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太行之魂

来源 :侨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x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夏末的一天,笔者有幸到河北保定的狼牙山参观。在此之前,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早在儿时就已耳熟能详。五壮士为掩护老百姓和大部队撤离英勇阻击日本侵略者最后跳崖的壮士烈之举,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几十年后的今天,笔者终于到狼牙山亲自瞻仰烈士洒血的地方,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距县城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
  狼牙山,以八路军五勇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而闻名于世。其实,狼牙山还是一座雄险奇伟,景色秀丽的名山。早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狼山竞秀”就是当时燕国十景之一。远远可以看到群山中的一个山头上,有一组白色建筑,五角五层的狼牙山三烈士纪念塔,两座五角亭,一座石牌坊,一圈围墙。如今,这里既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省级森林公园。作为一处旅游胜地,品位很高。
  早上吃完饭,记者乘上旅游大巴,将近2个小时就进入了狼牙山地区。从车窗里远远望去,狼牙山一带群山环抱,越往里走山势越高越险峻。一会儿,大巴停在距狼牙山顶峰一千多米的山底时,那巍峨、壮丽的狼牙山就矗立在眼前了。我极力控制自己的感情频频向山顶远望,前来参观的人还真不少,其中年轻人居多。我们首先参观了五勇士纪念馆。那里有关五勇士的文字、图片和文物令人震撼。一股痛恨日本侵略者、崇敬先烈的思绪油然而升。虽然纪念馆中大多内容记者早已从大量的书报中熟知,但经过仔细参观了解,记者还是有了新的发现:当年五壮士英勇阻击日本侵略者最后跳下万丈悬崖的过程,被当地几位老百姓看个真切。当侵略者退去后,他们眼含热泪将其中的三位烈士抬下山掩埋,又将受伤的葛振林和宋学义救起。葛振林伤势不重,不久就回到了部队。而宋学义因为腰伤过重,后来回到了老家。文化大革命期间,宋学义惨遭诬陷,53岁就含冤离开了人世。站在他的遗像前,我们为烈士报效祖国、忍辱负重地人生经历感慨不已,极其庄重的向宋学义的遗像三鞠躬。
  走出纪念馆我们上山去看烈士跳崖的地方。据导游介绍,如果徒步走上海拔1000多米的狼牙山顶需两个多小时,但坐缆车就快多了。缆车晃晃悠悠将我们送到了棋盘陀,也就是五壮士为掩护大部队和老百姓转移视死如归,最后将日寇引上绝路的地方。这里到达五壮士跳崖的顶峰还要再走一里多地。
  在棋盘陀,我们注意到导游竟是一位年逾六旬的当地农民,他那饱含深情的讲解吸引了大家。于是,我们走过去和他攀谈起来。老人叫李振玉,今年63岁。他的父亲1938年就参加了当地的游击队,多次打鬼子立功;其岳父是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李振玉从小在狼牙山长大,深受父辈革命精神的熏陶。尤其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深深教育了他。他很早就立下志愿,一定将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和精神介绍给全国人民,尤其要向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所以,在政府还没有统管的上世纪60年代起他就在狼牙山义务为前来参观的群众宣传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他最早对棋盘陀进行了修缮,整理出一块供参观者凭吊的地方。他还在附近修建了一座小亭子。同时,李振玉曾多次向有关部门建议尽快开发狼牙山红色旅游景区。他对五壮士充满了感情,多次给其家属写信,汇报狼牙山和当地百姓生活情况,邀请他们前来参观。
  李振玉激动地告诉我们,到目前,他已经接待过当年在世的葛振林和宋学义,以及聂荣臻、杨成武等将军,并亲自为他们当导游。老人还多次担当中央和省市电视台制作的有关狼牙山五壮士专题片的解说员。他指着山顶向记者介绍说:“1941年烈士跳崖,第二年在那山顶就为三位牺牲的烈士修了一个纪念塔;1958年重新建塔;1986年再次重建了现在这座五层、高达21.5米的纪念塔。”据了解,1996年狼牙山被当地政府统一管理后,投资修建了纪念馆、缆车和公路等设施,并将狼牙山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每年都要接待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五壮士的英雄事件感动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李振玉老人最后饱含深情地说:“我现在仍然为大家当导游,在狼牙山能为全国人民介绍五壮士的事件是我最大的快乐,我这一生就献给狼牙山了……”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