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凶器盗窃的认定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26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法修正案(八)》对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盗窃罪进行了较大的修改。特别是将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三种行为方式和多次盗窃、盗窃数额较大的相并列。目前不论是刑法理论界还是司法实践,对于入户盗窃和扒窃的认定并没有多大的争议,但对于如何认定携带凶器盗窃,刑法学界争议却比较大,并且严重影响了司法实践的认定。因此,本文从刑法学界对携带凶器盗窃的争议出发,提出自己浅薄的见解,希望能对司法实践的认定提供一点帮助。 The Amendment to the Criminal Law (8) makes great changes to the theft in China’s current criminal law. Especially in the home theft, carrying the murder of theft, pickpocketing three acts and multiple theft, theft of larger phase. At present, no matter whether it is criminal law theory or judicial practice, there is not much controversy about the identification of home theft and pickpocketing. However, there is much controversy over how to identify the crime of carrying the weapon, which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determination of judicial practic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rom the criminal law academia on carrying the weapon of theft controversy, put forward their own shallow views, hoping to identify the judicial practice to provide a little help.
其他文献
刑法的不得已原则是刑事立法的根本指导原则,决定了刑法的性质和调整对象,是刑法的价值基础。本文旨在探讨刑法不得已原则的理论价值和指导实践中的作用,探讨如何更恰当有效
本文着眼于由南宋郑克根据《疑狱集》修改补充编撰而成的著作《折狱龟鉴》,通过该书辑录的上起春秋战国,下至北宋的历代有关平反冤滥、挟(摙)奸慝的案例,总结前人在案件的侦
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行政法学界也在不断的发展,对行政复议也给予了高度重视,而且还在不断的进行行政复议的改革。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在进行行政复议
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立法的系统规划,接着从六个主要的方面探究提出完善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的具体措施,旨在为我们立法工作的实践提供建议。 This art
近年来,我国屡屡发生截留、挪用、欺诈社保基金案件,说明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法律体系;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的职责;确立垂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体现了我国对逮捕权的审慎态度,为不当羁押提供了必要的救济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实践中检察机关在落实该制度时呈现不同的情况,形成原因复杂多样,给
官员作为公民,其隐私权自然需要保护,但是作为公职人员,其掌握着公民赋予的权力,权力如何履行将关系到公共利益,因此其如何行使职权已经超越了个人隐私的范围,而且公民也有权
同步录音录像制度以其独特优势和重要功能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普及,但是从诞生时起其争议就未曾间断,本文从司法实践的视角出发,对同步录音录像的法律属性、“全程”及开示三个
从最初的上海银河宾馆案,到后来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昆明官渡建行案、法官醉酒到洗浴中心接受服务时在楼梯摔倒致重伤案、驴友自助旅游案等,如何正确确定其责任承担者及落实损害
药物临床试验被称为“实验性诊疗”,具有区别于普通诊疗行为的特殊性.针对该诊疗行为,医方应履行更为全面的告知义务,以保证受试患者知情同意权得到确实的保障.通过对药物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