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li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反思也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作为一线教师,笔者经常在思考,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到底该怎么上?到底怎样的课才算一节好课呢?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从教学理念的反思、课堂模式的反思两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尝试。
  一、教学理念反思
  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化学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的是化学教学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全面发展,要让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勤于思考,使之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教师的反思是否全面,不能只看是否反思了教学问题,而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需要对自己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进行反思,从根本上说是自己教育价值观的反思。例如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一课教学中,老教材中非常重视SO2的化学性质,而新教材中更重视SO2的污染及其导致酸雨的后续处理,而笔者受传统思想的限制,没有很好地重视SO2的这个问题,而新教材的一个特点就是和实际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虽然这节课也做了演示实验,但是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联系实际能力等化学素养方面的培养是很不到位的。这是因为这堂课从一开始在理念上就发生了偏差。课后笔者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然后把反思意见放在整个化学组里进行讨论,做了如下设计改进:
  用多媒体播放“酸雨”污染的录像引课,这和教材相吻合。教材上两张酸雨危害的图片,利用录像镜头立即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引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思维火花一触即发。二氧化硫到底是怎样一种物质呢?它具有怎样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对人类、社会造成如此的危害?再让学生根据所看录像总结酸雨的危害。然后通过三个探究实验来了解二氧化硫的危害,在探究中学生自己得出二氧化硫的物理、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1:虫子为什么会死呢?
  探究实验2:酸雨四怎样形成的?
  探究实验3:花儿为什么会变白?
  最后通过对SO2性质的理解,提出如何减少酸雨的产生及怎么治理酸雨,首尾呼应。
  二、课后反思
  每节课结束后,其实有许多值得教师回味的地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常常从课堂的亮点和败笔两个角度去加以反思。
  1.亮点反思。亮点反思的目的是总结精彩,发扬光大。教师每上一节课总有精彩之处。如:有时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有时教师信手拈来,成功地运用了某种十分称心的教学方法;有时教师灵机一动,有了解决问题的妙想;有时教学效果超越了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引起了学生异乎寻常的共鸣;有时课堂教学中的某一应变措施特别得当;有时开展“双边”活动取得意外的成功;有时某些教育思想得到了有效的渗透;有时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突然闪现出灵感的火花等等。这些都是应该及时总结的内容。
  下面是我上了高三“水”专题复习课后进行的反思:
  反思一:教师没有用过多的话,没有用多媒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率高。学生不仅复习了水的知识,还学会了怎样整理归纳知识,学会了构建知识体系,同时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
  反思二:把时间让给学生。以上这些方面的成功落实,充分体现了把课堂时间多给学生,老师只给一点引导和适当点拨。而要把课堂时间多给学生,设计怎样的活动方式是以后课堂活动应积极采用和遵循的原则。
  2.失误反思。由于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可能凭以往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及教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合乎实际的理念和目标,加上学生层次差异及对学生分析不到位等,在课堂活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达不成预期目标的环节。
  当出现失误时,教师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反思:(1)预设目标是否脱离学生实际情况?(2)内容的安排是否妥当?(3)教学重点是否突出?(4)教学手段和形成与内容是否配套?(5)学生为什么没有兴趣,是内容本身还是教学组织的形式有偏差?(6)学生是否积极思维?
  如果教师在每堂课后都能仔细查找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对课堂教学失败的原因认真地剖析,多积累“病例”,同时对症下药寻找“疗法”,就会收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
  總之,教学反思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有效措施。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过程,在化学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感觉到,作为教师,自身也应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以适应新形式的要求。教师只有做到常思常想,常想常新,善于捕捉灵魂的火花,才能不断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达到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的理想境界。
其他文献
班级文化和大家所知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一样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也是每个班级的灵魂,同时也极力影响着每一个与这个班级有联系的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好的班级文化的形成,是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努力营造的结果。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强化自身使命,努力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定目标。班级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长期积累、酝酿、完善的过程,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接手一个班级之后
期刊
【摘要】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共同存在于社会各层面,它可能对正式组织起正面促进作用,也可能起消极影响作用。学生在校除了班集体、学生会、团委等正式群体组织外,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学生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组织对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发展都有深刻而强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非正式组织的现状、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对如何应对非正式组织等做了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学生非正式组织 成因 利弊 应对策略  在学校里,
期刊
【摘要】从化学选修模块课程的角度来看,对专题教学内容加以全面整合,化零为整,实施专题整体教学,具有现实意义。但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我们要从实践中寻找对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专题 整体教学 有效性 选修  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应强调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化学教学的有效性除了关注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外,教师积极发掘教材,组织
期刊
【摘要】尝试教学理论的核心是“先练后讲”,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可以改变传统的“先讲后练”的教学方式。如何提高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参与度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运用尝试教学法在课堂改革方面的探索,笔者总结出的策略有:让学生参与理解课本、利用课本、体验过程、评价结论、自由愉悦、总结课堂。本文在每一个策略下都详细分析了目前的状况以及所提出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尝试教学思路 提高学生参与度  一、让学生
期刊
【摘要】尝试教学理论的核心是“先练后讲”,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可以改变传统的“先讲后练”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运用尝试教学法在课堂改革方面的探索,笔者总结出的策略有:尝试教学思路下,学生学习需要掌握学习方法、解题技巧;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情感投入;需要榜样的力量、组长的带动、示范组的引领;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有趣味性的问题;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启迪心灵,提高人文素养,做现代公民。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主要方式之一。而采取小组学习模式在于采取什么样的小组学习模式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小组学习模式在化学课堂中的实施现状、采取的方法和实施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小组学习 教学形式 化学教学  在传统的化学教育中,主要采用的方式是以教师为核心、以教材为依据来全面开展的教育模式。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为主动,学生为被动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应用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小学数学思想方法与教学问题进行了探究,首先分析了几种最基本的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然后从在教学目标中明晰数学思想方法、在训练中巩固数学思想方法两方面详细论述了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想方法 教学研究 策略  一、几种最基本的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1.符号思想
期刊
【摘要】现代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推动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飞速发展,但因师资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设备资源不配套等多种原因制约了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对此,本文分析了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农村远程教育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解决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低的对策,要从使用者和使用方法着手。一方面,从教师队伍的建设上进行制度制约、引导重视、加强激励机制来促使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反思可以减少遗憾。在英语教学中,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只有经常反思教学,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着重论述了新课程下高中英语教学反思的内涵。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反思 内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一词在西方发达国家被人们
期刊
古人论教,以诱导启发为上。《学记》有言:“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谓“喻”,即启发诱导之意也。“喻”的准则是,对学生进行诱导,让他们自进而不强迫牵拉;鼓励他们自学而不勉强推动;指示学习门径,而不代其通达。可是,至于如何道(引导)、强(鼓励)、开(启发),《学记》中没做具体表述,但如果缺乏具体的方法,是难以达到善于启发诱导的理想境界的。本文拟就启发诱导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加以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