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纽约的58次面试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告诉我,你看到它是什么感觉?”


  我经历过最难的一场面试是一家主要服务地产商的公关公司。作为一个对房地产行业一丝一毫都不感兴趣的人,我也不明白我究竟为什么要去面试。我只是在海投时随手一键投了简历,轻松地过了电话面试,公司便安排了面试。
  最后一轮面我的是一个非常犀利又聪明的美国老奶奶,70多岁的样子,1990年代时曾在美国出过一本很有名的畅销书。她见到我后,没有问任何常规性的面试问题,甚至没有让我做自我介绍。她只问了三件事——
  “你有做记者的经历或者新闻专业的背景吗?”
  我说没有。
  她于是拿出一摞报纸和杂志给我,指着上面她写过的文章,说:“你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么?”
  老实说,这一句话问到我语塞。我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回答,或者说,当时的我真的没有信心去说,是的,我能写出那样的文章。
  她接着问道:“说实话,你热爱房地产行业吗?你看咱们对面的那座大楼,告诉我,你看到它是什么感觉?”

  经历了上一个问题的支吾,我打心眼儿里明白了什么叫做“姜还是老的辣”。我是不打算耍什么小聪明或编什么好听的话了,毕竟老奶奶大概是“走过的桥比我走过的路还多”。
  于是,我诚实地对她说:“我不爱这个行业。对不起,我今天不应该来,真的很抱歉浪费了您的时间。但我也想知道,您是怎么发现您热爱这个行业的呢?”
  “我看得出来你不喜欢。要知道,没有什么比做不热爱的工作更让人痛苦的了。房地产对于我而言,是一个从无到有创造的过程,一想到那个过程我就血脉贲张。房地产的故事在很多人眼里可能是单一无趣的,但事实是,只要你找到对的角度 ——比如一座大楼的建成如何改变了周边的环境和人的生活——你就能写出好的故事,就能吸引媒体的注意。”
  我永远都忘不了老奶奶说那段话时的眼神。当时,我一下子就联想到在“动物世界”里,黑夜里发光的狼的眼睛。也许这不是个好听的比喻,但却是我那一刻最真实的感受。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老奶奶有过那样的眼神,那绝对是真爱。

  每当想起那次的面试经历,我都感到羞愧。如果一個求职者连“为什么选择某家公司/对某个行业是否真的有兴趣”这样的问题都没想清楚就硬着头皮去面试,那真的是在浪费公司和面试官的时间。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因为“一键申请”的便捷就随便投任何一家公司了。也真的很感谢那位老奶奶,让我看到了一个人热爱一份工作时该有的样子。
  要不要离开纽约?
  我曾放弃了一个去香港工作的机会。对方是一家美国IT咨询公司,在纽约有一个与客户沟通相关的职位,该职位的人选会在纽约工作几个月后被调去香港分公司。当时的我对于去和留很是犹豫,我一度想过离开纽约,觉得香港也不错。
  提到这段经历是因为,在申请这个工作的过程中,我被要求完成一个写作测试。我想当然地以为那是个英文测试,于是迅速用英文答完了题。正准备提交时,定睛一看,竟是个中文测试。更没想到的是,用英文很快完成的我却在中文写作上犯了难,磕磕巴巴怎么也写不出来。最后,我是用谷歌翻译把英文答案转成了中文,又在那基础上做了修改才完成。
  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多反思,也成为我决定开始坚持中文写作的原因。在美国的一年多,尤其是在学校的日子里,为了提高英文写作,我几乎每两周去一次writing center(学校的写作训练中心)。这么一想,我是太久太久没有用中文写过任何东西了,以至于现在连写封简短的中文邮件都要花上半个小时。我可不想自己英文还没学好,中文就忘了一半,所以,就从现在起恢复写中文故事的习惯吧。
  再说回那个面试。面到最后一轮时,在面试官问我还想在纽约呆多久的那一刻,我决定放弃这个工作。我很确定我有很大的几率拿到offer,但我不确定的是,我是否真的舍得下纽约。某天在早高峰的地铁上,我穿着新鞋子,却被一个人踩了一脚,没办法,地铁上实在太挤了。那时,我突然想起几年前我在武汉实习时,每天早上挤地铁时满心想的都是“千万不要踩到我”。然而在纽约被踩到的那次,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点也不生气,突然意识到如此拥挤的地铁居然没有使我反感。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大概是个60分及格的纽约客了,但同时,我也开始依赖起这个城市。

