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高流量吸氧对气管插管患者脱机拔管后再插管率的影响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经鼻高流量吸氧对气管插管患者脱机拔管后再插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气管插管患者当中随机选取43例对照组和43例观察组两组共86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实验研究的观察与分析对象,对照组患者在脱机拔管后采用鼻导管或者面罩常规吸氧方式给氧,观察组患者脱机拔管后给予经鼻高流量吸氧(HFNC),观察两组患者在脱机拔管接受氧疗后1小时内的RR、SpO2、PaO2、PaCO2等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吸氧后的再插管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脫机拔管接受氧疗后1小时内的RR、SpO2、PaO2、PaCO2等指标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观察研究发现,两组患者脱机拔管后,观察组患者的再插管率为4.65%,比对照组16.28%的再插管率少了11.6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气管插管患者在脱机拔管后给予经鼻高流量吸氧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脱机拔管后的再插管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气管插管;脱机拔管;再插管率;经鼻高流量吸氧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5-294-01
  气管插管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尤其在呼吸衰竭患者中最为常见,通过气管插管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为患者维持正常的通气和氧合功能,据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有许多经机械通气治疗后终止脱机,拔除气管导管后的患者,其氧合功能并没有完全恢复,还有不少患者会出现再插管的情况,据悉气管插管患者脱机拔管后的再插管率大约在15%-21.3%之间。降低患者的再插管率与患者脱机拔管后的给氧方式有一定的关系,为了探究经鼻高流量吸氧在气管插管患者脱机拔管后对患者再插管率的影响,本文对2015年6月到2017年12月期间的86例气管插管患者进行简要的探究和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气管插管患者当中随机选取43例对照组和43例观察组两组共86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实验研究的观察与分析对象,在对照组的43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28-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64i8.49)岁;在观察组的43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的年龄为29-75岁,平均(48.79±8.7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并不显著,P>0.05,组间对比有意义。本次选取的86例患者均符合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相关指征要求,且均已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取得医院医学研究伦理学会的批准。
  1.2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脱机拔管前必须通过半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的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Trial,SBT).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试验均采用“T”管进行吸氧,吸氧的频率为每分钟3-5L,患者的自主呼吸试验成功后,即可脱机拔管,如果没有通过自主呼吸试验的患者,需要继续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观察组的43例患者在脱机拔管后,给予患者经鼻高流量吸氧,其中患者吸入的氧浓度(FiO2)在28%-50%之间,吸入的气体流量则控制在每分钟40-60升之间;对照组的43例患者在脱机拔管后给予经鼻或者面罩普通吸氧,其中面罩吸氧患者的吸氧频率为每分钟6-10升,鼻导管吸氧患者的吸氧频率为每分钟1-5升。两组患者经过吸氧后,对两组患者的氧合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无法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则需要再次为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指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脱机拔管接受氧療后1小时的RR、SpO2、PaO2、PaCO2、再插管率等相关进行观察和分析。
  13.2再次插管标准:患者在脱机拔管后的.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出现了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患者的心率严重减慢或者加快,患者的血压出现大幅度波动;患者的FiO2高达60%甚至在60%以上,或者患者脱机拔管后的吸氧流量每分钟超过10升后症状依然无法改善;患者的PaO2低于50mmHg或者PaCO2超过70mmHg时,均需对患者实施再次插管。
  1.4统计学分析 对文中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同时采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采用卡方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相关血气指标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脱机拔管接受氧疗后1小时内的RR、SpO2、PaO2、PaCO2等指标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具体血气指标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的再插管率经观察研究发现,两组患者脱机拔管后,观察组患者的再插管率为4.65%,比对照组16.28%的再插管率少了11.6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脱机拔管后的再插管率具体如表2所示。
  3结论
  经鼻高流量吸氧在既往的临床应用中多用在新生儿或者婴幼儿的治疗当中,近几年来,随着医学界相关学者和专家的不懈研究发现,经鼻高流量吸氧这项新型的氧疗技术在成年人中应用也具有不少的好处和优势。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经鼻高流量吸氧和普通常规吸氧1个小时后.两组患者的RR、RR、SpO2、PaO2、PaCO2等指标有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SpO2,降低患者的RR。同时,还有相关.临床试验研究表明,经鼻高流量吸氧可以显著改善和提高气管插管患者脱机拔管后的氧合指数。
  有相关研究表明,与普通常规吸氧相比,气管插管患者脱机拔管后给予经鼻高流量吸氧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和低氧血症,能够提供更高的SpO2,减少鼻导管或者面罩吸氧所带来的不适感和移位等情况,同时经鼻高流量吸氧并不会对患者的饮食、睡眠以及一般活动造成影响。
  总而言之,从上述结果当中可以明显看出,经鼻高流量吸氧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脱机拔管后的再插管率,与同类研究中的相关研究结果保持高度一致,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
其他文献
【摘要】肖邦的练习曲与其他作曲家不同,他提高了练习曲的地位,不仅可供钢琴学习者在琴房里练习技巧使用,也可用于在音乐会中演奏。肖邦的练习曲因富于诗意性的旋律线条而被人们认为是不可多得的杰作。  肖邦的《练习曲-作品二十五号》中包含十二首曲目,本文主要是对肖邦其中一首练习曲降D大调作品二十五之八六度双音演奏技巧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练习方法。  【关键词】肖邦‘练习曲作品二十五之八’;六度双音‘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