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0\”的几点意见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nd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者来信(苏镇培*)万众期待的<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0>[1](以下简称新指南)发表了,其中不少亮点,也有一些重要问题需讨论.   一、缺血性卒中定义   新指南在"缺血性卒中"前加上"急性"不妥.卒中都是急性的,没有慢性卒中[2]."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从acute stroke直译来的.但按中文是同义重复,不合医学逻辑。

其他文献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0岁.1年前参加考试时自觉心情紧张,作文时突然发生下颌紧张、舌上翘感、言语不清,并感到心跳加快、心悸.无意识丧失、抽搐、咬破舌,伴尿失禁。
期刊
人体内的脂肪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脂肪组织细胞内的甘油三酯,另一种是存在于脂肪细胞以外的其他各种组织细胞胞质内的甘油脂滴.在长时间禁食和持续性肌肉收缩等情况下,脂肪细胞内的甘油三酯以游离脂肪酸的形式进入血液,通过被动扩散进入肌肉的细胞质内[1]。
期刊
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定于2009年9月1-4日在首都北京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新进展》培训班,项目编号:2009-03-07—104(国)。
期刊
背景和目的:系统回顾性研究近40年的脑卒中病残率和早期病死率,以期更新当前对脑卒中长期趋势的认识。
期刊
期刊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联合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定于2009年9月18—2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第一届全国痴呆与认知障碍高级讲授班及学术研讨会。会上将邀请崔丽英、贾建平、张朝东、丁新生、陈晓春、李焰生、王荫华、张振馨、陈生弟、唐北沙、陈海波、樊东升、肖世富、汪凯、章军建等著名专家授课,并进行大会论文交流。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9岁,因"头痛1周"于2008年4月14日入院.患者1周前无诱因出现头胀痛,程度较剧.尚可忍受,位于前额、两颞及颈部,呈阵发性,每次持续半小时到数小时不等,能完全缓解,1周来反复头痛,入院前1 d头痛加重,伴呕吐.有肾炎、高血压病史3年,未降压治疗,无糖尿病、关节痛等病史。
期刊
目的 建立应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RT-PCR)检测parkin基因外显子重排突变的技术平台,应用该技术对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早发型帕金森综合征(autosomal recessive early-onset parkinsonism,AREP) 家系进行parkin基因外显子重排突变分析.方法 应用SYBR GreenⅠRT-PCR技术对32个
脑卒中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后,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康复.一般认为越早开展康复对恢复功能越有利;但脑卒中早期存在的应激反应(3个月内)以及随之而来的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在多方面影响患者的康复意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