与心仪工作擦肩而过


  我还遇到过一个很好的机会。那是一家纽约的快消品牌,对方发现中国消费者很喜欢代购该品牌,并且常有中国明星穿这个品牌出街。于是他们打算进军中国市场,开天猫旗舰店,找中国明星做品牌代言。我面试的职位就是负责整个项目——简单说,负责打开整个中国市场。
  终面的前一天晚上,我还在准备材料——突发奇想做了一个20多页的PPT,还想了不少能展现自己实力的案例。第二天我的确在所有面试官前做了展示,但是随着他们一个个冒出来的问题,我开始感到心虚。心虚并不是因为我答不上来,坦白讲,那群美国人没有一个懂中国市场,我哪怕编得天花乱坠,他们当下也只能信我。我心虚是因为我开始反思,我真的有能力独自负责起这个项目吗?   有一个面试官一针见血地问了我一个问题,她说:“你听起来非常有经验的样子,可是看你的简历,你并没有什么工作经历,只有几段实习而已。为什么你一直在实习呢?”
  我回答说,因为来了这里,一切又要从零开始。
  在面试完回家的路上,我仔细地思考着我是否是那个对的人。我对时尚行业一无所知,也没有什么中国电商市场的经验。而对方想要的是一个经验十足的人,很明显,我的简历直接证明了我不符合。退一万步讲,假使人家“眼瞎”真的给了我这个工作,我会接吗?
  我不知道答案,因为我又想要又害怕。
  我始终觉得,那是我一直很想要的工作机会。如果我准备好了再遇上它,该有多好。

