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IBDP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分析

来源 :生物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itan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文凭组织的IBDP生物学课程能以多形式、多渠道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能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和建立数学模型等能力。本文以实验教学案例展现和分析的形式,简要介绍信息技术在IBDP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对比评价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钼靶X线(mammography,MG)以及两者联合(MRI+MG)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和优越性。方法:计算机
本文以初中生物学教材中与植物学相关的“成对概念”为例,阐述了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成对概念”教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为中学生物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通过具体的实例和评析,阐述教师如何从科技文献中获取真实的科研情境,改编成考查遗传学相关概念和探究能力的非选择题,以及在高三备考中的应用策略。
从实验现象的明显性、实验原料的经济和易保存、实验角度的新颖性以及实验操作安全性四个方面考虑,拓展了马铃薯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
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因“全身水肿性红斑脱屑伴瘙痒6周,发热1天”于2017年5月12日收入院。患者2个月前因患“高尿酸血症”在当地医院就诊予别嘌醇(剂量不详)治疗,当服药至
目的:总结汗孔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汗孔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男3例,女5例。6例40岁后发病。4例皮损发生于掌跖。临床诊断为化脓性肉芽肿
本文以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中的遗传题为例,就如何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提出几种灵活的杂交实验方案。
解题训练是高中生物学教学尤其是高考备考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提供了一个在习题讲评中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的案例。
新加坡《剑桥O-level初中生物》(第2版)教材提倡轻松和愉快的学习、注重对概念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对学生21世纪发展能力的培养,对我国的初中生物学教材编写具有一定
目的:检测表皮松解性掌跖角皮症一家系患者角蛋白9(KRT9)基因突变。方法:收集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和血样,提取家系中4例患者和3名正常人及50名与本家系无关的正常对照外周血DNA,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