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范式:一条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叙事的阐释路径

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h15811353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面向当代的重要研究领域。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来说,空间不应限于“容器”意义,空间线索内含的方法论意义更为重要。空间叙事方法与以往均质的时间叙事方法不同,它将历史唯物主义展现为一幅可理解的世界图景,在克服解释学困境的前提下,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唯物主义空间范式。时间范式向空间范式转换的实际意义远大于其理论意义,作为现代性背景下历史唯物主义重构之路,范式的未来指向城市哲学。
其他文献
济厅字[2018]36号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市属各企事业单位:《关于贯彻落实'一次办成'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
目的 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护理方法,以供参考。方法 纳入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营养状况评估。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4例。传统组接受
济发[2018]36号各区县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市属各企事业单位:现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
主体性问题长期以来在学院哲学中表现为纯粹的学术问题,挖掘其内在意蕴,其实质应置身于社会现实的存在关系中重建社会发展的价值规范。它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
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企业来说,则是战略转型期,是中国企业从世界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爬升的时期。能否实现“转型”与“爬升”,自主创新是关键。那么企
道德对象的“因知而善”、道德方法的“认知而善”、道德评价的“以知为善”构成了西方伦理学中的知识论倾向。在反思道德对象是事实还是价值、道德方法中科学精神的化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