承诺的力量


  老实讲,我怎么也没料到有一天我会进入PR(公关)这个行业。一切应该完全是巧合,或者天意。在哥大,虽然我读的是传媒类的专业,却一直在避免着选择任何与PR相关的课程,相反更专注于品牌和营销(我一直在选商学院的营销课),因为我知道,在美国做一个文科生有多难。现在的我常常对朋友们打趣自己,说我做这个工作完全就是在跟自己死磕,跟自己较劲。
  去年夏天,我还做着marketing的实习,突然拿到了一个PR实习的offer,这比我一直以来想象的要容易那么一点点,觉得好奇就去尝试了。也因为有了些了解和经验,我才在正式找工作时投了一些公关的职位。
  应下现在这个工作的offer,有百分之五十是因为这个团队,有极聪明人又好的老板、上司和同事。另外百分之五十大概是因为我是个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我想看看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终面时,我见到了我现在的上司和老板。我的上司之前在零售行业一家知名公司做新闻发言人,所以他是一个极会说话的人。在面试中,他提到过这一点,他说:“我不指望你现在就懂怎么和客户沟通,但过个几年,你就慢慢懂了。尽管会说话更多是一种天赋。”
  我大概是没那个天赋的,但也希望能慢慢地学习着成长。他有时会给我们的一些客户做培训,告诉他们要怎么应对某一场媒体采访,怎样引导话题和避免不想谈到的话题。我很喜欢在旁边听他讲,发现他讲的很多点常常和我的面试策略不谋而合,所以我往往能感同身受。毕竟面试,最重要的就是懂得怎样去引导对方的谈话走向。
  我的大boss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和他面试的那一场是我找工作3个月以来经历过最轻松的一场,更多是像在咖啡店里聊天。在听到我从小在中国长大,目前一个人在这边生活学习后,他对我说:“你好勇敢。一个女孩子能有这样的勇气真是让人印象深刻。我们做公关的,就应该是这样勇敢的人,能随时随地拿起电话去说服客户。”
  他这么说让我觉得好惊讶。我是第一次听一个“面试官”说这样的话。我们这些留学生,可能是在这边待久了,或者是看惯了身边独立生活的留学生,久而久之,就连自己都忽略了自己的勇敢。在他这么说之前,我从未意识到来美国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还记得刚来的时候,一个人搬家、组装家具、钉钉子、装窗帘……(我的好朋友,肤白貌美大长腿,因为看我砸钉子太慢亲自上阵帮我钉窗帘,结果一不小心从桌子上摔下来,到现在还留着一条疤。真对不住,说起来我现在还是好内疚!)换作在国内,谁还不是个小公主?
  另一个让我感动的点是,他能从一个积极的角度去看待我是个“外国人”这件事。在面试很多PR工作时,当对方发现我不是一个美国人时,往往首先会想到的是,英语不是我的母语,我到底能不能写(因为PR对语言的要求非常高)?我从来没有遇到过除我boss以外的任何一个面试官是从如此积极的层面来面对我是个外国人的事实。
  在我正式工作两周后的一次聊天中,我对他说,我面了很多工作,却总是在最后一轮失败。“我一直想不通,大家明明实力都相差不多,到底是用什么来区分一个优秀的候选人和那个最好的候选人?”
  “没错,进到最后一轮的人其实都是一样的。往往只是一个小细节,一句在不经意间说的话打动了面试官。”
  “那我是怎么‘打动’你,让你这么相信就是我的呢?”
  于是,他告诉了我面试结束以后的故事。他送我坐电梯走的时候,心里已有七分确定会给我offer。回家后,他看到我给他们发的几篇写作样稿,使他相信了我确实有专业水准。boss说,我的每一封邮件都写得非常专业,是给客户写邮件时应有的状态和水平,这让他对我另眼相看。后来,他还私下联系了我简历上写到的所有公司的上司以及学校的老师,问我是个怎样的人。结果,每一个人对我的评价都极高,这给我加分很多。当得知这件事情时我非常震惊,这也是我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信誉在美国的重要性。
  还有一个方面可以说是巧合,我们的愿景相符。在面试中,他问到我的职业规划,我回答我希望在美国工作几年积累足够经验后回到中国,成立自己的公司。这其实是个很危险的答案,因为很多面试官是不喜欢听到应聘者说在这里学习几年后就要离开的,但我从来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撒谎。巧的是,他计划几年后在上海或者香港成立一个分公司,他希望那个分公司的负责人是从纽约这边调任过去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对未来的规划是一致的。因此在我们一起工作的这段时间,他跟我反复说了好多次我们的“中国计划”。
  最后,他提到真正打動他的那个关键“小细节”,是在我和他探讨某件事的时候,我在邮件里写道:“我向你承诺,我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并且我聪明、诚实、有职业道德。”
  看完那封邮件后,他当下就打电话给我现在的上司,说:“我不管你喜不喜欢她,但就是她了,我一定要给她offer。”
  Boss告诉我,现在已经没有年轻人会那样说了。现在的年轻人不会轻易向别人承诺,或者一定要去做一个十分“努力”的人。当我那么说时,他真的相信我就是那样一个人,而这恰恰正是他最看重的品质。
