构,主要由感性认识构成;榕树的主干和分支是知识的二级结构,主要由理性认识构成;榕树的树冠为知识的三级结构,主要由联想构成。树冠又发出长长的气根,伸进土壤,与树根紧密相连,将一级结构与三级结构连接起来。笔者认为,教育是一种知识的嫁接,是从知识的二级结构开始的。学习分为自下而上的学习(由一级结构上升为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如探究发现式学习)和自上而下的教学(从二级结构开始与一级结构实现对接,如传递—接受式学习)两种。
  这两个比喻互相矛盾吗?不矛盾。西蒙斯描述的是网络时代的社会化知识,而笔者说的则是个体知识。在网络时代,社会化知识与个体知识构成了如图1所示的关系。
  在网络时代,社会化知识犹如一条纵横交错的河流,滋养着每棵个体的知识之树,而个体知识树也向河流贡献自己的果实与液汁。今天我们每个人都要善于从网络这个社会化知识的河流中摄取水分和营养,同时也应该向网络分享我们的实践与思考的成果。
  西蒙斯还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知识不再是涓涓细流,而是像洪水一样涌来,我们该怎么办?这其实就是信息超载问题。2011年,西蒙斯与笔者见面交谈时曾指出,信息超载还只是刚刚开始,以后会越来越严重。西蒙斯提出的解决之道就是学会连通,而少建构。我们不需要对所有的知识都进行深加工,只要知道知识在哪里、知道谁有这样的知识就够了。
  但笔者认为光这样还不够,网络时代应对信息超载还必须学会选择。选择的原则是以个人的需要和兴趣爱好为中心,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体系。今天我们要实现从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向蛛网型的知识结构的转变,如图2所示。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强调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进行系统学习,认为基础越宽越好,但这种学习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了。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基础需要多宽才够?今天我们更需要的是建构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个人需要和兴趣爱好为中心的蛛网式的知识结构。乔布斯、比尔·盖茨和Facebook的创办人马克·扎克伯格等创新型人才,都具有这样的知识结构。作为大学肄业生,他们的基础知识未必比许多专家学者要宽要扎实,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围绕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爱好,不断学习、不断探究,像蜘蛛一样织出一张绚丽的个性之网。
其他文献
[摘要]“复杂学习”面对的是结构不良的、开放性的、情境化的真实任务。建构主义提出的意义建构、学习者经验和社会情境、信息与社会支持等学习理论,对复杂学习任务的课堂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构主义 复杂学习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周玲玲(1964- ),女,山西临猗人,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和古代文学。(山西 运城 044000
校园网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的校园网络管理不再是简简单单保障学校正常的上网需求,而更重要的是给学校提供一套安全便捷的解决方案。所以在学校网络管
[摘要]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出口大幅度下滑,部分外向型企业倒闭,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迹象明显,我国经济处于企稳回升阶段,经济向好趋势进一步巩固。但大学生就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远去,今后几年大形势依然严峻。文章分析了经济复苏的新形势下广东大学生毕业就业存在的新问题,总结了指导就业工作的经验,提出了经济企稳回升阶段指导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以及课程改革的试行,音乐,被边缘化的课程也随之被重视起来,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即使音乐被重视起来,音乐基础还是不扎实,学习音乐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