  故事的最后,就是我的boss选择了我,我也因为他能独具一格地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我而选择了他。
  责任编辑:曹晓晨
其他文献
2018年9月,第一批零零后新生入学。从零零后入学各种闪念到军训、社团的精彩生活,我们对零零后在大学里的学习与成长将一直关注。大学生杂志从2019年1月刊开始,《倾听95后》专栏正式更新迭代,更名为:《倾听零零后》!  欢迎全国高校喜欢写作的零零后小伙伴们加入大学生杂志校园记者联盟这个大平台!我们每期会推出关于零零后校园学习、生活、社团、情感、心理等各方面征稿主题!凡参加零零后征稿主题的来稿都有机
令和元年(2019年),明仁天皇生前退位,德仁天皇即位。我再一次踏上日本这片土地。  东京是鲜活的,是属于年轻人的,它汇集了最尖端的科技,人们在水泥森林中也有了新的丛林法则。一  京都街上洋溢着热闹的氛围,到处都挂着“奉贺令和元年”的条幅。他们好像丝毫不在意“初春令月,气淑风和”到底是出自《万叶集》(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相当于中国的《诗经》)还是《归田赋》(汉代辞赋家张衡从仕途转向退隐时所作的一篇
交流活动结束了,但同学们的讨论仍未终止,我和其他同学兴致勃勃地讨论起这部影片,大家的评价里都有“有温度”三个字。活动结束了两三天,我仍在思索,为什么一部硬科幻,大家会不约而同给出“有温度”三个字,后来我想明白了,是因为这部硬科幻里有着温柔的中国心、中国情感、中国精神。  中国科幻片起步较晚,2015年,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成为首位获该奖的亚洲人,直接刺激了国内文艺界掀
编者按:疫情期间网上学习、居家作业,同学们仍然不缺思想火花的绽放。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同学们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中,认真研读《西游补》《水浒传》等古典文学作品,撰写的读书报告精见迭出。刘雨晴(北京大学)  古代小说《西游补》是一部明末白话小说,可以将其视作《西游记》的一部续书。《西游补》的故事插入于《西游记》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之后,叙述了唐僧师徒经过火焰山后,
拳打镇关西后逃亡,见悬赏告示而不识:  鲁达看见众人看榜,挨满在十字路口,也钻在丛里听时,鲁达却不识字,只听得众人读道:“代州雁门县,依奉太原府指挥使司该准渭州文字,捕捉打死郑屠犯人鲁达,即系经略府提辖。如有人停藏在家宿食,与犯人同罪;若有人捕获前来,或首告到官,支给赏钱一千贯文。”鲁提辖正听到那里,只听得背后一个人大叫道:“张大哥,你如何在这里?”拦腰抱住,直扯近县前来。李舒扬(北京大学)  鲁
静园的桃花第三教学楼外的山桃中文系大一学生在静园上课  我对静园的桃花印象深刻。  古代汉语对于中文系大一学生来说,是一门硬课。古代汉语是中文系的基础核心课,一周六课时。学习内容由文选和通论组成,文选中学生需要读完《史记》和《左传》,通常讲的是基础性且有些枯燥的知识,为此,许多老师精心安排活动,让课程更有趣些,在静园读书便是其中之一。  三月中下旬,静园的桃花开得正旺,一朵一朵在枝头绽开。天气好的
有同学说,人生道路不求高的,也不求低的,只求对的。我认为,对的路不是求来的,也不是选择完就自然而然出现的,而是脚板向下,腰杆向上,踏实辛苦,甚至历经磨难走出来的。如果毕业后找工作不顺利,或是感觉自己吃了亏,一定不要光顾着抱怨,这很可能是未来的财富,积极分析、谨慎探索,去把路走对,而不是只是想著走对的路。我的点滴感悟,都是在清华读本科时得到的。  姚颂,1992年出生,2011年被保送清华大学电子工
2006年,张沛东从中国海洋大学捕捞学专业博士毕业并留校任教,刚一留校,张老师就把研究注意力投向大叶藻,并且一做就是十年。  2017年9月,山东荣成天鹅湖进行了一次规模化增殖活动,此次增殖的对象不是鱼、虾和蟹等,而是一种被当地人俗称为“海苔”的海草——大叶藻,这也是我国首次规模化的大叶藻增殖作业,共移植株高20cm以上大叶藻5万余株,底播大叶藻种子13万粒。大叶藻,学名鳗草。这次增殖活动是由中国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去追坚守和反抗  阿米尔和他的男仆哈桑的故事是那样动人,那样两个童真的少年,他们惺惺相惜,哈桑对他说着“为你千万遍”,阿米尔就那样望着他。年纪越大,越是会欣赏这样纯粹的感情。但当你完全沉浸时,作者總会给你当头棒喝,你掉进了那个他设计好的“陷阱”。作者绝对不是只写单纯的少年情谊那么简单,他要描摹的是那个悲观无奈的时代,那个几乎要吞噬掉每个人的时代。
三大恨事来自宋代彭渊材的“平生五恨”北美海棠草莓果冻红色贴梗海棠  经过查阅文献,我发现张爱玲所写的“三大恨事”,其实来自于宋代彭渊材的“平生五恨”。宋代释惠洪的笔记《冷斋夜话》卷九有言:“渊材迂阔好怪……尝曰:‘吾平生无所恨,所恨者五事耳。’人问其故,渊材敛目不言,久之曰:‘吾论不入时听,恐汝曹轻易之。’问者力请说,乃答曰:‘第一恨鲥鱼多骨,第二恨金橘大酸,第三恨莼菜性冷,第四恨海棠无香,第五恨